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处理的神经外科术后体位干预的姿态矫正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75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1110140.4

    申请日:2024-08-14

    Inventor: 张会 张晶 田洋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数据处理的神经外科术后体位干预的姿态矫正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引入数据采集模块,能够全面采集患者的身体物理特征数据和生物特征数据,以及在不同体位姿态下的舒适度数据,通过设计三个独立的系数生成模块,系统能够综合评估身体物理特征、生物特征和舒适度三个维度,生成更为个性化的体位调整策略,这种方法不仅优化了体位调整的精确度,也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最终,体位调整构建模块通过整合三个维度的评价系数,自动调整床位至推荐体位,实现了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最优化管理。

    一种康复用呼吸训练器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3003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411296.1

    申请日:2020-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康复用呼吸训练器,属于呼吸训练器技术领域,包括训练器本体、呼吸嘴和通气管,通气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反应装置上,反应装置包括导向球体、气流口、配重块、反应轨道,气流口插接在导向球体上,配重块设置在导向球体的外侧与气流口相对应的位置,反应轨道设置在导向球体内与气流口固定连接,反应装置转动半镶嵌在训练器本体内。该康复用呼吸训练器利用半镶嵌在训练器本体上的反应装置,在配重块的作用,使呼气气流的出口始终背朝着地心引力的方向,在患者使用呼吸训练器的时候,可以在最大限度的位置内,随意放置呼吸训练器,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而且该训练器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之后对其进行清洗消毒。

    一种气控式气囊神经按摩保健仪

    公开(公告)号:CN11152934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10991.6

    申请日:2020-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保健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控式气囊神经按摩保健仪,所述气囊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接气口,所述气囊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环形套,所述气囊本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压囊,所述压囊的后端设置有线圈,所述压囊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凸型边,所述压囊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齿牙,所述转轮的右侧啮合有第一棘齿柱,所述第一棘齿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竖型柱,所述第一竖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设置有伸缩簧,该发明不仅提高了按摩头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使按摩效果能够大幅度提高,而且能够进一步的刺激神经,达到理想状态下的按摩效果,为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有益性。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翻身床

    公开(公告)号:CN215081133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748153.X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翻身床,包括第一固定支杆和滑杆,所述第一固定支杆之间通过第二固定支杆相连接,且第二固定支杆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通过转轴与可翻垫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支杆的右侧设置有床头板,且床头板的底端固定有支撑垫块,所述支撑垫块之间连接有连接滑杆,且连接滑杆的外部衔接有衔接滑块,所述衔接滑块之间连接有连接长板,且连接长板的顶端设置有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顶端安置有导向撑板,所述滑杆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杆的内部,且滑杆的外部衔接有滑块。该具有防护结构的翻身床中通过次支撑柱将第一固定支杆和主支撑柱连接固定起来,使之该翻身床的床体结构更加牢固可靠。

    一种血管外科护理用锻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817117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0491362.6

    申请日:2020-04-07

    Inventor: 王悦 张晶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炼装置,具体为一种血管外科护理用锻炼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顶端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部安装有底板,固定底座的顶面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两块支撑板之间设有夹板,夹板的底端连接有支撑杆,夹板内部开设有若干个中空腔,中空腔内部安装有磁珠,固定底座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设有丝杆,丝杆圆周表面的中间位置对称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端设有连杆,连杆的顶端设有固定架,固定架的顶端和底板的底面连接夹板和支撑板之间通过伸缩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磁珠产生磁场,使血管软化,加强了周围血管类疾病的锻炼效果,并可以减轻皮下组织出现硬结的情况产生。

    一种血管外科护理用下肢静脉曲张康复治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234960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0478596.7

    申请日:2020-04-03

    Inventor: 邹羽舒 张晶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曲张康复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血管外科护理用下肢静脉曲张康复治疗装置,包括治疗装置本体,治疗装置本体一侧设有若干条束腿带,束腿带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小孔,治疗装置本体另一侧设有与束腿带相对应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底部设有呈中空结构的底座,底座侧壁开设有进入孔,束腿带末端嵌设于进入孔内部,底座顶部开设有开口,开口上方设有固定盖,固定盖一端设有转动杆,底座两侧靠近转动杆末端的位置开设有凹槽,转动杆嵌设于凹槽内部,固定盖底面靠近开口中部的位置设有固定块,通过凸起嵌设于不同的小孔中,从而改变治疗装置本体患者腿部的束缚力的大小,且适用于腿部粗细不同的患者。

    一种开放性颅脑外伤护理的消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534593U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23466129.5

    申请日:2023-12-19

    Inventor: 张晶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颅脑外伤护理消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开放性颅脑外伤护理的消毒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箱体正面设置有收纳盒,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储液罐,所述箱体内壁底部设置有收集箱,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固定座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块,具体是通过按压压板带动竖杆向下运动,则竖杆会带动压块向下运动,使防滑垫底部与地面接触,通过转动螺纹环与螺纹块螺纹连接,即可将压块进行固定,同时能够保证防滑垫与地面紧贴,将该装置进行固定,避免发生碰撞等情况造成偏移降低了安全风险。

    一种具有防扎结构的气垫床

    公开(公告)号:CN215081240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750317.2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扎结构的气垫床,包括支撑脚和气囊,所述支撑脚的底部的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底部设置有脚垫,所述支撑脚的上部连接有加固板,且加固板的上侧安置有床板,所述床板的左侧设置有靠背,且靠背的中部安装有海绵块,所述气囊安置于床板的上端内侧,且气囊的底部下侧设置有气嘴,所述气囊的底部外侧安置有防滑条,且气囊的上部连接有防潮垫,所述防潮垫的内侧设置有磁石,且防潮垫的外侧连接有防护布,所述防护布的中部设置有防滑压槽,且防护布的外侧连接有捆带。该具有防扎结构的气垫床设置有防护布和防潮垫,且两者具有一定的厚度,对气囊进行了较好的防护作用,提高了该气垫床的防扎性能。

    模块式腹主动脉分叉型覆膜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12630955U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20220288.4

    申请日:2020-0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式腹主动脉分叉型覆膜支架,包括第一端用于植于腹主动脉、第二端用以植于第一侧髂动脉的第一支架模块和与所述第一支架模块配合连接用于植于第二侧髂动脉的第二支架模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块式腹主动脉分叉型覆膜支架符合腹主动脉和双侧髂动脉的结构,符合腹主动脉及髂动脉的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可以更好的处理腹主动脉分叉处的狭窄和闭塞病变,满足应用微创腔内的治疗方法同时治疗腹主动脉末端及双侧髂动脉起始处的病变,提高了手术的便利性,降低了手术隐患。

    一种血管外科术后引流护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547785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0477358.4

    申请日:2020-04-03

    Inventor: 邹羽舒 张晶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血管外科术后引流护理装置,包括引流管本体,引流管本体底部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顶部设有顶盖,顶盖上表面靠近引流管本体底面的位置开设有通孔,顶盖侧壁开设有缺口,顶盖下方设有呈圆环形结构的保护壳,保护壳内部嵌设有转动板,转动板底面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转动板顶面中心位置设有转动杆,转动杆顶端通过轴承连接于顶盖底面中心位置,转动板侧壁设有呈圆柱形结构的把手,把手嵌设于缺口内部,保护壳内壁底部嵌设有底板,通过控制器将引流管本体内的液体转移到不同的导管中,在更换收集桶的过程中,便于将引流管本体内的液体转移到备用桶中,防止液体洒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