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端子单元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3066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80008259.1

    申请日:2019-01-16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能够适当地与包含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模块的端子连接部连接,并能够更减小与沿着芯片面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的投影面积的连接端子单元。连接端子单元(1)具备:多个连接端子(25),它们与半导体模块(5)的多个端子连接部(55)对置并连接;和端子模制部(20),其保持这些连接端子(25)。端子模制部(20)具有抵接部(T),抵接部(T)与半导体模块(5)或者支承半导体模块(5)的基材(B)抵接。抵接部(T)具有:纵向抵接部(1a),其从连接端子(25)与端子连接部(55)对置的方向亦即纵向(V)抵接;和侧方抵接部(1b、1c),其从与纵向(V)交叉、并且分别不同的至少两个方向抵接。

    电力变换装置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53998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80005820.3

    申请日:2013-0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89 G01R15/207 H02G5/00 H05K7/14

    Abstract: 包围汇流条的磁通量集中芯(10、20、30)被布置在不同的高度处。当从汇流条的延伸方向(Z方向)观察时,彼此相邻的第一磁通量集中芯(10)和第二磁通量集中芯(20)部分地相互重叠,并且彼此相邻的第二磁通量集中芯(20)和第三磁通量集中芯(30)部分地相互重叠。因此,即使当在汇流条之间的空间是窄的时候,磁通量集中芯(10、20、30)仍能够围绕汇流条布置。

    电力控制装置的搭载结构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3983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80006696.8

    申请日:2012-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218 H02K9/19 H02K11/33 H05K7/20927

    Abstract: PCU(20)具有:固定底座(22),其安装于变速驱动桥的开口部,通过树脂与端子台(21)形成为一体;冷却器(27),其配置于固定底座(22)之上,具有功率模块;热传导性的基板撑条(14),其连接于冷却器(27)之上;和控制基板(29),其连接于基板撑条(14)之上。本搭载结构具有下述的结构:在导入有通过散热器冷却的冷却水的冷却管(17a)附近设置基板撑条(14),进而,为了积极进行来自控制基板的热传导,经由散热片(61a)安装于冷却器(27),由此通过吸热前的冷却水冷却控制基板(29)。由此能够将构成电力控制装置的升压转换器以及变换器与电机收纳于1个壳体而一体化,确保配置于电力控制装置的上部的控制基板的冷却性。

    车辆用设备搭载结构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70230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80008618.1

    申请日:2012-02-13

    Abstract: 包括作为混合动力车辆(10)的车辆骨架部件的侧面构件(15)、连接2个侧面构件(15)的前横梁(18)、连接在侧面构件(15)上的弹性支承件(16)、配置在PCU(13)的车辆前方侧并经由支承座(23)和固定件(22)安装到前横梁(18)上的辅助电池、安装到前横梁(18)上的散热器(17)、经由发动机支架连接到车辆骨架部件的发动机(11)以及马达壳(12)、从马达壳(12)延伸的车轴(25)、以及经由引导板(19)和连结用的螺栓与马达壳(12)连接的PCU(13)。由此,提供在车辆的碰撞时能够抑制电力控制装置等车辆搭载设备与其他部件碰撞,能够抑制电力控制装置等车辆搭载设备的损伤的车辆设备搭载结构。

    车辆用驱动装置的装载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1573856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780049374.0

    申请日:2007-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225 H02K9/02 H02K9/19 H02K11/048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的装载构造,包括:壳体(110),固定在车辆主体上,并包括第一内部空间(111)和第二内部空间(112),第二内部空间(112)在与第一内部空间(111)隔断的状态下被形成在比第一内部空间(111)靠下方的位置;电动发电机(MG1、MG2),被设置在壳体(110)的第一内部空间(111)中;逆变器(320、330),被设置在壳体(110)的第二内部空间(112)中;以及端子(121、122),对电动发电机(MG1、MG2)与逆变器(320、330)进行电连接。在第一内部空间(111)的底部贮存用于冷却电动发电机(MG1、MG2)的机油。端子(121、122)的位于第一内部空间(111)的部分位于比贮存在第一内部空间(111)中的机油液面的最高位靠上方的位置。

    电力转换装置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70223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63360.3

    申请日:2016-11-07

    Abstract: 本发明使用组合电特性不同的多种开关元件而构成的电力转换装来使系统整体更加高效化。开关部(2)是第一开关元件(5)和第二开关元件(7)的并联电路,该第二开关元件(7)与第一开关元件(5)相比开关时的迁移时间较短。驱动控制部(20)独立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1)和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2),该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1)是向与第一开关元件(5)连接的第一控制信号线(L1)输出的信号,该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2)是向与第二开关元件(7)连接的第二控制信号线(L2)输出的信号,两开关元件(3)被独立控制。第一开关元件(5)和第二开关元件(7)被开关控制为开启的时刻不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