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镍材料克容量的评价方法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9856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03319.2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镍材料克容量的评价方法及其用途,涉及电池材料领域,该含镍材料克容量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至少包含两个肟基的化合物作为溶质配制成的反应溶液,至少两个所述肟基位于化合物结构中的相邻位置;S2)将所述反应溶液分别与不同的含镍材料充分混合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测定吸光度,对所得吸光度进行比较,即可对不同含镍材料克容量的相对大小进行评价。利用该评价方法能够缓解现有技术中用半电池法测量含镍材料克容量过程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快速评价含镍材料克容量的目的。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24469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410392575.2

    申请日:2014-08-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涉及锂离子电池。含有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有机溶剂包括碳酸丙烯酯、链状羧酸酯和链状碳酸酯,碳酸丙烯酯24%~58%,链状羧酸酯9%~58%,链状碳酸酯0~26%,锂盐9%~16%,添加剂2%~10%;添加剂选自碳酸亚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乙烯基碳酸亚乙烯酯、亚硫酸乙烯酯、乙烯基亚硫酸乙烯酯、亚硫酸丙烯酯、硫酸二甲酯或硫酸丙烯酯。用碳酸丙烯酯完全替代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的熔点低、沸点高,可以拓宽电解液的温度窗口;链状羧酸酯的熔点低、粘度低,可降低电解液的凝固点和粘度,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在电解液中使用添加剂抑制PC共嵌,可改善负极表面成膜性能,改善高温储存性能。

    基于磷位掺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94052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10008713.2

    申请日:2007-03-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磷位掺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充放电容量、较好倍率性能和良好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用磷位掺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分子式为LiyFe(P1-xMx)O4,其中M为掺杂元素,M为Ge,Sn,Se,Te或Bi。制备时,将亚铁盐、磷酸盐与掺杂物混合,加入水、乙醇、丙酮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球磨溶剂,球磨后洗涤过滤,过滤产物真空烘干后得中间产物;将中间产物和锂盐进行混料,加入球磨溶剂再球磨混合,产物烘干后在惰性气氛或者还原性气氛下,加热煅烧,得掺杂型磷酸铁锂LiyFe(P1-xMx)O4粉末。

    含Se=P双键有机化合物在制备二次电池电解液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0947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27723.7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杨勇 符昂 张忠如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Se=P双键有机化合物在制备二次电池电解液中的应用。本发明中的添加剂由于含有Se=P双键,在电解液中通过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方式,在正极和负极两侧参与构建形成稳定的界面保护层,达到稳定正、负极结构和降低电解液消耗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

    一种硅碳负极用非水电解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70583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613381.2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负极用非水电解液组合物及其应用,包括六氟磷酸锂、碳酸酯类混合有机溶剂和全氟不饱和醚类添加剂。本发明使用特定的全氟不饱和醚类添加剂,能够有效地在硅碳负极界面生成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抑制电解液溶剂的分解,提高材料循环稳定性和放电性能,可以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性能,其全氟碳链尾端连接不饱和键可以有效提高其界面反应活性,降低循环过程中的极化现象。

    极片反应均匀性的检测方法以及比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4385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96873.6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片反应均匀性的检测方法,包括:将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进行锂的固体核磁共振测试;计算核磁共振曲线拟合图中位于化学位移10~20ppm的特征峰和化学位移40~50ppm的特征峰的面积比。该检测方法结果客观、准确。本发明还公开了多个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片反应均匀性的比较方法,包括:将多个锂离子电池以相同的充电倍率充电至大于或等于50%的相同荷电状态后,取每个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片进行锂的固体核磁共振测试;计算每个负极片的核磁共振曲线拟合图中位于化学位移10~20ppm的特征峰和化学位移40~50ppm的特征峰的面积比;比较多组面积比值的大小。该方法比较结果更准确。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235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83236.8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张忠如 杨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双氯磺酰亚胺通入无水氟化氢气体,制得双氟磺酰亚胺;(2)将上述双氟磺酰亚胺与第一有机溶剂混合后,加入除水剂,混合均匀后,再加入锂盐进行反应,反应完毕后进行过滤得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粗品;(3)将上述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粗品第二有机溶剂清洗,再加入第一有机溶剂进行提纯,得到双氟磺酰亚胺锂盐颗粒。本发明的氟化反应时采用氟化氢作为氟化试剂并兼作溶剂,省去溶剂费用及其回收等步骤,具有成本低、原料易获得的优点,且该反应生成的HCl气体只需要用碱液吸收即可,反应完毕后通过减压蒸馏的方式,即可得到纯度高的双氟磺酰亚胺。

    高电压锂离子电池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46347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79185.X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提供工作电压大于4.8V,比现有锂离子电池高约1V,可以实现良好循环性能,同时碳负极与电解液之间具有良好兼容性的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氟代磷酸盐,其分子通式为LixA2-xMPO4F,其中1≤x≤2,A为Na或者K,M为Co、Ni、Mn或者Fe元素;电解液为高电压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所述高电压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原料组成包括锂盐、碳酸酯溶剂、双腈类溶剂和电解液添加剂,所述电解液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锂盐5%~20%,碳酸酯溶剂40%~85%,双腈类溶剂5%~50%,电解液添加剂0.1~5%,总量为10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