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波齒輪裝置及諧波產生器
    21.
    发明专利
    諧波齒輪裝置及諧波產生器 审中-公开
    谐波齿轮设备及谐波产生器

    公开(公告)号:TW20183929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1

    申请号:TW107104951

    申请日:2018-02-12

    Abstract: 諧波齒輪裝置(1)的諧波產生器(4),係將外齒齒輪(3)彎折成沿著橢圓形閉曲線(C0)的形狀,在長軸(Lmax)之兩端的2處形成外齒齒輪(3)嚙合於內齒齒輪(2)的嚙合部分(5a,5b),並使嚙合部分(5a,5b)朝向圓周方向移動。橢圓形閉曲線(C0)係呈非點對稱的形狀。例如:橢圓形閉曲線(C0)不是以短軸(Lmin)為對稱軸,而是僅以長軸(Lmax)為對稱軸之線對稱的閉曲線。在非點對稱的狀態下,於長軸方向的兩端形成嚙合部分(5a,5b)。藉由在長軸的2處嚙合部分選擇不同的形狀,即可降低因為伴隨諧波產生器(4)之旋轉而產生的2次角度傳達誤差成分所引起之振動。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谐波齿轮设备(1)的谐波产生器(4),系将外齿齿轮(3)弯折成沿着椭圆形闭曲线(C0)的形状,在长轴(Lmax)之两端的2处形成外齿齿轮(3)啮合于内齿齿轮(2)的啮合部分(5a,5b),并使啮合部分(5a,5b)朝向圆周方向移动。椭圆形闭曲线(C0)系呈非点对称的形状。例如:椭圆形闭曲线(C0)不是以短轴(Lmin)为对称轴,而是仅以长轴(Lmax)为对称轴之线对称的闭曲线。在非点对称的状态下,于长轴方向的两端形成啮合部分(5a,5b)。借由在长轴的2处啮合部分选择不同的形状,即可降低因为伴随谐波产生器(4)之旋转而产生的2次角度传达误差成分所引起之振动。

    禮帽型諧波齒輪裝置
    22.
    发明专利
    禮帽型諧波齒輪裝置 审中-公开
    礼帽型谐波齿轮设备

    公开(公告)号:TW20183734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TW107104961

    申请日:2018-02-12

    Abstract: 禮帽型諧波齒輪裝置(1),係具有:將內齒齒輪(2)以及外齒齒輪(3)支承為可相對旋轉的交叉滾柱軸承(5),該軸承之內外輪間的第1空隙部分(54)係被油封(6)所密封,其第2空隙部分(55)係連通於外齒齒輪(3)之外周側的齒輪側空隙部分(8)。第2空隙部分(55)與齒輪側空隙部分(8)之間,係被軸承封(9)所分隔。藉由軸承封(9),即可阻止過剩的潤滑劑從齒輪側空隙部分(8)流入第2空隙部分(55)。已流入到軸承內之過剩的潤滑劑,可從第2空隙部分(55)回到齒輪側空隙部分(8)。可防止軸承內之過剩的潤滑劑從油封(6)外漏。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礼帽型谐波齿轮设备(1),系具有:将内齿齿轮(2)以及外齿齿轮(3)支承为可相对旋转的交叉滚柱轴承(5),该轴承之内外轮间的第1空隙部分(54)系被油封(6)所密封,其第2空隙部分(55)系连通于外齿齿轮(3)之外周侧的齿轮侧空隙部分(8)。第2空隙部分(55)与齿轮侧空隙部分(8)之间,系被轴承封(9)所分隔。借由轴承封(9),即可阻止过剩的润滑剂从齿轮侧空隙部分(8)流入第2空隙部分(55)。已流入到轴承内之过剩的润滑剂,可从第2空隙部分(55)回到齿轮侧空隙部分(8)。可防止轴承内之过剩的润滑剂从油封(6)外漏。

    杯型的可撓性外齒齒輪及諧波齒輪裝置
    27.
    发明专利
    杯型的可撓性外齒齒輪及諧波齒輪裝置 审中-公开
    杯型的可挠性外齿齿轮及谐波齿轮设备

    公开(公告)号:TW201730452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TW106100503

    申请日:2017-0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9/001 F16H2049/003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係為提供一種:具備可緩和應力集中之剖面形狀的小尺寸之杯型的可撓性外齒齒輪。本發明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為:杯型之可撓性外齒齒輪(20)的膜片(22)的外側端面輪廓,係由:第1半徑(R1)的第1凹圓弧(34);平順地連接於第1凹圓弧(34)之第2半徑(R2)的第2凹圓弧(35);以及傾斜直線(36)所決定,該傾斜直線(36)係平順地連接於第2凹圓弧(35),且對中心軸線(21a)而言,僅朝向內側直線(31)側稍微傾斜。第2凹圓弧(35)的第2半徑(R2),係大於第1凹圓弧(34)的第1半徑(R1)。膜片(22)的厚度係從輪轂(23)側,朝向圓筒狀本體部(21)側漸減。可緩和膜片對輪轂側之接合基部部分的應力集中,可改善可撓性外齒齒輪的疲勞強度。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本发明之课题系为提供一种:具备可缓和应力集中之剖面形状的小尺寸之杯型的可挠性外齿齿轮。本发明用以解决课题之手段为:杯型之可挠性外齿齿轮(20)的膜片(22)的外侧端面轮廓,系由:第1半径(R1)的第1凹圆弧(34);平顺地连接于第1凹圆弧(34)之第2半径(R2)的第2凹圆弧(35);以及倾斜直线(36)所决定,该倾斜直线(36)系平顺地连接于第2凹圆弧(35),且对中心轴线(21a)而言,仅朝向内侧直线(31)侧稍微倾斜。第2凹圆弧(35)的第2半径(R2),系大于第1凹圆弧(34)的第1半径(R1)。膜片(22)的厚度系从轮毂(23)侧,朝向圆筒状本体部(21)侧渐减。可缓和膜片对轮毂侧之接合基部部分的应力集中,可改善可挠性外齿齿轮的疲劳强度。

