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33852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097481.9
申请日:2011-04-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下视镜的安装部构造及后下视镜,在后部开闭体及后下视镜的任一方设有定位孔,在后部开闭体及后下视镜的另一方设有定位突起,该定位突起被插入所述定位孔中从而将后下视镜定位在后部开闭体的车室内侧的上缘部的安装位置上,在将定位突起插入在定位孔中的状态下,后下视镜被紧固固定在后部开闭体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562009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780048010.4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驱动轮的重量的增加以及尺寸的增大、并且能够详细地测定驱动力的大小以及方向的车轮框架。车轮框架(16a)具备:筒状的轮毂(16c),其供车轴(11b)自由旋转地插入;六轴力传感器(16e),其形成有供轮毂(16c)插入的插入孔(16e1);以及外侧凸缘(16f),其上安装有手轮圈(17),并且从六轴力传感器(16e)的输入部(16e2)向径向外侧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223385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097481.9
申请日:2011-04-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下视镜的安装部构造及后下视镜,在后部开闭体及后下视镜的任一方设有定位孔,在后部开闭体及后下视镜的另一方设有定位突起,该定位突起被插入所述定位孔中从而将后下视镜定位在后部开闭体的车室内侧的上缘部的安装位置上,在将定位突起插入在定位孔中的状态下,后下视镜被紧固固定在后部开闭体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414047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80019780.4
申请日:2010-04-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Q1/38 , B60Q1/2665 , B60R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6)包括车门后视镜(21)的车门后视镜主体(41)、车门后视镜壳体(42)、设在车门后视镜壳体(42)上并映现从车身侧部(55)的前方到侧方的所希望的范围的第一反射镜(22)、和将来自第一反射镜(22)的光向乘员反射的第二反射镜(23)。车门后视镜壳体(42)具有前表面(108)朝向内侧凹陷的凹陷部(111)。第一反射镜(22)设置在凹陷部(111)中。在从第一反射镜(22)的外端部(95)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设置有转向灯(14)。
-
公开(公告)号:CN102285339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11716.5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1 , B60R1/04 , B60R1/08 , G02B27/01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导致从外部看到的外观性降低的情况下通过后下视镜确实地掌握车身后端部的车辆的后方确认装置。映射车辆的后部下方的后下视镜(10)以面向后挡风玻璃(6)的前表面的方式设置。在挡风玻璃(6)的前方侧设置记号显示体(26),使记号显示体(26)在后挡风玻璃(6)上反射并映入后下视镜(10)的反射镜(12)中。记号显示体(26)被配置成使得映入反射镜(12)中的反射像(26h)的位置与透过后挡风玻璃(6)映射在反射镜(12)中的车身后端部的位置一致。将记号显示体(26)配置成在位于初始位置的后雨刮器(20)的前方侧与雨刮器片(22)在前后方向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275545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11705.7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下视镜的安装部构造,能够在背门最大限度地上掀的状态下使后下视镜不容易露出到外部从而提高人的乘降性和行李的取放操作性并谋求改善外观性的降低。背门(2)以在被最大限度地上掀开放时车室内侧的上缘部移动到顶板(4)的上表面上方的方式安装在车身上。后下视镜(10)以在背门(2)被最大限度地上掀开放时与顶板(4)的上表面相对的方式安装在背门(2)的内侧上缘部。后下视镜(10)在背门(2)被最大限度地上掀开放的状态下不会在背门(2)的下方露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233851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086243.8
申请日:2011-04-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后下视镜,其能够在使用凹凸面镜来作为反射镜的情况下抑制固定光源的光的反射而提高视觉辨认性及舒适性。反射镜(12)由凹凸面镜构成,该凹凸面镜具有大致上下方向成为凹面而大致水平方向成为凸面的镜面。在保持反射镜(12)的壳体(13)上设有遮蔽部(14A),该遮蔽部(14A)向前突出到从室内灯(11)向反射镜(12)照射的光的照射范围内。通过壳体(13)的遮蔽部(14A)遮挡从室内灯(11)向反射镜(12)照射的光,减轻反射光导致的炫目。
-
公开(公告)号:CN101927729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10183014.3
申请日:2010-05-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能够提高设在前支柱上的第二反射镜的视觉辨认性,从驾驶员不会直接看见车门后视镜的第一反射镜,降低了烦乱感。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具有:支承在前支柱(28)及副支柱(31)上的副车窗玻璃(32);车门后视镜(14)的后视镜壳(41);设在后视镜壳的前侧部(43)上且对车辆(12)侧方及前方进行映现的第一反射镜(15);将由第一反射镜(15)反射并透过副车窗玻璃(32)的光向驾驶员(Sn)反射来进行映现的第二反射镜(16),还具有遮蔽部件(61),其对形成反射光(57)的入射光(58)进行遮蔽,该反射光从副车窗玻璃(32)附近的副驾驶席(23)的乘坐者(An)或附近的座椅(56)向副车窗玻璃(32)入射且朝向第二反射镜(16)。
-
公开(公告)号:CN101086447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710104446.9
申请日:2007-04-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C15/00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目视辅助装置,不仅能够解决充分地确保来自挡风玻璃(前窗)的视野的问题,而且在充分地确保来自挡风玻璃的视野的同时,还能够将驾驶者的视线保持在适当位置,提高对规定区域的注视度。这种车辆用目视辅助装置具有将挡风玻璃(16)划分成多个区域(31)~(33)并大致水平地配置的划分机构(34)(下线37),将划分机构(34)(下线37)形成为长度(L1),使得在以驾驶者(18)的视点位置(视点)(19)为起点将其向规定距离(H1)前方的路面(R2)进行投影时,划分机构(34)(下线37)的投影宽度(H2)与道路(R1)的车道宽度(H3)区域相等或比它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