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酸碱度的工业废水净化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7542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51667.1

    申请日:2018-05-12

    Inventor: 陈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酸碱度的工业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支撑板、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出水口、监测器、进水管、显示屏、主控台和储料箱,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表面与支撑板下表面相焊接并且相互垂直,废水净化处理装置下表面与支撑板上表面相焊接并且相互垂直,出水口背部通过出水电磁阀嵌入安装在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前端,进水管嵌入安装在废水净化处理装置背部,监测器左端嵌入安装在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右端,本发明是一种自动调节酸碱度的工业废水净化处理装置,本设计以全自动低成本高效处理为核心,有效将废水中的酸碱度中和,使其仅需要较低成本处理,便能达到再循环使用的标准,通过循环利用已达到减少污水的排放。

    污泥浓缩及调质装置和利用其对污泥进行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5842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208156.2

    申请日:2017-03-31

    Inventor: 谭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浓缩及调质装置和利用其对污泥进行处理的方法。具体地,提供了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其包括:用于接收和容纳污泥的包括主体和盖的储存装置,主体设置出泥口和溢流口,盖包括排出气体的出气口;位于出泥口和溢流口之间的过滤装置,用于对污泥进行过滤,以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泥从过滤装置的下方输送到储存装置中的进泥装置;在过滤装置的下方将添加剂输送到储存装置内的添加剂给送装置;连接到所述出泥口的出泥装置,用于排出经浓缩和调质的污泥;以及,浓缩污泥调整装置,其包括与储存装置流体连通且围绕其设置的调整罐,以按照调质的需要来调节储存装置内的浓缩污泥的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该污泥浓缩及调质装置对污泥进行处理的方法。

    一种生态环保用工业废液处理存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5576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586037.5

    申请日:2018-06-08

    Inventor: 王俊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环保用工业废液处理存放装置,包括罐体、搅拌电机和活动门,所述罐体的一侧设置有废液进料口,所述搅拌电机固定于罐体的顶部,所述搅拌棍上设置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罐体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连杆的顶部固定有封板,所述罐体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活动门固定于罐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内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端预留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罐体的边侧安装有控制面板。该生态环保用工业废液处理存放装置,对工业废料进行酸性中和,同时对废料进行固液分离,方便对罐体内部进行清洗,通过设置的密封盖和电磁阀,保持内部的密封性。

    一种高端复合型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1415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373544.0

    申请日:2018-04-24

    Inventor: 朱榆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5281 C02F2201/002 C02F2201/005 C02F2209/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端复合型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面固设有左右对称的卡板,所述卡板上装卡设置有复合型絮凝剂药桶,所述卡板下方设置有上下开口的药剂入口腔,所述药剂入口腔左端壁连通设置有开关腔,所述开关腔左端壁连通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下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向右穿入所述开关腔,所述滑动块右端固设有开关块,所述开关块与所述开关腔上下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滑动块上端面固设有左右延伸的齿条,所述传动腔后端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末端动力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一种基于医用净水系统的输送系统设计

    公开(公告)号:CN10816390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611118029.5

    申请日:2016-12-07

    Inventor: 丛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医用净水系统的输送系统设计,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输送水泵设计,每路输送泵采用一开一备设计,若在运行中泵遇故障时,备用泵能自动切换运行;第二步,管路设计,采用全串联单回路的方式,采用下层进水上层回水或上层进水下层回水的方式,尽可能消除循环水流无法冲刷的死水点;管路的施工工艺采用焊接的方式;第三步,阀门及阀件设计,选择的阀门或阀件其过流材质与管路材质匹配,选择使用高品质的卫生级不锈钢阀门或阀件;本发明的基于医用净水系统的输送系统设计,保证系统的压力保持恒定,达到节能的目的;尽可能消除循环水流无法冲刷的死水点;采用焊接的方式,避免管路渗漏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