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系统和二次电池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7759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183430.4

    申请日:2019-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系统和二次电池控制方法。提供能够消除串联连接的多个单电池之间的充电状态的不均的本公开的二次电池系统和二次电池控制方法。二次电池系统和二次电池控制方法,其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单电池;和回复充电控制部,其进行通过用比正常充电时的电流上限值大的规定的回复充电电流值对多个单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在多个单电池中的至少一个中发生微小短路的同时将多个单电池充电的回复充电,并且单电池为全固体锂二次电池的单电池。

    电池系统以及搭载有电池系统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927375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726976.5

    申请日:2018-07-05

    Inventor: 野濑雅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系统以及搭载有电池系统的车辆。在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锂金属的全固体电池中,检测离子路径切断。电池系统(5)具备:全固体电池(10);电压检测装置(65),检测全固体电池的电压;电流检测装置(66),检测从全固体电池流出的电流;以及控制装置(50),控制全固体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层由锂金属构成。控制装置根据在预定的计算期间累计检测到的电流而得到的累计值,将充电率的变化量计算为第1推测值,根据在计算期间检测出的电压,将充电率的变化量计算为第2推测值,在第1推测值和第2推测值的差为预先决定的基准值以上时,判定为在全固体电池中产生异常。

    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314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11405.5

    申请日:2020-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目的在于提供充放电效率高的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全固体电池,是利用金属锂的析出‑溶解反应作为负极反应的全固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正极层的正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负极层的负极、和在该正极层与该负极层之间配置的固体电解质层,所述负极层包含金属锂与金属镁的β单相的合金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在所述全固体电池的满充电时,所述合金中的锂元素的元素比率为81.80原子%以上且99.97原子%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