一种OCT光谱仪相机的对中调节装置的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32852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810438035.1

    申请日:2018-05-09

    Inventor: 刘治勇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OCT光谱仪相机的对中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滑台组件、相机固定板、光源组件、相机支架、OCT相机、相机固定座;所述相机支架与滑台组件固定连接;所述OCT相机固定在相机支架上;所述OCT相机的sensor前端面与相机固定座的底面紧贴;所述相机固定座固定在相机固定板上;所述光源组件固定在所述相机固定板上端面;所述OCT相机与相机固定座的光学中心对正后,将OCT相机和相机固定座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组成一个相机组件,然后,OCT相机与相机支架分离,相机固定座与相机固定板分离。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预先将光谱仪中的OCT相机和相机固定座进行3个维度的调节,既能精确的保证相机的光学位置,也能降低光谱仪系统的成本。

    一种多孔径空间光谱成像系统
    2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379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07066.5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径空间光谱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包括:N个结构相同的子孔径结构、N个光程控制模块、成像模块和探测器。本发明的成像系统不仅能在共相条件下进行高空间分辨率成像,而且还能进行光谱解析,获取不同波长下的图像信息,因此可以根据场景需求进行空间成像或光谱信息解析;另外,将光谱信息与空间成像结果融合,也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成像性能。

    显微拉曼装置
    223.
    发明公开
    显微拉曼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517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0850122.9

    申请日:2023-07-12

    Inventor: 田尾知世

    Abstract: 本发明的显微拉曼装置包括:产生第一激光的第一激光源、产生波长不同于第一激光的第二激光的第二激光源、第一光学元件、第二光学元件、第三光学元件、第四光学元件以及光谱仪。第一激光在第一光学元件上反射并且通过第三光学元件而照射至试样,由此从试样产生第一拉曼散射光。第二激光在第二光学元件、第四光学元件以及第三光学元件上依序反射而照射至试样,由此从试样产生第二拉曼散射光。第一拉曼散射光通过第三光学元件及第一光学元件,由此入射至光谱仪。第二拉曼散射光在第三光学元件及第四光学元件上依序反射并且通过第二光学元件,由此入射至光谱仪。

    一种用于探测火焰温度的光学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167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14176.1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一种用于探测火焰温度的光学测量装置,它属于燃烧测温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采用传统的CPP‑fs‑CARS进行测温时的准确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优化光路设计来改善双光斑匹配程度,有效抑制非共振背景噪声的产生,降低了传统的CPP‑fs‑CARS光路中的光束变形程度,大大提高了啁啾测温过程中三束光相互作用的程度,进而提高CARS信号的强度,减少CARS信号累积数量,获得了高信噪比、高灵敏度的CARS信号,实现单脉冲高速、精确的无接触测温。本发明方法可以用于燃烧测温技术领域。

    一种调控波矢空间的超表面光谱仪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16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96009.9

    申请日:2023-11-27

    Inventor: 张伟 李文昊 刘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谱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调控波矢空间的超表面光谱仪及其制备方法,基于光场相位突变原理,光强零点处将产生尖锐的波矢峰,通过调控视场内光强零点的位置坐标使得波矢峰随入射波长线性移动,将光谱分辨由时域空间转至波矢空间,避免了离轴像差的产生,有效解决了因光谱特征峰展宽导致光谱分辨下降率的问题。由于光谱系统的探测平面与超表面元件平面平行,进一步提高了光谱系统的集成度。通过限制零点光强,提高了相位突变程度,降低了波矢空间光谱识别峰的半高全宽,进一步提升光谱分辨率至亚纳米量级。

    双回路运动镜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9598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246975.8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回路运动镜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光谱测量领域,该系统包括光源单元、半透半反单元、静止镜、运动镜、移位单元、样品单元、样品探测单元、激光器单元、激光反射单元、激光探测单元及该装置,该方法包括:输入运动镜的当前位置至位置反馈控制器,获取速度预期值;输入速度预期值及当前速度值至速度反馈控制器,获取电流反馈值;根据电流反馈值及当前电流值确定下一电流改变量。速度反馈环组成内回路,位置反馈环组成外回路,与单一的负反馈机制相比,本发明无需额外增加设备成本,避免傅里叶光谱仪中的伺服电机出现临时解耦合情况并造成运动不稳定的情况,能够保证运动镜实时运动精确,减少最终的光谱噪声。

    一种微型光纤集成式饱和吸收谱信号采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90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09344.0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光纤集成式饱和吸收谱信号采集系统,包括原子气室,原子气室的一侧壁内侧设置有反射面,原子气室上与反射面相对的另一侧壁的外侧与光纤准直镜的一端连接,光纤准直镜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光纤跳线连接光纤环形器的第二端口;光纤环形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分别通过第二光纤跳线和第三光纤跳线连接FC光纤接口与光电转换二极管。本发明采用光纤代替自由光,缩小装置体积,减少了温度、湿度等外部因素对装置的干扰,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原子气室单面镀银,使激光的输入与输出在原子气室同一侧,共用同一个光纤准直镜,进一步缩小装置的体积;同时输入激光与输出激光通过光纤环形器进行分离,二者互不干扰。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计算型可见-近红外光谱成像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749084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96959.4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计算型可见‑近红外光谱成像芯片,所述芯片包括若干个光谱探测像元,其中:所述光谱探测像元包括CMOS探测像元阵列和超表面结构单元阵列;所述超表面结构单元阵列由若干个具有不同透射谱的超表面结构单元组成,超表面结构单元的空气孔形状和尺寸通过贪心算法进行选择,将选定的几种超表面结构单元按算法给定顺序排列成方形形成一个周期,多个周期重复排布构成阵列,一个超表面结构单元对应一个CMOS探测像元,每个周期内的多个CMOS探测像元共同组成一个光谱探测像元。该光谱成像芯片可完美兼容半导体工艺与CMOS集成,完成对光谱信息进行调制的功能,实现可见‑近红外波段高分辨率光谱成像。

    旋转光栅式光谱仪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703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12418.9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光栅式光谱仪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光栅转台,其上安装有光栅。动力装置与光栅转台相连,动力装置驱动光栅转台旋转。检测装置与动力装置相连,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光栅转台的角度位置。控制器基于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光栅转台的角度位置控制动力装置对光栅转台的驱动。气压控制装置能够用于保持工作环境中的气压恒定。以此能够避免工作环境中的气压发生变化导致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发生变化的问题。温度控制装置能够用于保持工作环境中的温度恒定。以此能够避免工作环境中的温度发生变化导致材料的发生热胀冷缩的问题。因此能够防止动力装置、光栅转台和检测装置发生尺寸变形,确保尺寸稳定不发生偏移,提高检测精度。

    一种光线检测组件、屏幕组件及电子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4485934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011272867.4

    申请日:2020-11-13

    Inventor: 郝宁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线检测组件、屏幕组件及电子终端,该光线检测组件沿入射光的光路方向依次包括:光栅,配置成将有效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通过;微透镜阵列,配置成将通过光栅的入射光折射,折射后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单独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并形成折射条纹;单色光传感器,设置有对应不同波段的感测区域,配置成通过所述感测区域接收微透镜阵列折射后形成的折射条纹,以实现对所述入射光的感测。该方案可以实现折射分光和单色光条纹检测,对光线损失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