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01247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780008698.X
申请日:2007-02-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部裕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2 , H01M8/0206 , H01M8/0221 , H01M8/0223 , H01M8/0228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堆的隔离器(41),所述隔离器(41)具有阳极面对板(44)、阴极面对板(42)和中间板(45)。中间板(45)具有空气供给通孔(452a)、空气排放通孔(452b)、氢供给通孔(454a)和氢排放通孔(454b)。该中间板(45)还具有通孔(452c1、452d1、452e1和452f1)。分别通过中间板(45)中形成的连通通道(452c2、452d2、452e2和452f2),空气供给通孔(452a)与通孔(452c1)连通、空气排放通孔(452b)与通孔(452d1)连通、氢供给通孔(454a)与通孔(452e1)连通、以及氢排放通孔(454b)与通孔(452f1)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524148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403086.7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29 , H01M8/04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系统以及飞行器,该燃料电池系统在高度高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燃料气体系统中的排气排水阀结冰。该燃料电池系统被用于飞行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燃料电池系统具有:燃料电池;燃料气体系统,向上述燃料电池供给燃料气体;冷却系统,调节上述燃料电池的温度;高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部,在检测到上述高度传感器测量出的高度的上升时、且在上述温度传感器测量出的排气排水阀的温度小于规定的温度时,控制部控制三通阀以使制冷剂在加热流路内循环,且驱动循环泵以及水加热器来加热上述制冷剂而使该制冷剂的温度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08232270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11266738.2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部裕树
IPC: H01M8/2483 , H01M8/2465 , H01M8/0258 , H01M8/02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包括层压的多个电池。电池中的每一个包括:膜电极气体扩散层组件;绝缘构件;第一分离器,其包括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一制冷剂通道;第一歧管、第二歧管和第三歧管,第一歧管、第二歧管和第三歧管穿透绝缘构件和第一分离器,使得第一气体、第二气体和制冷剂分别通过第一歧管、第二歧管和第三歧管循环;以及第二分离器,其包括第二气体通道和第二制冷剂通道,并且被配置成连同第一分离器一起夹持膜电极气体扩散层组件和绝缘构件。在电池中的每一个中,绝缘构件包括第一连通部分、第二连通部分和第三连通部分,并且第一分离器具有连通开口,第三连通部分经由该连通开口与第一制冷剂通道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745296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0329103.6
申请日:2017-05-11
IPC: H01M8/026 , H01M8/04291 , H01M8/1007 , H01M8/24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模块。燃料电池模块所使用的流路形成体具有气体流路、导水路和将气体流路与导水路连通的连通路,在以相对于流路方向垂直的剖面观察凸部时,凸部外形的两端部的一方形成为位于比沿着流路方向将流路假定为直线形状而得到的假想面靠凸部中央侧处,位于靠该凸部中央侧的部分隔着连通路而形成于左右相反侧的凸部外形的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11032347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187901.9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6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5 , H01M8/0267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包括:膜电极组件;和被布置在膜电极组件的一侧上的分隔件,其中,分隔件包括流路凹槽,反应气体在分隔件和膜电极组件之间通过流路凹槽流动,流路凹槽包括:波状凹槽,波状凹槽在第一方向上波状地延伸,并且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布置;和在第一方向上线性地延伸的线性凹槽,波状凹槽包括:在波状凹槽中最靠近线性凹槽定位的第一波状凹槽;和第二波状凹槽,第二波状凹槽相对于第一波状凹槽与线性凹槽相反地定位,并且第一波状凹槽的振幅小于第二波状凹槽的振幅。
-
公开(公告)号:CN10646981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0623996.0
申请日:2016-08-02
