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装置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84907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180003617.3

    申请日:2011-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06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如下这样的感应加热装置,该感应加热装置共享具有半导体开关的逆变器来对多个加热线圈进行加热,对于各个加热线圈,不会大幅增加半导体开关的损失,能够进行可靠的电力调整。其中,逆变器(4)对多个加热线圈(6、7)每隔规定工作期间交替地输出具有两种工作频率的驱动信号,多个加热线圈与逆变器中的电容器电路(11、12)连接,表现出不同的频率特性。

    感应加热装置以及具有该感应加热装置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2652460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080056152.3

    申请日:2010-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062 H05B6/44

    Abstract: 本发明的感应加热装置具有:逆变器电路(40),其通过多个开关元件(46、47)的接通断开动作输出交流信号;控制部(52),其对多个开关元件进行驱动控制;以及多个谐振电路(56、57),它们分别包含对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48、49)和谐振电容器(50、51),将比多个谐振电路分别具有的谐振频率中最高的谐振频率高的频率区域、或者比最低的谐振频率低的频率区域作为工作区域,对开关元件进行驱动控制,将多个谐振电路中的各个加热线圈组合而构成至少1个感应加热源。

    感应加热装置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74917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080029967.2

    申请日:2010-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126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设计变得容易,并使冷却性能提高,本发明构成为:在能够载置被加热物的顶板(1)之下设有用于对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的多个感应加热线圈(5a、5b、5c、5d),利用来自冷却部(17a、17b)的冷却风对向多个感应加热线圈分别供给高频电流的多个逆变器电路(10a、10b、10c、10d)进行冷却,在来自冷却部的冷却风的送风通道间将多个逆变器电路沿冷却风的气流纵列配置。

    感应加热装置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4917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29967.2

    申请日:2010-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126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设计变得容易,并使冷却性能提高,本发明构成为:在能够载置被加热物的顶板(1)之下设有用于对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的多个感应加热线圈(5a、5b、5c、5d),利用来自冷却部(17a、17b)的冷却风对向多个感应加热线圈分别供给高频电流的多个逆变器电路(10a、10b、10c、10d)进行冷却,在来自冷却部的冷却风的送风通道间将多个逆变器电路沿冷却风的气流纵列配置。

    用于电炉的电源单元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84884A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申请号:CN02803024.9

    申请日:2002-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425 H02M7/003 H02M7/48 H05B6/66 Y02B70/126

    Abstract: 在其磁心部分具有气隙的扼流线圈(30)中布置一霍尔元件(H)。功率半导体元件(P1和P2)通过焊接直接贴附在散热鳍片(61)上。由呈矩形中空状地卷绕长金属薄片多匝的金属磁心形成的矩形中空形磁心(27)从初级线圈(21)和次级线圈(22)的外围安装在条形铁氧体磁心(26)上。矩形中空形状一侧的内径比初级线圈(21)和次级线圈(22)两者的外径大,且矩形中空形状另一侧的内径比初级线圈(21)和次级线圈(22)的堆叠长度大。在上述情况下,该矩形中空形磁心(27)设置得具有气隙(G)。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