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86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308794.2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含冰软岩样品蠕变中流体运移规律的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多联样品罐、XYZ真三轴压力系统、温控系统、CT扫描仪、多种参数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所述样品罐中设置有板加压装置,所述板加压装置用于在XYZ任一方向对样品施加局部压力或全局压力,所述板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控制器和加压板,所述加压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端加压板、缓冲塞和下端加压板。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和方法不仅可以较为真实的模拟含冰碛层、冻土或水合物层分级加载蠕变、卸荷蠕变、动态载荷蠕变、降温‑压冰融蠕变试验,还能够进行力学参数分析试验。而且能够通过渗透率、CT探测、声发射、电导分析等多种试验参数探测分析岩石力学结构变形及破坏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448308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336186.2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洞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隧洞吸能复合支护体系。吸能复合支护体系包括锚杆或锚索、吸能层与钢桁架;锚杆或锚索打设在隧洞的内壁上,锚杆或锚索用于对隧洞进行支护;吸能层紧贴隧洞的内壁设置,吸能层用于吸收隧洞传递给吸能层的冲击能量;钢桁架紧贴吸能层设置,钢桁架用于在隧洞内部进行支护。吸能复合支护体系能够有效地吸收爆破冲击、地震作用下的冲击能量,保证现有吸能复合支护体系不发生断裂、垮塌、失稳等现象,保证隧洞始终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护,进而保证隧洞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8252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298198.0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硬岩隧道的NPR锚杆主动支护方法;隧道采用三台阶法开挖,第一台阶、第二台阶与第三台阶中均采用主动支护方法进行支护,主动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先开挖台阶,临时支护掌子面;步骤2,在开挖部分的表面喷射混凝土;步骤3,在开挖面拱顶或边墙上确定NPR锚杆的打设位置,钻孔并清孔;步骤4,在钻孔中锚固NPR锚杆;步骤5,在开挖面拱顶或边墙铺设柔性网,并将处于同一环向面上的NPR锚杆的端部上安装钢带;步骤6,在NPR锚杆的端部放置锚杆托板并安装锚具。本发明的主动支护方法,取消格栅钢架,提升施工速率,减少支护成本。而且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32412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256227.7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裂隙岩体渗流换热可视化教学系统,包括:试验装置包括隔热组件,隔热组件限定出密闭的腔体,腔体内设有热源组件和封水囊,封水囊内设有入口和出口,试验装置上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入口和进水口连通,出口与出水口连通,封水囊具有弹性且用于沿试样岩体的裂隙的周向包裹试样岩体,封水囊分别与腔体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设有可变形的封水件,入口和出口均用于与裂隙导通以供带有示踪粒子的液体流动;可视化组件包括激光组件和两个CCD相机;出水采集组件;可视化组件和热源组件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裂隙岩体渗流换热可视化教学系统,防漏水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2169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210159746.1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岩体导热率测试设备及测试系统,测试设备包括:箱体,具有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包括叠设的第一容置区、第二容置区及第三容置区,所述箱体在所述第一容置区远离所述第三容置区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箱体在所述第三容置区远离所述第一容置区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容置区用于收纳裂隙岩体;第一温度加载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第一温度感测组件,收纳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区;第二温度加载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开口;第二温度感测组件,收纳容置于所述第三容置区;液体加载组件。本公开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测试设备对裂隙体的热导率测量精准度低的技术问题,填补了行业内能对裂隙岩体有效导热率进行精准测量的测试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18447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210140252.9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岩石力学特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实时风温岩石单轴压缩实验装置、系统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箱体、加压机构、风温控制机构以及检测机构,箱体用于放置岩石样品,箱体上设置有开口、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加压机构包括通过开口与岩石样品接触的施压件;风温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箱体内的温度,风温控制机构的入风口与第一风口连通,风温控制机构的出风口与第二风口连通;检测机构设置于岩石样品上,检测机构用于监测岩石样品的损伤特征;通过加压机构对岩石样品施加压力,风温控制机构控制箱体内的温度使箱体内部可以模拟高地温隧施工与建设中围岩温度变化的实际工况,检测机构监测岩石在压力作用下实时风温变化过程中的损伤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393510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529102.9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1N3/30 , G01N3/4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压痕实验评价岩爆局部损伤劣度的方法,获取岩样以及一级岩屑;对岩样切割打磨取岩心,并收集切割打磨过程中产生的二级岩屑;对加工后的岩样进行三向六面加载,且加载载荷一定时向加工后的岩样内充气精准爆破进行冲击岩爆试验,挑选冲击岩爆试中的三级岩屑;对三种岩屑抛光加工,获得平整度高的样品;分别获取三种岩屑的点损伤参数、面损伤参数以及体损伤参数;将构建标准岩心模型并进行单轴压缩,得到压裂效果,经过多次模拟反演得到岩石脆性指数;通过三参数损伤评价分别计算三种岩屑的屑损伤度;本发明通过纳米压痕及纳米划痕对岩屑进行微观力学性质分析得到三层损伤参数,准确得到岩石损伤评价和损伤劣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1486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526739.2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开采设计与评价方法,包括:采煤作业过程中同时掘出巷道空间;对掘出巷道进行围岩分区;确定各围岩区域的预应力支护参数和切顶参数;对顶板进行高预应力吸能支护,同时对顶板的采空区侧进行定向切顶;巷帮挡矸支护;巷道挡矸侧封闭,形成预留巷道;对预留巷道进行巷道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实时监测,基于自成巷道稳定性评价系统对预留巷道的稳定性进行实时评价;根据稳定性评价结果,对预留巷道进行优化处理。本发明实现了在工作面回采采煤的过程中同步形成巷道,并保障巷道稳定性,不留设煤柱,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适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45913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1282022.3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质边坡崩塌灾害的NPR锚杆监测与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柔性锚网、NPR锚杆、监测单元、基站和监控中心,柔性锚网铺设在节理发育岩体的表面,NPR锚杆对节理发育岩体和稳定岩体进行加固,监测单元安装在NPR锚杆上,基站与监测单元之间通信连接,监控中心与基站之间通信连接;当岩体发生崩塌时,NPR锚杆发生结构大变形,吸收大量的能量,松散的碎石能通过高强高韧柔性锚网进行控制。对于体量较大的岩质崩塌,本发明能有效控制并延缓岩体的崩塌灾变时间,为人员和财产撤离提供更多时间,对于较小体量的岩质崩塌,本发明能控制岩体崩而不塌,有效避免岩体崩落带来的灾害。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461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11428793.9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隧道岩爆模拟设备及方法,属于岩爆技术领域。该隧道岩爆模拟设备,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内固定杆、外框架和固定架,固定架包括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内固定杆的一端连接于前固定架,内固定杆的另一端穿过外框架围成的内部空间连接于后固定架;内加载机构,内加载机构设置于内固定杆,包括内轴向加载装置和内水平向加载装置;夹具,夹具套设于内加载机构外围;外加载机构,外加载机构设置于外框架并位于夹具的外围,包括外轴向扰动加载装置和外水平向扰动加载装置。该隧道岩爆模拟设备可实现在加载状态下模拟隧道开挖不同情况的岩爆,对研究隧道岩爆具有重大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