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潜器入涵维修的滚轮型牵引装置、方法、维修涵洞

    公开(公告)号:CN11385948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54071.0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潜器入涵维修的滚轮型牵引装置,其设置在维修涵洞内,牵引装置包括底部支撑装置和侧边支撑装置,底部支撑装置竖直设置在维修涵洞内,底部支撑装置的下端与维修涵洞的下侧面垂直固定连接;侧边支撑装置水平设置在维修涵洞内,侧边支撑装置的第一端分别与维修涵洞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垂直固定连接;其中,深潜器进入维修涵洞时,深潜器的底面与底部支撑装置的上端接触,深潜器的侧面与侧边支撑装置的第二端接触,本发明通过在维修涵洞底部设置底部支撑装置,在维修涵洞的侧边设置侧边支撑装置,使得可以通过改变底部支撑装置和侧边支撑装置的结构实现对进入维修涵洞内的深潜器的定位。

    一种潜水器出入隧洞的自动化牵引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2559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36875.5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水器出入隧洞的自动化牵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布设在隧洞内两侧的距离传感器检测潜水器上的待检对象是否到达隧洞入口预设位置,当检测到待检对象到达隧洞入口预设位置,则通过距离传感器获取待检对象距离隧洞两侧的距离,当待检对象距离隧洞两侧的距离差大于预设范围,则表示潜水器的行进方向发生偏离需要调整;基于待检对象距离隧洞两侧的距离差确定拖曳设备的拖曳参数,并将待检对象安全拖曳至隧洞内;当待检对象安全进入隧洞后,根据拖曳参数修正潜水器的实时运行方向,直至潜水器安全到达隧洞内的工作位置,实现系统快速、精简地自动校准,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定位准确率和牵引效率。

    两线制连接电荷转换器的多通道电源适配器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753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680701.X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两线制连接电荷转换器的多通道电源适配器和应用方法,涉及电源适配器领域,解决了国内需求一种能够满足个别电荷转换器连接和测试的一般性要求,同时又能够满足多个电荷转换器同时连接和测试的特殊需求的新的电源适配器的问题。本发明中电源适配器用于向N路电荷转换器提供工作电流,并且提取由N路电荷转换器输出的交流电压信号;本发明中电源适配器连接的电荷转换器数目为N个,电源适配器与每个电荷转换器均通过2根导线连接,同一个电荷转换器输出交流电压信号的线路与接收工作电流的线路为同一线路;可应用于核电厂松脱部件和振动监测系统的国产化两线制连接电荷转换器的多通道电源适配器的设计空白。

    一种核电机器人决策与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740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19319.9

    申请日:2025-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机器人决策与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控制柜、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系统用于控制至少一个核电机器人;方法包括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实时获取机器人位置和辐射数据,根据预设巡检路径引导机器人运动,并结合多源核素数据判断是否发生辐射泄漏。一旦检测到泄漏,系统启动热点追踪流程,自动规划最优路径并指示机器人执行辐射剂量采样;本发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多个核电机器人与DCS系统集成,实现了多个核电机器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从而提高了巡检效率,避免了信息孤岛现象,使得每个机器人能够协调作业、互不干扰。

    一种水体总放射性与核素在线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557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1192.0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辐射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总放射性与核素在线测量系统,包括:γ探测器、β探测器、α探测器和水处理组件,所述水处理组件抽取水体样品并处理后经过所述γ探测器、β探测器和α探测器,所述γ探测器设置在第一屏蔽体内,所述β探测器和所述α探测器设置在第二屏蔽体内;本发明提供的水处理组件负责抽取并处理水体样品,使其依次通过各类探测器,γ探测器获取水体样品的γ能谱,β探测器和α探测器别获取水体样品的β和α总活度,实现对不同类型辐射的精确检测。

    一种潜水器的牵引拖曳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1681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123085.3

    申请日:2022-09-15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潜水器出入狭窄空间主要靠人力牵引拖曳导致定位和牵引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潜水器的牵引拖曳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实时接收监测潜水器的各个部位离狭窄空间的通道两侧的距离的声发射传感信号;根据所述声发射传感信号控制布置于狭窄空间的通道两侧的各个第一动力装置改变对所述潜水器的牵引拖曳力大小和方向,根据所述声发射传感信号控制用于牵引所述潜水器出入狭窄空间的第二动力装置的牵引拖曳力大小和方向,以使所述潜水器的各个部位与狭窄空间的通道两侧在保有距离的情形下出入狭窄空间。

    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766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49274.3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变频器控制的驱动机构两级调速技术和驱动机构控制系统的多重保护策略。驱动机构两级调速利用变频器输出不同的频率控制变频电机的转速,从而来完成驱动机构速度选择,解决控制驱动机构快速下降速度选择的问题。同时驱动机构控制系统的多重保护利用PLC辅助保护逻辑、电机抱闸继电器保护逻辑、电机散热风扇保护逻辑等实现驱动机构上升和下降速度的稳定控制,提供对系统稳定运行、抱闸失效、散热异常等状态进行多重保护方法,确保变频器、驱动机构变频电机高可靠性稳定工作,提高反应堆操作人员控制驱动机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种深潜器入涵维修的滚轮型牵引装置、方法、维修涵洞

    公开(公告)号:CN11385948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1254071.0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潜器入涵维修的滚轮型牵引装置,其设置在维修涵洞内,牵引装置包括底部支撑装置和侧边支撑装置,底部支撑装置竖直设置在维修涵洞内,底部支撑装置的下端与维修涵洞的下侧面垂直固定连接;侧边支撑装置水平设置在维修涵洞内,侧边支撑装置的第一端分别与维修涵洞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垂直固定连接;其中,深潜器进入维修涵洞时,深潜器的底面与底部支撑装置的上端接触,深潜器的侧面与侧边支撑装置的第二端接触,本发明通过在维修涵洞底部设置底部支撑装置,在维修涵洞的侧边设置侧边支撑装置,使得可以通过改变底部支撑装置和侧边支撑装置的结构实现对进入维修涵洞内的深潜器的定位。

    一种基于无机固态气体绝热材料的核安全级变送器

    公开(公告)号:CN11485834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293405.3

    申请日:2022-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机固态气体绝热材料的核安全级变送器,包括躯壳、接线防护组件、电子线路防护组件、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躯壳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接线板设置在所述接线防护组件内,所述电子线路板设置在所述电子线缆防护组件内,第一封盖封闭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封盖封闭所述第二安装槽;本发明通过在躯壳内设置接线防护组件和电子线路防护组件,对变送器中的电子元器件进行针对性的保护,提高变送器耐高温冷热冲击性能,大大减小了压力变送器中电子元器件在蒸气高温、高压、化学喷淋、热老化、交变湿热等工况下的性能影响。

    一种深潜器入涵的类锚链牵引装置、方法、维修涵洞

    公开(公告)号:CN11378810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254058.5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潜器入涵的类锚链牵引装置,其设置在维修涵洞内,以所述深潜器驶入所述维修涵洞的方向为正前方,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移动式连接组件、固定式连接组件和锚链,移动式连接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维修涵洞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且可沿所述维修涵洞的中轴线方向在所述维修涵洞内移动;固定式连接组件与所述深潜器可拆卸连接,所述锚链的第一端与所述移动式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锚链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式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将固定式连接组件与深潜器连接,并通过锚链与移动式连接组件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控制移动式移动组件的移动端在维修涵洞内的位置实现对深潜器的位置的调整,达到定位和移动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