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拉地螺钉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91710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99195.8

    申请日:2012-06-15

    Inventor: 苏忆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简易拉地螺钉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内置在螺钉注塑体内的钢芯合件,所述钢芯合件上端接螺钉系拉索环。所述钢芯合件通过选材、放样、剪切后折弯一定角度,之后二个折弯的钢芯合件背靠背采用气体保护焊接定位固定在一起,然后接受去污、除油、除锈、磷化处理,最后再水洗、风干;所述螺钉注塑体采用工程热塑性塑料在所述钢芯合件预热到60°-70°时通过注塑机注塑在所述钢芯合件上后去毛刺而成。本设计有钢芯加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容易,成本较低,适合于非坚硬场地需用的系拉桩柱,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一种汽车用关门阻尼装置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6922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810449511.X

    申请日:2018-05-11

    Inventor: 苏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关门阻尼装置,涉及到车用阻尼装置领域,包括圆柱形筒体,所述筒体上端安装有筒盖,筒盖中心设置有通孔,通孔内穿装有活塞推杆,活塞推杆下端底部同轴安装有圆盘状活塞,所述筒体下端设置有换气口,所述筒体内腔同轴设置有圆形的分隔板,分隔板位于所述活塞下方,所述分隔板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分隔板上表面轴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侧通孔,所述分割盘上表面安装有弹簧,所述分割盘与所述活塞之间同轴安装有圆形护板,护板中心位置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护板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侧通孔对应配合的倒圆锥形凸起,所述倒圆锥形凸起下端伸入侧通孔内,该装置以空气为介质、清洁度较高、密封性高、便于更换维修。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的水银惯性触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7550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71921.1

    申请日:2022-01-21

    Inventor: 苏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的水银惯性触发装置,包括倒立陀螺状的水银惯性触发容器,水银惯性触发容器的顶端通过喉管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有竖向的弹簧管;水银惯性触发容器内为水银填充腔,弹簧管内为柱状的弹簧仓,喉管内为竖向的中部细、上下端粗的喉管通道,弹簧管的下端与水银填充腔上端通过喉管通道连通;水银填充腔内填充有水银,且水银液面刚好在喉管通道的中部高度处;通过一个机构就能识别任意方位的剧烈碰撞,比以往的单一方向的更加全面。

    汽车安全气囊的传感器触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3224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213334.2

    申请日:2020-03-24

    Inventor: 苏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的传感器触发系统,包括水平安装在汽车上的传感器底座,所述传感器底座上安装有前碰撞水银开关传感器、后碰撞水银开关传感器、左碰撞水银开关传感器和右碰撞水银开关传感器;所述前碰撞水银开关传感器、后碰撞水银开关传感器、左碰撞水银开关传感器和右碰撞水银开关传感器以所述传感器底座的轴心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实现四个方向的独立传感器,传感器的结构特征保证了汽车受到低强度碰撞、汽车受到上下剧烈颠簸时,汽车被吊装、侧翻(非碰撞造成的缓慢侧翻)、拖拽等非剧烈碰撞的特殊场景下,汽车正常的刹车减速过程中都不会触发安全气囊,保证了安全气囊的可靠性。

    基于水银开关的汽车安全气囊的前撞触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84457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248783.4

    申请日:2019-12-09

    Inventor: 苏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银开关的汽车安全气囊的前撞触发系统,包括水平的传感器座,所述传感器座水平固定安装于汽车上;所述传感器座上通过支撑件固定安装有密闭的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在汽车减速、急刹车这种低强度的减速状态下,偏心配重的产生的惯性力无法克服克服弹簧的弹力,此时偏心配重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此状态下水银储存腔内的液体水银与电极腔的内的第一正电极/第一负电极是被完全隔离的,因此不存在因路面颠簸而发生水银飞溅到电极上的现象,进而杜绝了错误触发的现象。

    一种三孔式Y形锤头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86770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435917.2

    申请日:2018-04-30

    Inventor: 苏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2C1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孔式Y形锤头,它包括锤头本体,所述锤头本体呈Y形结构设置,所述锤头本体的3个端部外轮廓呈圆弧状,且通过圆弧相切的结构连接;所述锤头本体几何中心处放置外圆相切的3个焊接相连的钢套,并与锤头本体的高锰钢材质铸造成一体。由于锤头为三孔式结构,焊接后的三个钢套镶铸在锤头本体上,三个钢套顺次作为销孔与转子体销轴铰接,当用于可逆式锤式破碎机上,锤头两侧弧面都可打击物料,其使用寿命相当延长六倍,极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3个钢套焊接在一起,保证了连接强度。

    一种仪表护线表笔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92529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210198832.X

    申请日:2012-06-15

    Inventor: 苏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仪表护线表笔,包括线束、表面设置有挡环的笔套和设置于笔套内的表针,所述表针包括表针前段、表针中段以及表针后段;所述笔套和表针之间设置有上下配合的半圆形夹体;所述表针前段与表针中段之间的固定段上设置有关于表针对称且两端设置在上下半圆形夹体中的第一固定平台,所述表针中段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平台相垂直的第二固定平台,该第二固定平台也关于表针对称且两端设置在上下半圆形夹体中;所述表针后段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线束穿绕在穿线孔上且所述线束接头固接在表针后段上;所述笔套后端设有后端出口,所述线束从后端出口引出。本发明不仅能防止表针任意转动、线束连接可靠、可以拔出维修且不易断裂、破损。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41824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67916.9

    申请日:2012-11-19

    Inventor: 苏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属于汽车后视镜领域。该汽车外后视镜包括外后视镜本体,在外后视镜本体内设有伸缩式组合反光镜,所述伸缩式组合反光镜是由电机和传动装置控制,其是从外后视镜本体的最外缘处伸出或缩回,伸缩式组合反光镜包括一个斜面镜和一个圆凸镜。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扩大后视镜视野,实用性强。

    一种汽车维修灯光照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891028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1253447.1

    申请日:2021-06-02

    Inventor: 苏忆 岳蓓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维修灯光照明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中部设置有镂空层,镂空层内设置有转盘;底板上设置有竖向贯通的螺孔,螺孔对应穿过镂空层,螺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竖向的第一卡槽,转盘上设置有竖向贯通的中心孔,中心孔内设置有与第一卡槽竖向滑动配合的第一卡块;螺孔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环形筒,环形筒内竖向滑动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的外侧套设有卡环;升降杆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槽,卡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卡块,第二卡槽与第二卡块对应配合;卡环的下端面和环形筒的上端面均为粗糙锯齿面;升降杆的顶端连接有照明灯,底板上设置蓄电池。本实用新型灵活性好,使用方便,适用于多种汽车维修场合。

    一种三孔式新型圆形锤头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78696U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20683733.3

    申请日:2018-04-30

    Inventor: 苏忆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孔式新型圆形锤头,它包括锤头本体,所述锤头本体呈圆盘状设置,所述锤头本体内沿圆周均布3个圆透孔,所述圆透孔内镶铸钢套;所述锤头本体外圆镶铸耐磨圈。由于锤头为三孔式结构,三个钢套均布于呈圆盘状的锤头本体上,三个钢套顺次作为销孔与转子体销轴铰接,当用于可逆式锤式破碎机上,锤头两侧弧面都可打击物料,每次参与打击物料的弧面中心角一般大于45°,小于90°,基本上整个耐磨圈的圆周都参与了对物料的打击,材料利用率高,锤头使用寿命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