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4527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28098.3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浓度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包括:设置对废水进行电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和吸附处理的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对所述废水进行电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和吸附处理,降解和吸附所述废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然后经沉降处理后得到并排出上清液;其中,所述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包括电解池、安装在电解池中的一对固态电极以及位于电解池中的粒子电极;其中,所述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的粒子电极在悬浮状态下,对所述废水进行电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和吸附处理。经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对于COD在几万至十几万mg/L的高浓度有机废水,COD浓度可降至10000mg/L以下,达到废水进入厌氧和好氧生化系统的基本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55649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69028.1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C02F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褐煤提质冷凝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采用电絮凝-吸附结合的方法对褐煤提质冷凝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去除,包括对所述褐煤提质冷凝水同时进行电化学氧化、电催化和电絮凝处理,使所述褐煤提质冷凝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充分分解,从而对所述褐煤提质冷凝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充分絮凝,然后采用褐煤基活性炭对絮凝后的上清液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的残余污染物,得到净水。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去除褐煤提质冷凝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装置,包括贮水池、电絮凝反应器、排泥装置和过滤装置。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处理褐煤提质冷凝水,对其中的二噁英、多环芳烃和卤代烃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良好,可实现安全回用或外排。
-
公开(公告)号:CN10396541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50810.5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C08F290/06 , C08F220/06 , C08F228/02 , C08F220/28 , C08F218/08 , C08F212/14 , C08F230/02 , C08F220/58 , C08F4/40 , C08F4/04 , C04B24/26 , C04B24/16 , C04B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聚羧酸接枝共聚物类高效减水剂的方法,在5-30℃的低温条件下制备,所用引发体系为复合引发体系,所述复合引发体系采用一种引发剂I和多种还原剂R、一种还原剂R和多种引发剂I或者多种引发剂I和多种还原剂R的组合;其中所述引发剂I选自过氧化氢、过硫酸盐LS2O8、水溶性偶氮引发剂W,所述还原剂R选自抗坏血酸及一些无机盐类。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无需加热,重复稳定性好,成本低,无毒无污染,且制得的减水剂产品减水率高,适应性和保坍能力俱佳,适宜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492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70472.5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刘成勇 , 古文哲 , 刘治成 , 张海军 , 田全志 , 王海楠 , 周跃进 , 周楠 , 陆诗健 , 宋天奇 , 潘浩 , 秋丰岐 , 张新福 , 孙俊彦 , 李娟 , 盛奉天 , 何志伟 , 张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冲击型旋流分级分选装置,属于细粒矿物分级分选过程强化技术领域,包括圆柱筒,圆柱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管,圆柱筒的顶部设置有中心溢流管,圆柱筒的下方设置有圆锥筒,圆锥筒的侧壁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一号冲击管组、二号冲击管组和三号冲击管组,圆锥筒的底部设置有底流口。本发明能够稀释旋流底部浓度,松散旋流器底部物料,对细粒矿物进行二次旋流分级分选,从而提升旋流器分级、分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3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42670.1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多环节协同负荷转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配电网中源侧环节、网侧环节、荷侧环节、储能环节、开关环节的参数;步骤2、基于步骤1获取的参数,以配电网故障恢复后仍失电负荷总量最小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步骤3、基于步骤1获取的参数,建立源侧环节的分布式电源运行约束、网侧环节的输入电网灵活拓扑约束、荷侧环节的需求响应约束、储能环节的储能运行约束、开关环节的SOP运行约束,结合步骤2建立的目标函数,由此得到负荷转供模型;步骤4、对步骤3得到的负荷转供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求解结果,然后基于求解结果进行负荷转供。本发明深入挖掘系统负荷转供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21366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35318.0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4 , H01M10/6567 , H01M10/635 , H01M10/633 , H01M10/4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冷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浸没式液冷智能直冷储能系统。该系统中,外壳的密闭腔体内安装电池模组,电池模组浸泡于密闭腔体内充填的冷却液中,通过液冷循环单元对电池模组进行热交换,并将交换后的热量释放至外界;通过设置的多个压力检测器分别对冷却液的压力以及密闭腔体的密封性进行监测,并输出涡激振动波;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对电池模组、冷却液、散热器、液冷板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气泡检测器对冷却液中是否产生气泡进行监测;并由控制单元根据监测数据确定冷却液中是否产生涡振、气泡,并判断涡振、气泡的位置,控制电池模组上方设置液冷条移动,改变密闭腔体内的流场,去除冷却液中的涡振和/或气泡。
-
公开(公告)号:CN11235990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310016.4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巴特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瓦尔式气‑液双动力无尘破岩机具,包括气动加载机构、液压加载机构、钎杆破岩机构、雾化喷雾捕尘机构,所述气动加载机构包括气体控制回路、气缸、气体活塞、气体密封组件;所述液压加载机构包括液压控制回路、液压油缸、液压活塞、油封组件和液压储能室;钎杆破岩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活塞杆、钎杆;雾化喷雾捕尘机构位于钎杆缸体的下端面。本发明中,气压、液压输入加载采用拉瓦尔结构,拉瓦尔结构具有加载速度快、更大的冲击力;一级共振加载获得更大破岩力,二级高频加载进行二次冲击,破岩效率高;细小雾化水雾捕尘效果好,用水量小,是一种高效环保破岩机具。
-
公开(公告)号:CN11248246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20619.2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巴特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液压驱动旋转、水平调姿快换联结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连接耳板、360度旋转机构、水平调资摆动机构和机具连接和锁结机构,连接耳板用于通过连接杆与挖掘机动臂连接;360度旋转机构包括外部结构体,外部结构体上安装有液压马达、主动齿轮和回转支承;水平调资摆动机构包括由旋转轴连接的上部平衡板和下部平衡板,旋转轴两边设置有液压油缸;所述机具连接和锁结机构包括机具连接体、前锁具、后锁具。本发明的一种全液压驱动旋转、水平调姿快换联结器,在挖掘机主机不移动条件,具有主动调整适应不同距离、不同水平倾斜角度、不同摆放方向的工程机具快速连接和所接,广泛适用于挖掘机连接挖斗、破碎、抓具等工作机具。
-
公开(公告)号:CN106145282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510125973.2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浓度废水的预处理装置,包括贮水池,用于贮存待处理的废水;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用于对所述废水进行电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和吸附处理,降解和吸附所述废水中的有机物污染;排泥装置,用于排出经所述电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和吸附处理的废水所产生的污泥;其中,所述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包括电解池、安装在电解池中的一对固态电极以及位于电解池中的粒子电极。本发明的高浓度废水的预处理装置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具有非常好的处理效果。经本发明的装置处理后,对于COD在几万至十几万mg/L的高浓度有机废水,COD浓度可降至10000mg/L以下,达到废水进入厌氧和好氧生化处理系统的基本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73150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606201.4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墙角立式强制对流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散热管、竖直隔板、折流板、风机、过滤器和固定板;壳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壳体上部分又分为内壳和外壳,内壳里设有竖直隔板和散热管,散热管下部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回水口;下部份的壳体内设有经风机卡座固定的风机和过滤器,风机的出风口面向进水口一侧的侧散热管,与后换热风道的底端直接贯通相连;下部份的壳体面板上设有面对过滤器的进风口。通过风机将经过滤器净化过滤后的空气吸入散热管外的换热通道,空气流围绕着散热管和设在换热通道里的折流板流动,与散热管内的热水进行热量交换,满足出风的温度要求。实现对室内温度的升高和空气净化与循环。其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环保节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