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56669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780001184.1
申请日:2007-10-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 , H01M4/0471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 , H01M4/58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5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3个步骤:A)在集电体上沉积负极活性物质以制作负极;B)对该负极进行热处理;C)在B)步骤之后,将锂赋予给负极活性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246956B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810009753.3
申请日:2008-02-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下述结构:至少具备:负极,其包含在具有凸部的集电体的所述凸部上形成的柱状体,所述柱状体由n段沿所述集电体的长度方向斜立的方向交替不同的柱状体部层叠构成,其中n≥2;正极,其在正极集电体的两面上具有包含能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和隔膜,其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相对向设置;并且设置在所述负极的所述柱状体的最上段的所述柱状体部的前端向卷绕时的终端方向斜立。
-
公开(公告)号:CN101821422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880110929.2
申请日:2008-09-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246 , B22D11/10 , B22D11/143 , C23C14/30 , C23C14/5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低成本进行成膜的成膜方法和成膜装置。本发明的成膜方法包括:(i)将薄膜的固体原料(51)熔融,形成熔融液,使该熔融液(51a)凝固,形成棒状体(51b),将该棒状体(51b)拉出的工序;(ii)使棒状体(51b)的一部分熔融,向熔融液(蒸发源)(51d)供给的工序;和(iii)使用熔融液(蒸发源)(51d)形成薄膜的工序。并且,工序(i)、(ii)和(iii)在真空中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241986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810090052.7
申请日:2005-11-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0419 , H01M4/0421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用于本发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包括集电器和该集电器上承载的活性材料层。该活性材料层包含硅和氧。在该活性材料层的厚度方向上,活性材料的氧比在与该集电器接触的活性材料层一侧高于不与该集电器接触的活性材料层一侧。所述活性材料层不含粘着剂。通过采用上述负极,可提供大容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有优异的高速充放电特性和优异的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96199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780028346.0
申请日:2007-10-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2 , H01M4/134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100具有集电体1、以及在集电体1表面间隔形成的多个活性物质体2,各活性物质体2含有吸藏和释放锂的材料,在各活性物质体2侧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多个突起3。
-
公开(公告)号:CN100470885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510120185.0
申请日:2005-11-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2/0222 , H01M4/134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10/058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高电容量和即使在大电流下快速充放电也可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电池包括:能够可逆地吸收和解吸Li的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负极包括能够电化地吸收和解吸Li的合金材料,所述合金材料包括主要由Si组成的A相和包含至少一种过渡金属元素和S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B相。所述过渡金属元素选自Ti、Zr、Ni、Cu和Fe。所述A相和所述B相中的至少一种包含微晶或无定形区域。A相重量占A相与B相的总重量的百分数大于40%且不大于95%。
-
公开(公告)号:CN101252181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81427.3
申请日:2008-02-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562 , C23C14/226 , C23C14/228 , C23C14/243 , H01M4/0421 , H01M4/139 , H01M4/13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电化学元件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补充电化学元件用电极的不可逆容量的锂化处理方法。在锂化处理方法中,限制锂蒸气的移动路线,使锂蒸气流过,从而在电极上附着锂。
-
公开(公告)号:CN101246956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810009753.3
申请日:2008-02-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下述结构:至少具备:负极,其包含在具有凸部的集电体的所述凸部上形成的柱状体,所述柱状体由n段沿所述集电体的长度方向斜立的方向交替不同的柱状体部层叠构成,其中n≥2;正极,其在正极集电体的两面上具有包含能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和隔膜,其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相对向设置;并且设置在所述负极的所述柱状体的最上段的所述柱状体部的前端向卷绕时的终端方向斜立。
-
公开(公告)号:CN101228652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680026637.1
申请日:2006-07-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7 , H01M4/0428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91 , H01M4/4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有集电体和附载在所述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其中,所述活性物质层含有用通式:LiaSiOx表示的活性物质,式中,0.5≤a-x≤1.1,0.2≤x≤1.2;所述活性物质是通过在包含具有硅和氧的活性物质前体的层上蒸镀锂,并且使所述活性物质前体和所述锂发生反应而得到的。
-
公开(公告)号:CN1319194C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03806506.1
申请日:2003-03-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中含有固相B中分散了固相A的复合粒子,前述复合粒子的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获得的衍射线中,归属于固相A的衍射X射线的最大衍射X射线强度IA和归属于固相B的衍射X射线的最大衍射X射线强度IB之比IA/IB满足0.001≤IA/IB≤0.1。该负极材料能够抑制随着循环出现的微细化。此外,通过使用该负极材料,能够获得高容量且循环寿命特性良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