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纳米管表面羟基改性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43904A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200610025273.7

    申请日:2006-03-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杨东 汪长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的表面羟基改性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对碳纳米管进行高温高压水热处理,最后得到表面羟基改性的碳纳米管。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可大量制备,所制得的羟基改性碳纳米管可以控制表面羟基的数量,而且可以保持碳纳米管的原有长度,不被截短。

    一种铋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有序叠层超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38322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193475.5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铋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有序叠层超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亲水性二维石墨烯纳米片通过有机配体分子进行表面修饰,获得溶于非极性有机极性溶剂中的、具有理想胶体稳定性的改性氧化石墨烯,之后与预制并分散于非极性溶剂的均匀铋纳米粒子按比例混合均匀,通过溶剂挥发诱导片层插层自组装结合配体预交联、碳化、高温活化等工艺,利用配体分子间的范德华相互作用实现铋纳米粒子在氧化石墨烯片层间的协同有序组装与限域,获得铋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叠层超结构材料产品。本发明方法工艺简洁,成本低,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便于大规模地制备,利于推广应用,适用于电池负极、超级电容器等领域。

    一种二维单层有序介孔碳框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490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1530223.X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单层有序介孔碳框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重结晶的氯化钠粉末作为二维结构的牺牲模板、氯化铁和油酸钠作为反应前驱体,高温热解后可以制得碳包覆的二维单层有序四氧化三铁超晶格,接着通过酸刻蚀除去内部的四氧化三铁纳米晶即可获得二维单层有序介孔碳框架,进一步地对碳框架进行高温石墨化处理,在保持二维单层有序孔道结构的同时,有效提升材料的石墨化程度,从而得到二维单层有序介孔类石墨烯框架。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所制备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序的介孔结构和较高的石墨化程度,在催化、储能、吸附与分离等多方面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一种超小米粒状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5917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343603.5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小米粒状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及其制备与应用,该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磷酸盐依次溶于水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澄清溶液,再将钙盐加入澄清溶液中,搅拌反应;(2)反应结束后,离心、洗涤、烘干,再热处理,得到超小米粒状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即为目标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介孔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均匀度差的问题,以及目前所报道的方法缺乏对所制备颗粒形貌、尺寸等参数精确控制的问题等。

    一种负极片及钠离子电池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134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10276.3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负极片及钠离子电池,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能够解决钠金属负极上容易产生钠枝晶的问题。负极片包括金属载流基体层和绝缘多孔材料层;金属载流基体层上设置有贯穿自身顶面和底面的多个通孔;绝缘多孔材料层铺设于金属载流基体层的顶面;正极片设置于绝缘多孔材料层的顶面。本申请的负极片避免了钠枝晶的生成,提高了钠离子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减轻了重量,有效提高了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成本。

    一种合成组分可调、原子级有序的纯无机自支撑二维互联金属氧化物超晶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632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01664.7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组分可调、原子级有序的纯无机自支撑二维互联金属氧化物超晶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先合成金属油酸盐;将分散于正己烷中的金属油酸盐和分散于超纯水中的氧化石墨烯进行混合,加入适量油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摇晃使其乳化;将上述步骤得到的乳液通过冷冻干燥及高温退火即可得到从微米级有序到原子级有序的自支撑二维互联金属氧化物超晶格。本发明可以合成多种组分的纯无机自支撑二维互联金属氧化物超晶格,并且可以实现原子级有序,是一种集微米级长程有序与原子级有序为一体的高效合成方法。本发明充分扩宽了通过自组装得到纯无机且原子级有序的超晶格的方法,有利于克服传统超晶格材料的电化学惰性问题,可以极大提升超晶格材料在电化学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一种链状互锁型纳米晶超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295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1384286.4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链状互锁型纳米晶超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双通阳极氧化铝薄膜浸润于正十四烷基膦酸的乙醇溶液中,静置20‑24小时后烘干;将所得薄膜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入哑铃型纳米晶的正己烷溶液,溶液浸没薄膜后封装玻璃容器,加热使正己烷挥发;将所得的薄膜进行高温处理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将氧化铝刻蚀即得链状互锁型纳米晶超结构材料。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组装技术得到的材料中纳米晶会倾向于最密堆积,结构单一且无法保证晶体取向长程有序的缺点,开发了基于各向异性纳米晶体进行限域组装得到的链状互锁型结构,拓展了超结构的多样性和光学性能的可调性。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多孔硅@碳核壳纳米球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2925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0870376.8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多孔硅@碳核壳纳米球及其制备和应用,该纳米球的制备过程具体为:将碱催化剂、碳前驱物和二氧化硅前驱物溶解在有机溶剂/水混合溶液中;碳前驱物和二氧化硅前驱物在碱催化作用下水解聚合,相分离沉淀形成二氧化硅@高分子核壳纳米球;然后高温碳化形成二氧化硅@碳核壳纳米球;进一步通过熔融盐还原,得到多孔硅@碳纳米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首圈库伦效率高达86%,在电流密度为500mA/g下,循环150次后容量保持在800mAh/g,制备过程中原料易得,方法简单,成本低,有望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广泛应用。

    结构化全固态电池复合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全固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53057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090339.X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构化全固态电池复合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全固态电池。本发明的正极复合体为分层结构,并由贯通微孔连接层间,层间采用固态电解质实现高速离子通道;通过结构化设计,可以对正极活性材料进行烧结,实现完全联通的电子导电通道和层内的自支撑结构骨架。此设计通过层间的固态电解质层在很小的电解质整体含量的条件下可以提供快速离子通道,实现正极复合体的高能量和高密度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