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4989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80034002.1
申请日:2012-05-11
Applicant: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Inventor: 栗城匡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0274 , G06F3/041 , G06F3/044 , G06F2203/04103 , G06F2203/04112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导电片和触控面板中,第一导电图案(18A)具有在y方向上延伸的条带(20),第二导电图案(18B)具有多个电极部分(30),电极部分(30)各自在x方向上通过连接件(28)连接;第一导电图案(18A)和第二导电图案(18B)都是通过将第一格子(26)与第二格子(27)(具有大于第一格子(26)的尺寸的尺寸)进行组合而配置的;第一导电图案(18A)的每个条带(20)与第二导电图案(18B)的连接件(28)的相向部分由多个第二格子(27)配置;并且当从上表面观看时,条带(20)与连接件(28)的相向部分具有组合了多个第一格子(26)的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262925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110130474.4
申请日:2011-05-19
Applicant: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Inventor: 栗城匡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4 , G06F2203/04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电片及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2个以上的第1大格子(24A)在第1方向上经由第1连接部(28A)串联电连接而构成的第1导电图形(18A)形成在第1透明基体(14A)上,2个以上的第2大格子(24B)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经由第2连接部(28B)串联电连接而构成的第2导电图形(18B)形成在第2透明基体(14B)上,从上面看时,配置了与第1导电图形(18A)邻接的第2导电图形(18B),而且为第1连接部(28A)和第2连接部(28B)对置的形态,第1连接部(28A)用3个以上的连接路径将第1大格子(24A)间电连接,第2连接部(28B)用3个以上的连接路径将第2大格子(24B)间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512682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780033191.X
申请日:2007-09-28
Applicant: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12 , H01L27/32 , H01L51/0021 , H01L51/0064 , H01L51/56 , H01L2251/5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发光显示装置、透明导电性薄膜及其制造方法、电致发光元件、透明电极。本发明的自发光显示装置(20)具备:支撑体(12)、第1电极部(22)和显示部(24),所述第1电极部(22)设置在该支撑体(12)上且具有由导电性金属形成的细线结构部(14)和透光性的导电膜(16);所述显示部(24)层叠在该第1电极部(22)上且具有发光层(26)。第1电极部(22)的细线结构部(14)的体积电阻为10-4欧姆·cm以下及/或表面电阻为100欧姆/sq以下,导电膜(16)的体积电阻为0.05欧姆·cm以上及/或表面电阻为100欧姆/sq以上,在将进行弯曲试验前的第1电极部(22)的表面电阻设定为R1、将进行了弯曲试验后的第1电极部(22)的表面电阻设定为R2时,满足R2/R1<18。
-
公开(公告)号:CN102027801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80117752.3
申请日:2009-05-15
Applicant: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Inventor: 栗城匡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84 , G06F3/044 , G06F2203/04112 , H05B2203/002 , Y10T428/242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膜,其适于用在可视性和加热能力优异的具有透明性质的加热元件(透明加热元件)中。第一导电膜(10A)的导电部(12)包括具有多个交点(交叉部(24))的网状图案(22),所述导电部由多个第一金属细线(12a)和多个第二金属细线(12b)构成,在所述交叉部(24)之间的导电部(12)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弯曲的波浪线形状。所述第一导电膜(10A)的形状使得所述弯曲为圆弧状,两个圆弧(26)连续形成在交叉部(24)之间,其中圆弧(26)的峰谷方向彼此相反。每个圆弧(26)具有约90°的中心角。此外,所述导电部(12)具有约90°的交叉角。
-
公开(公告)号:CN101999251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80112822.6
申请日:2009-04-10
Applicant: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84 , F21S45/60 , H05B2203/011 , H05B2203/017
Abstract: 一种热发生器(20)具有朝向彼此设置的第一电极(26)和第二电极(28),并且还具有在第一电极(26)与第二电极(28)之间成弯曲表面形状安装的网状导电薄膜(网状图案(24))。第一电极(26)和第二电极(28)被设置成满足(Lmax-Lmin)/((Lmax+Lmin)/2)≤0.375,其中Lmin是第一和第二电极(26,28)上以及导电薄膜上两个相对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以及Lmax是该距离的最大值。
-
-
公开(公告)号:CN107092408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0256282.5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导电片和触摸面板,该导电片具有:基体,其具有第1主面和第2主面;以及第1电极图案,其配置在所述基体的所述第1主面上,所述第1电极图案交替地具有由金属细线构成且在第1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1导电图案、以及与所述多个第1导电图案电分离的由具有断线部的金属细线构成的多个第1非导电图案,各个所述第1导电图案至少在其内部具有与所述第1导电图案电分离的由具有断线部的金属细线构成的子非导通图案,各个所述第1导电图案的面积A和各个所述子非导通图案的面积B满足下述式:5%
-
公开(公告)号:CN103534672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280022915.1
申请日:2012-05-11
Applicant: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Inventor: 栗城匡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692 , G06F3/044 , G06F2203/04103 , G06F2203/04107 , G06F2203/04112 , H05K1/02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片和触控面板。第一导电图案(18A)和第二导电图案(18B)都是由多个第一格子(22a)与多个第二格子(22b)的组合配置的,所述第二格子(22b)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格子(22a)的尺寸的尺寸。所述第一导电图案(18A)的面朝所述第二导电图案(18B)的部分是由多个第二格子(22b)配置的,所述第二导电图案(18B)的面朝所述第一导电图案(18A)的部分是由多个第二格子(22b)配置的,并且当从上表面观看时,所述第一导电图案(18A)与所述第二导电图案(18B)面朝彼此的部分具有将多个第一格子(22a)进行组合的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03649891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280034046.4
申请日:2012-05-11
Applicant: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Inventor: 栗城匡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0298 , G06F3/041 , G06F3/044 , G06F2203/04103 , G06F2203/04112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导电片和触控面板中,层叠的导电片(54)是通过层压以下各者而进行配置:由多个第一感测部分(68A)配置且具有第一导电图案(64A)的第一导电片(10A);以及由多个第二感测部分(68B)配置且具有第二导电图案(64B)的第二导电片(10B)。所述第一感测部分(68A)具有:条带(70),所述条带(70)在近似垂直于一个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突出(72),所述突出(72)在所述一个方向上从条带(70)的两侧突出。第二感测部分(68B)以一种方式形成,从而大致填充由条带(70)和突出(72)划分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027801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0980117752.3
申请日:2009-05-15
Applicant: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Inventor: 栗城匡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84 , G06F3/044 , G06F2203/04112 , H05B2203/002 , Y10T428/242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膜,其适于用在可视性和加热能力优异的具有透明性质的加热元件(透明加热元件)中。第一导电膜(10A)的导电部(12)包括具有多个交点(交叉部(24))的网状图案(22),所述导电部由多个第一金属细线(12a)和多个第二金属细线(12b)构成,在所述交叉部(24)之间的导电部(12)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弯曲的波浪线形状。所述第一导电膜(10A)的形状使得所述弯曲为圆弧状,两个圆弧(26)连续形成在交叉部(24)之间,其中圆弧(26)的峰谷方向彼此相反。每个圆弧(26)具有约90°的中心角。此外,所述导电部(12)具有约90°的交叉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