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地坝卧管和涵洞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8552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223203.1

    申请日:2008-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地坝卧管和涵洞的设计方法,包括卧管部分的设计方法、涵洞部分的设计方法。其中,卧管部分的设计方法包括,根据公式:计算所述每个放水台阶上的一个或多个放水孔的横断面积,还包括方形卧管、圆形卧管和消力池尺寸的设计及盖板和侧壁厚度的设计;涵洞部分的设计方法包括涵洞尺寸的设计及壁厚和配筋的设计。设计过程清晰、设计结果准确。

    检测Botryosphaeria sinensia的LAMP引物及试剂盒

    公开(公告)号:CN11104112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19764.0

    申请日:2020-01-08

    Inventor: 张英 王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套检测蓝莓茎溃疡病病菌(Botryosphaeria sinensia)的LAMP引物及试剂盒。所述LAMP引物包括外侧正、反向引物以及内侧正、反向引物,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将LAMP引物恒温扩增技术用于Botryosphaeria sinensia病菌的快速检测,可从发病植物组织及苗木中复杂的病原菌环境准确地检测出该致病菌。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可重复性均较常规PCR方法更高,对Botryosphaeria sinensia早期预警、疫区的病原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避免高昂的仪器投入,便于基层推广使用。

    检测Botryosphaeria fabicerciana的LAMP引物及试剂盒

    公开(公告)号:CN11102005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2010019763.6

    申请日:2020-01-08

    Inventor: 张英 王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套检测蓝莓茎溃疡病病菌(Botryosphaeria fabicerciana)的LAMP引物及试剂盒。所述LAMP引物包括外侧正、反向引物以及内侧正、反向引物,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将LAMP引物恒温扩增技术用于Botryosphaeria fabicerciana病菌的快速检测,可从发病植物组织及苗木中复杂的病原菌环境准确地检测出该致病菌。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可重复性均较常规PCR方法更高,对Botryosphaeria fabicerciana早期预警、疫区的病原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避免高昂的仪器投入,便于基层推广使用。

    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测量采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968884U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21316489.3

    申请日:2018-08-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测量采样装置,包括:可抽气封箱,内部设置颗粒物采样器,所述可抽气封箱设置入气口,所述入气口与竖向设置的高度可变的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可抽气封箱的侧面设置出气口;浓度监测仪,设置在所述管道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测量采样装置,通过不同高度的管道,能够灵活方便地检测不同高度的大气颗粒物浓度。

    一种动物尿液收集装置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324048U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20320819.7

    申请日:2013-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物尿液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一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海绵;所述盒体的壁面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本实用新型中的盒体可以有效的避免动物直接接触海绵,既可以防止动物破坏,也可以防止动物进食海绵。海绵在金属盒体内,受到外界泥土,粪便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收集装置便于移动,可以在多种环境中重复多次使用。通过该装置上的吊环,可将装置固定于任意平面上。多个装置可以通过吊环连接成一个整体,便于装置依据实际环境特点进行布置。本装置便于采集警戒性强,或具有攻击性的动物(如圈养野生动物)的尿液,无需人员直接接近动物,更加安全便利。

    一种越障机器人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564459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1348411.5

    申请日:2017-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越障机器人,包括了可以相对独立运动的第一及第二履带底盘,在遇到障碍物或者机器人倾翻时,可以通过并排设置的两个履带底盘进行相互独立的运动,翻过障碍物或将机器人姿态重新调正;在此基础上,根据两个履带底盘的尺寸及间距设置了机械臂,并将机械臂直接安装于两个履带底盘之间,而不再像现有技术方案中设置其他连接机械臂和履带底盘的类似基座的连接结构,使得机械臂能够通过转动折叠完全收纳隐藏于两个履带底盘之间,在机器人越障过程中,其机械臂完全折叠隐藏于两个履带底盘之间,避免遭到磕碰破坏,解决了现有的特种履带机器人结构设计不合理,难以兼顾机械臂操作性及越障稳定性等的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仿生多足行走机器人及其机器人腿

    公开(公告)号:CN204415556U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20760868.7

    申请日:2014-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生多足行走机器人及其机器人腿,属于腿式机器人领域。为解决目前腿式机器人结构和控制复杂的问题,所述机器人利用单电机驱动控制同侧多对腿的特点使该机器人结构和控制简单且行走稳定。机器人包括行走装置和设置于所述行走装置上方的机器人主体,行走装置分为左右对设的行走单元,每个行走单元集合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成对的机器人腿,并且在机器人的行走装置与主体上方安装减震装置。应用在探测、侦察以及危险作业环境作业,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运送物资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