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盖容器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70978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1980064280.3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盖超限的带盖容器。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容器本体和盖的带盖容器,所述盖具备内螺纹部,所述容器本体在其口部具备与所述内螺纹部螺合的外螺纹部,所述盖在比所述内螺纹部靠所述容器本体侧的位置具备突起,所述容器本体具备与所述突起卡合限制所述盖松动的骑乘部、以及位于比该骑乘部靠近螺纹的紧固方向侧且限制所述盖超限的止动部。

    层叠剥离容器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73336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0986536.0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排出内置物后可顺利导入外气至外壳与内袋之间空间。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和阀部件,其中,容器主体具有外壳与内袋且伴随内置物的减少上述内袋收缩,阀部件调节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和上述容器主体的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的进出。上述容器主体具备收容部和口部,其中,收容部收容上述内置物,口部从上述收容部排出上述内置物。上述收容部具备柱状的胴部和连接上述胴部和上述口部的肩部,上述肩部设有收纳上述阀部件的阀收纳凹部,在上述阀收纳凹部内的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设有导入外气的外气导入孔。上述阀部件安装在上述外气导入孔,上述阀收纳凹部具备底面和设于上述底面周向的两侧的周向侧面,上述阀收纳凹部的侧面设于上述胴部侧,或者,设于上述胴部侧的胴部侧侧面相对于上述底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以下的方式构成。

    层叠剥离容器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3472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71595.0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排出内置物后可顺利导入外气至外壳与内袋之间空间。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和阀部件,其中,容器主体具有外壳与内袋且伴随内置物的减少上述内袋收缩,阀部件调节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和上述容器主体的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的进出。上述容器主体具备收容部和口部,其中,收容部收容上述内置物,口部从上述收容部排出上述内置物。上述收容部具备柱状的胴部和连接上述胴部和上述口部的肩部,上述肩部设有收纳上述阀部件的阀收纳凹部,在上述阀收纳凹部内的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设有导入外气的外气导入孔。上述阀部件安装在上述外气导入孔,上述阀收纳凹部具备底面和设于上述底面周向的两侧的周向侧面,上述阀收纳凹部的侧面设于上述胴部侧,或者,设于上述胴部侧的胴部侧侧面相对于上述底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以下的方式构成。

    层叠剥离容器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71059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780023478.8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排出内置物后可顺利导入外气至外壳与内袋之间空间。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和阀部件,其中,容器主体具有外壳与内袋且伴随内置物的减少上述内袋收缩,阀部件调节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和上述容器主体的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的进出。上述容器主体具备收容部和口部,其中,收容部收容上述内置物,口部从上述收容部排出上述内置物。上述收容部具备柱状的胴部和连接上述胴部和上述口部的肩部,上述肩部设有收纳上述阀部件的阀收纳凹部,在上述阀收纳凹部内的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设有导入外气的外气导入孔。上述阀部件安装在上述外气导入孔,上述阀收纳凹部具备底面和设于上述底面周向的两侧的周向侧面,上述阀收纳凹部的侧面设于上述胴部侧,或者,设于上述胴部侧的胴部侧侧面相对于上述底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以下的方式构成。

    层叠剥离容器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3478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098150.X

    申请日:2015-11-13

    Inventor: 樽野真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生产性优越的层叠剥离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具有外壳与内袋,且随着内置物的减少,内袋从外壳剥离收缩;及阀部件,其对外壳与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和容器主体的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的出入进行调节,容器主体具备:收容内置物的收容部;及从收容部排出内置物的口部,外壳在收容部具备连通中间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外气导入孔,阀部件具备:具有以使外部空间与中间空间连通的方式设置的空洞部的筒体;及可以移动地收容在空洞部内的移动体,筒体具备:配置于外气导入孔内的轴部;设置于轴部的外部空间侧并且防止筒体进入中间空间的卡定部,筒体在包围空洞部的面具有止动部,该止动部在移动体从中间空间侧朝外部空间侧移动时对移动体进行卡定。

    层叠剥离容器及层叠剥离容器的漏气检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3186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80044314.8

    申请日:2018-08-16

    Inventor: 樽野真辅

    Abstract: 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具备使用时可抑制移动体的移动受阻的阀部件。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具有外壳和内袋,且伴随内置物的减少所述内袋收缩。所述外壳具备连通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外气导入孔。所述外气导入孔安装有调节所述中间空间和所述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流通的阀部件。所述阀部件具备具有设置为连通所述中间空间侧和外部空间侧的空洞部的筒体、以及可移动地收容于所述空洞部内的移动体。所述筒体具有在所述移动体从所述中间空间侧向所述外部空间侧移动时卡定所述移动体而阻断通过所述空洞部的空气流通的止动部。在所述筒体的所述外部空间侧的外表面形成有邻接所述空洞部的所述外部空间侧的开口而形成的邻接区域、以及从该邻接区域突出的突出区域。所述阀部件构成为,在所述移动体卡定于所述止动部的状态下,所述移动体的所述外部空间侧的端部垂直于所述贯通孔方向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邻接区域的高度。

    层叠剥离容器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0898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73075.X

    申请日:2014-11-20

    Inventor: 樽野真辅

    Abstract: 提供一种生产率出色的层叠剥离容器(1)。根据本发明的第1观点,提供一种具有外壳(12)和内袋(14)且随着内容物的减少,所述内袋(14)从所述外壳(12)剥离、收缩的容器主体(3)的层叠剥离容器(1),该层叠剥离容器(1)的所述容器主体(3)具有从容纳内容物的收容部(7)的底面突出的底密封突出部(27),所述底密封突出部(27)是利用圆筒状层叠型坯的吹塑成型中的所述层叠型坯的密封部且弯曲构成,所述的圆筒状层叠型坯具有构成外壳(12)的外层(11)和构成内袋(14)的内层(13)。

    层叠剥离容器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6783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69966.8

    申请日:2016-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能抑制外部气体侵入容器主体内部。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具有容器主体和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的插塞式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具有收容内容物的收容部和具有从所述收容部排出所述内容物的开口部的口部,且被构成为:所述收容部和所述口部具备外层和内层,由所述内层构成的内袋随着所述内容物的减少而收缩,所述口部具有沿着所述口部的外周面设置的口部侧卡合部,所述盖帽具有沿着所述盖帽的内周面设置的盖帽侧卡合部,所述口部侧卡合部和所述盖帽侧卡合部被构成为能够在所述盖帽被安装于所述口部的状态下相互卡合,在所述盖帽和所述口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在所述盖帽被安装于所述口部的状态下比所述盖帽侧卡合部更远离所述开口部的位置,设置使所述口部和所述盖帽之间的间隙变窄并抑制所述盖帽相对于所述口部的倾斜的倾斜抑制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