    可撓性外齒齒輪及諧波齒輪裝置
    28.
    发明专利
    可撓性外齒齒輪及諧波齒輪裝置 审中-公开
    可挠性外齿齿轮及谐波齿轮设备

    公开(公告)号:TW20172710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TW105132224

    申请日:2016-10-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32

    Abstract: 一種諧波齒輪裝置(1)的可撓性外齒齒輪(3),係具備:可朝向半徑方向彎折的圓筒狀本體部(11);以固定間距形成在其外周面的外齒(14);溝部(17);以及連續於溝部(17)的延長溝部分(17b),該溝部(17)是在圓筒狀本體部(11)的內周面(18),沿著其周方向,以與外齒相同的間距來形成。溝部(17)係為:以外齒(14)之齒頂中心線為中心的波形剖面形狀的溝部,且朝向外齒(14)的齒幅方向延伸。可維持其易彎性、以及維持承受因嚙合所引起之接線力的齒形形狀,增加齒底厚度,可提高可撓性外齒齒輪的齒底疲勞強度。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一种谐波齿轮设备(1)的可挠性外齿齿轮(3),系具备:可朝向半径方向弯折的圆筒状本体部(11);以固定间距形成在其外周面的外齿(14);沟部(17);以及连续于沟部(17)的延长沟部分(17b),该沟部(17)是在圆筒状本体部(11)的内周面(18),沿着其周方向,以与外齿相同的间距来形成。沟部(17)系为:以外齿(14)之齿顶中心线为中心的波形剖面形状的沟部,且朝向外齿(14)的齿幅方向延伸。可维持其易弯性、以及维持承受因啮合所引起之接线力的齿形形状,增加齿底厚度,可提高可挠性外齿齿轮的齿底疲劳强度。

    軸聯結器
    29.
    发明专利
    軸聯結器 审中-公开
    轴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TW201723338A

    公开(公告)日:2017-07-01

    申请号:TW105129603

    申请日:2016-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02

    Abstract: 在開槽式的剛性聯結器(1)中,在周方向被切開的軸緊固部(16)之第1軸孔(5)的內徑尺寸,被製作成與軸(6)相同。藉由「具備緊固螺栓(3)之按壓機構(4)的壓擴力」將第1軸孔(5)壓擴,將軸(6)從第1軸孔(5)插入至軸插入孔(18)為止。解除壓擴力,藉由按壓機構(4)的緊固力將第1軸孔(5)壓窄,而將軸(6)緊固固定。當藉由緊固螺栓(3)將軸(6)鎖緊固定的軸緊固部(16)時,可以防止或者抑制在軸(6)產生偏心的情形。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在开槽式的刚性连接器(1)中,在周方向被切开的轴紧固部(16)之第1轴孔(5)的内径尺寸,被制作成与轴(6)相同。借由“具备紧固螺栓(3)之按压机构(4)的压扩力”将第1轴孔(5)压扩,将轴(6)从第1轴孔(5)插入至轴插入孔(18)为止。解除压扩力,借由按压机构(4)的紧固力将第1轴孔(5)压窄,而将轴(6)紧固固定。当借由紧固螺栓(3)将轴(6)锁紧固定的轴紧固部(16)时,可以防止或者抑制在轴(6)产生偏心的情形。

    滑動接觸型的諧波產生器、諧波齒輪裝置及諧波產生方法
    30.
    发明专利
    滑動接觸型的諧波產生器、諧波齒輪裝置及諧波產生方法 审中-公开
    滑动接触型的谐波产生器、谐波齿轮设备及谐波产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TW201719052A

    公开(公告)日:2017-06-01

    申请号:TW105123455

    申请日:2016-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32

    Abstract: 諧波齒輪裝置(1)的諧波產生器(4),係具備:橢圓形輪廓的諧波產生器插塞(21);以及諧波產生器軸承(23)。諧波產生器軸承(23)係在內外輪(24、25)之間,具有:以滑動接觸狀態來安裝的環狀體(26)。環狀體(26)是由環狀線圈彈簧所構成,具有可將內外輪(24,25)的間隔保持固定的剛性。此外,環狀體(26)具有整體可朝向半徑方向的預定可撓性,以可被諧波產生器插塞(11)彎折成橢圓形。當諧波產生器插塞(21)旋轉,在環狀體(26)與內輪(24)之間會產生滑動,所以用較小的旋轉扭矩即可使外齒輪(3)產生諧波。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谐波齿轮设备(1)的谐波产生器(4),系具备:椭圆形轮廓的谐波产生器插塞(21);以及谐波产生器轴承(23)。谐波产生器轴承(23)系在内外轮(24、25)之间,具有:以滑动接触状态来安装的环状体(26)。环状体(26)是由环状线圈弹簧所构成,具有可将内外轮(24,25)的间隔保持固定的刚性。此外,环状体(26)具有整体可朝向半径方向的预定可挠性,以可被谐波产生器插塞(11)弯折成椭圆形。当谐波产生器插塞(21)旋转,在环状体(26)与内轮(24)之间会产生滑动,所以用较小的旋转扭矩即可使外齿轮(3)产生谐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