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充电锂电池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8381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353922.6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该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负极功能层,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选自于钴、锰、镍和它们的组合的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中,负极功能层包括片状聚乙烯颗粒。[化学式1]LiaMxFe1-xPO4其中,在化学式1中,0.90≤a≤1.8,0.5≤x≤1.0,M为Mn、Co、Ni或它们的组合。

    可再充电锂电池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7642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595050.1

    申请日:2019-07-03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电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负极功能层,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选自钴、锰、镍及其组合中的金属与锂的一种或多种复合氧化物,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并且负极功能层包括薄片状聚乙烯颗粒。[化学式1]LiaFe1-xMxPO4在化学式1中,0.90≤a≤1.8,0≤x≤0.7,并且M为Mg、Co、Ni或其组合。

    电极组件和包括该电极组件的可再充电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94409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371799.5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电极组件和一种包括该电极组件的可再充电电池,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包括正电极集流体和在正电极集流体的至少一侧上的正电极活性物质层;负电极,包括负电极集流体和在负电极集流体的至少一侧上的负电极活性物质层;以及隔膜,在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并且电极组件通过卷绕正电极、负电极和隔膜而形成,其中,在电极组件的最外部处,正电极被终止为比负电极长,并且隔膜被终止为比正电极长。

    可再充电锂电池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8381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0354903.5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负极功能层,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选自于钴、锰、镍和它们的组合的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由化学式1至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并且负极功能层包括片状聚乙烯颗粒。化学式1至化学式4的细节与说明书中定义的相同。

    可再充电锂电池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8381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354903.5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负极功能层,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选自于钴、锰、镍和它们的组合的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由化学式1至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并且负极功能层包括片状聚乙烯颗粒。化学式1至化学式4的细节与说明书中定义的相同。

    可再充电锂电池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8381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332362.6

    申请日:2020-04-24

    Abstract: 公开了可再充电锂电池,其包括:电极层叠体,包括具有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其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电极、具有负极集流体、设置在其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负极功能层的负电极及隔膜,其中,电极层叠体的高度(其为沿电极端子的突出方向的长度)和宽度(其与电极端子的突出方向垂直且与层叠表面平行)的比为约1.1至约2.3,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选自于钴、锰、镍和它们的组合的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由LiaFe1-x1Mx1PO(0.90≤a≤1.8,0≤x1≤0.7,M为Mn、Co、Ni或其组合)表示的化合物,负极功能层包括片状聚乙烯颗粒,工作电压大于或等于约4.3V。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