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重吸附的氨分解制氢系统及制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6550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33562.1

    申请日:2023-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重吸附的氨分解制氢系统及制氢方法,所述系统中储氨装置的出液口通过换热装置上的冷液通道与氨分解反应装置的气体入口连通,氨分解反应装置的气体出口通过换热装置上的气体通道,并借助第一压缩装置与第一吸附装置连通,第一吸附装置的吸附出口与第二吸附装置的进气口连通,第二吸附装置吸附后的气体一部分导入终端设备应用,一部分导入第一吸附装置以用于吹扫第一吸附装置。该系统实现了吸附柱脱附后尾气的循环利用,实现了氨气和氮氧化物的零排放,提高了吸附装置的吹扫效果。

    一种车辆用高氨柴比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279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82949.6

    申请日:2023-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用高氨柴比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串联设置的氨分解催化部、SCR催化部和氨氧化催化部,氨分解催化部内沿气流方向分为氨吸附室和氨分解催化室,氨吸附室内设置有可再生氨吸附剂,氨分解催化室内设置有低温氨分解催化剂,SCR催化部内设置有SCR催化剂,氨氧化催化部内设置有低温氨氧化催化剂。本发明采用可再生氨吸附剂和低温氨分解催化剂组合使用,将高浓度的氨进行部分分解后,有效降低未燃氨的浓度,再将全部的尾气通过SCR催化剂,利用剩余的未燃氨与反应生成的氮氧化物进行反应,去除氮氧化物,最后再用低温氨氧化催化剂反应去除多余的氨和极少量的一氧化碳,以达到排放要求,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

    一种多通道氨分解反应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9949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37404.2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氨分解反应装置,包括:进气通道、第一气体汇聚仓、多个气体通道、第二气体汇聚仓和排气通道,进气通道与第一气体汇聚仓的一侧连通,第一气体汇聚仓通过多个气体通道与第二气体汇聚仓连通,第一气体汇聚仓中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气体汇聚仓中设置有第二隔板,相邻两个气体通道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第二气体汇聚仓的一侧与排气通道连通。该多通道氨分解反应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氨气分布均匀且分解反应充分等特点,有效地利用了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和热量损失,且分解后的气体中具有较高的氢气含量,分解效率比较高。

    一种卷曲式氨分解反应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888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71022.7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曲式氨分解反应装置及系统,包括本体,传输通道,氨分解反应通道和排气通道,本体上设置有氨气入口和气体出口,传输通道的第一端口与氨气入口连通,传输通道以第一端口为起点朝向靠近本体中心的方向螺旋延伸设置,传输通道的第二端口与氨分解反应通道的入口端连通;氨分解反应通道卷曲设置在本体内部,氨分解反应通道的出口端与排气通道的排气入口连通,排气通道以排气入口为起点朝向靠近气体出口的方向螺旋延伸设置,排气通道的排气出口与气体出口连通;氨分解反应通道还与多个加热装置接触。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卷曲式氨分解反应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氨气分解充分且完整的特点,利用反应后的气体为氨气进行加热减少了能量消耗。

    一种氨分解制氢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503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80565.3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分解制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铁镁铝类水滑石前驱体,于空气气氛中焙烧分解得到Mg(Fe,Al)O固溶体,经还原后生成Fe20Mg40~70Al10~40催化剂。本发明催化剂中α‑Fe金属平均晶粒尺寸14.8–20.9nm,经氨分解反应后α‑Fe发生氮化完全转变为Fe4N,平均晶粒尺寸为10.7–16.4nm。本发明通过掺杂Al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有助于Fe金属在催化剂中的分散程度,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低温活性和高温稳定性,利用本发明的催化剂进行催化氨制备氢气,能够显著提高氨的转化率。

    一种用于氨分解的钙钛矿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3473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135768.4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氨分解的钙钛矿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为过渡金属Ni,载体为钙钛矿型氧化物La1‑xCexAlO3;载体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采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Ni。首先以硝酸铈、硝酸镧、硝酸铝、柠檬酸为原料,经油浴、干燥、焙烧得到La1‑xCexAlO3载体;然后以硝酸镍溶液为浸渍液,将浸渍烘干后的产物在管式炉中焙烧,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通过引入稀土元素Ce对LaAlO3进行A位掺杂改性制备Ni基催化剂,促进催化剂金属‑载体间的协同作用,加速氨分解反应进行,从而表现出较优异的氨分解催化剂活性。

    一种吸附剂对于氨气的循环吸附性能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14087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325571.7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吸附剂对于氨气的循环吸附性能测试装置,用于对氨气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放置待测的氨气吸附剂的吸附装置,还包括与吸附装置输入端相连的多个原料气装置;各原料气装置的输出端处设有用于控制原料气出口压力的压力控制装置,还设有用于检测和控制原料气出口流量的流量控制装置;吸附装置的输出端处设有用于检测通过吸附装置后的氨气浓度的氨气浓度检测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可对氨气吸附剂进行活化处理,或是在氨气吸附剂再生过程时进行温度控制;本发明能解决现有的氨气吸附性能测试方式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较差速度较慢的问题,同时还能测试其循环吸附性能。

    氮掺杂碳纳米管负载的铂基电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1488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32772.4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负载的Pt基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是以贵金属Pt为活性组分,氮掺杂碳纳米管为载体构成;其具体是采用胺化焙烧法将预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和三聚氰胺分别作为碳源和氮源,经高温热解后制得氮掺杂碳纳米管,再采用浸渍还原法,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室温下剧烈搅拌还原Pt的前驱体,合成所述催化剂。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Pt纳米颗粒在载体上分散较均匀,且由于Pt与N‑C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其具有较高的氨电催化氧化活性,在碱性膜直接氨燃料电池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氨分解制氢的Ru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3985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349366.9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氨分解制氢的Ru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Ru基催化剂包括作为活性组分的Ru、作为助剂的碱金属、碱土金属或稀土金属和作为载体的碳包裹二氧化硅SiO2@C,其中,复合载体SiO2@C具有大比表面积多孔结构、表面碳层掺杂分布均匀、稳定性高,对金属有很好的亲和力,引入的金属助剂能够调节Ru物种表面电子特性,同时增强载体表面碱性,并增强金属与载体间的协同作用强度,促进氨分解反应进行,从而表现出优异的氨分解反应催化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