IPC: H01M8/0202 , H01M8/0258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用气体流道形成板以及燃料电池组。气体流道形成板具备:多个突条,其相互平行延伸;多个气体流道,其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突条之间;以及多个水流道,其分别形成于多个突条的背面。各突条具有多个第1连通部和多个第2连通部。各第1连通部具有第1开口部,各第2连通部具有第2开口部。各突条的多个第2连通部构成各第2连通部的第2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各第1连通部的第1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扩大的扩大区域,以便抑制利用基于这些多个第2连通部的毛细管作用而向所述突条的背面上的水流道中导入水。
-
公开(公告)号:CN106469816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610623996.0
申请日:2016-08-02
IPC: H01M8/0202 , H01M8/02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06 , H01M8/021 , H01M8/0254 , H01M8/0256 , H01M8/0265 , H01M8/04156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2008/1095 , H01M8/0202 , H01M8/0258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用气体流道形成板以及燃料电池组。气体流道形成板具备:多个突条,其相互平行延伸;多个气体流道,其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突条之间;以及多个水流道,其分别形成于多个突条的背面。各突条具有多个第1连通部和多个第2连通部。各第1连通部具有第1开口部,各第2连通部具有第2开口部。各突条的多个第2连通部构成各第2连通部的第2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各第1连通部的第1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扩大的扩大区域,以便抑制利用基于这些多个第2连通部的毛细管作用而向所述突条的背面上的水流道中导入水。
-
公开(公告)号:CN10559112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0751637.9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2 , H01M8/02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7 , H01M8/0267 , H01M2008/1095 , H01M8/0252 , H01M8/02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分隔件、燃料电池单电池及燃料电池,抑制燃料电池用分隔件的歧管部分的变形而防止密封性的下降。燃料电池用分隔件(10)具备:发电部(10B),设置在以板状构成的分隔件的面的中央区域;多个歧管(11A、11B、12A、12B),设置在比发电部(10B)靠外周的区域;及加强部(14A),以从在多个歧管(11A、11B、12A、12B)之间形成的歧管梁部(15)向在发电部(10B)与歧管(11A、11B、12A、12B)之间形成的间隙区域(13)延伸的方式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906917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180005256.6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部裕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54 , H01M8/0263 , H01M8/0265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6 , H01M8/242 , H01M8/2432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燃料电池用的分隔件包括第1流路形成部和第2流路形成部。第1流路形成部具有交替排列的多个第1槽部和第2槽部,该第1槽部是在第1表面侧凹入的形状,在第1表面侧形成第1流体用流路,该第2槽部是在第2表面侧凹入的形状,在第2表面侧形成第2流体用流路,从而第1流路形成部具有波形截面形状,第1流路形成部包括:彼此平行的3个以上的直线状区域;和多个折返区域,其分别含有以使得各第2流体用流路成为蜿蜒形状的方式将各直线状区域中的对应的槽部之间连接的多个第1槽部及第2槽部。第2流路形成部与第2流体用流路的出入口的位置相邻地配置,在第1表面侧形成将各第1流体用流路连通的流路,在第2表面侧形成将各第2流体用流路连通的流路。
-
公开(公告)号:CN102906917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80005256.6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部裕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54 , H01M8/0263 , H01M8/0265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6 , H01M8/242 , H01M8/2432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燃料电池用的分隔件包括第1流路形成部和第2流路形成部。第1流路形成部具有交替排列的多个第1槽部和第2槽部,该第1槽部是在第1表面侧凹入的形状,在第1表面侧形成第1流体用流路,该第2槽部是在第2表面侧凹入的形状,在第2表面侧形成第2流体用流路,从而第1流路形成部具有波形截面形状,第1流路形成部包括:彼此平行的3个以上的直线状区域;和多个折返区域,其分别含有以使得各第2流体用流路成为蜿蜒形状的方式将各直线状区域中的对应的槽部之间连接的多个第1槽部及第2槽部。第2流路形成部与第2流体用流路的出入口的位置相邻地配置,在第1表面侧形成将各第1流体用流路连通的流路,在第2表面侧形成将各第2流体用流路连通的流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