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3091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780005784.9
申请日:2017-02-01
Applicant: M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分散性以及分散稳定性优异的微粒分散液。在使微粒的分散性提高的微粒分散液的改性方法中,进行对微粒分散液中含有的微粒b的凝聚体a施加物理能E而使其分散为比微粒b的凝聚体a小的粒子的分散处理,从而使凝聚体a中所含的杂质c放出到分散液中。在由于杂质c而发生再凝聚之前,利用具有过滤膜d的除去部将杂质c从分散液中除去。
-
公开(公告)号:CN10802591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52885.7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M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8/0245 , A61K8/04 , A61K8/19 , A61K8/25 , A61K8/4926 , A61K2800/413 , A61K2800/43 , A61K2800/621 , A61K2800/651 , A61Q1/02 , A61Q17/04 , B82Y30/00 , C01B13/36 , C01G9/02 , C01G49/06 , C01P2002/72 , C01P2002/82 , C01P2004/04 , C01P2004/32 , C01P2004/64 , C01P2004/84 , C08K3/34 , C08K2003/2265 , C09D1/00 , C09D5/004 , C09D5/32 , C09D7/61 , C09D7/67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核壳型氧化物粒子的制备方法,根据该方法可以有效并且稳定的得到在作为内核的氧化物粒子的整体表面均匀地涂覆作为壳体的氧化物的核壳型氧化物粒子。所述制备方法包括至少工序1和工序2的两个工序,其中工序1为将内核用氧化物原料液与氧化物析出溶剂进行混合而得到混合流体,并在所述混合流体中析出所述作为内核的氧化物粒子;所述工序2为混合所述混合流体与壳体用氧化物原料液,从而在所述作为内核的氧化物粒子的整体表面,均匀地涂覆所述作为壳体的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945959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280055773.9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M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9/03 , B22F1/0018 , B22F9/24 , B82Y30/00 , C22C5/02 , C22C5/06 , C22C5/08 , C22C9/00 , C22C12/00 , C22C1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新的固体金属合金。提供为含有至少2种金属的合金,且在上述合金的平衡状态图中,在2种金属偏在的特定区域中,上述至少2种金属显示纳米级的微细的混杂状态。该金属合金以至少2种金属的置换型固溶体为主体。优选该金属合金如下:在对向配设了的、可以接近·分离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相对进行旋转的处理用面之间形成的薄膜流体中,将上述至少2种金属的离子和还原剂混合,使其析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038159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180037081.7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M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536 , B01D9/0009 , B01F7/00775 , B01F7/00791 , B82Y30/00 , C01B13/36 , C01F5/02 , C01F5/14 , C01F5/20 , C01F17/0043 , C01G1/02 , C01G23/0532 , C01G25/02 , C01P2002/54 , C01P2004/04 , C01P20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分离的氧化物微粒或氢氧化物微粒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使用在可接近·分离地互相对向配设、至少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相对进行旋转的处理用部中的处理用面之间进行流体的处理的装置。所述制造方法使用可接近·分离地互相对向配设、至少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相对进行旋转的处理用部(10,20)中的处理用面(1,2)之间进行流体的处理的装置,将含有在溶剂中混合了微粒原料的微粒原料液的流体和含有微粒析出用液的流体的至少2种流体混合而使氧化物微粒或氢氧化物微粒析出。紧接者其之后,通过混合含有析出了的氧化物微粒或氢氧化物微粒的流体和含有包含调整析出了的氧化物微粒或氢氧化物微粒的分散性的微粒处理用物质的微粒处理用物质含有液的流体,得到可分离的氧化物微粒或氢氧化物微粒。
-
公开(公告)号:CN10282228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180016024.0
申请日:2011-03-04
Applicant: M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B67/0026 , C09B67/0019 , Y10T428/298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含有至少一种具有高分光特性、且为与α型不同的结晶型的铜酞菁微粒而成的铜酞菁颜料及上述铜酞菁微粒的制造方法。提供含有至少一种为与α型不同的结晶型、且在380~780nm中的吸收光谱为α型吸收光谱的形状的铜酞菁微粒而成的铜酞菁颜料及上述铜酞菁颜料的制造方法。另外,提供含有至少一种与α型及ε型的2种型不同的结晶型、且在380~780nm中的透射光谱中透射率达到最大的波长(λmax)低于478nm的铜酞菁微粒而成的铜酞菁颜料及上述铜酞菁微粒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20345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80014504.2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M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1/0003 , B22F1/0018 , B22F9/24 , B82Y30/00 , C22C5/02 , C22C19/03 , C22C30/0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新的固体金镍合金纳米粒子及其制造方法。提供粒径为500nm以下的固体金镍合金纳米粒子。特别是提供金镍合金中所含的镍浓度为2.0wt%~92.7wt%的固体金镍合金纳米粒子,上述固体金镍合金纳米粒子是以金和镍呈现纳米级的微细的混杂状态的金镍合金为主体的金镍合金纳米粒子。金镍合金纳米粒子以金和镍的置换型固溶体为主体。优选该金镍合金纳米粒子通过在对向配设的、可接近·分离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相对进行旋转的至少2个处理用面之间形成的薄膜流体中,混合金离子、镍离子及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并、使其析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561857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280026014.X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M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16 , B01F3/1221 , B01F7/00775 , B01F7/00791 , B01J19/1887 , B22F1/0018 , B22F1/0022 , B22F1/0025 , B22F9/24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C01G23/053 , C01G23/08 , C01P2004/04 , C07D471/04 , C22C5/0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增加微粒的生产量的新方法。使用至少含有一种微粒原料的原料流体和用于处理上述微粒原料的流体的至少2种被处理流动体,在对向配设了的、可接近·分离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相对进行旋转的至少2个处理用面(1、2)间形成的薄膜流体中混合上述被处理流动体,得到微粒。这时,通过从处理用面(1、2)的中央导入上述原料流体,增加微粒的生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29853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80004964.2
申请日:2012-05-23
Applicant: M技术株式会社
IPC: B01D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1/04 , B01D11/0461 , B01D11/0465 , B01D11/0476 , B01D11/048 , B01F7/00758 , B01F7/00775 , B01F7/00791 , B01F15/0243
Abstract: 本发明在于提供能够高效连续地萃取被萃取物的、包括萃取的流体处理方法。在可接近·分离地相互对向配设、至少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相对进行旋转的至少2个处理用面1、2间形成的薄膜流体中,进行使至少1种被萃取物向能够萃取上述被萃取物的至少1种萃取溶剂中萃取的流体处理。另外,进行以下的流体处理:将含有上述至少1种被萃取物的流体和含有上述至少1种萃取溶剂的萃取用流体在可接近·分离地相互对向配设、至少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相对进行旋转的至少2个处理用面1、2间形成的薄膜流体中混合,使上述至少1种被萃取物向上述至少1种萃取溶剂中萃取。
-
公开(公告)号:CN112094221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0980088.3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M技术株式会社
IPC: C07D209/28 , C07C49/255 , C07C45/78 , C07C45/81 , C07D498/04 , C09B67/20 , C09B67/10 , C09B67/12 , C09B67/48 , C09B67/50 , B01J19/00 , C08J3/12 , C08L39/06 , C08L1/28 , C08L29/04 , C08L2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抑制溶剂中的有机物微粒的生长、且提高结晶性或者使其发生结晶转变的有机物微粒的制造方法及改性方法。在对于有机物微粒具有一部分溶解能力的溶剂中添加表面活性剂、使上述溶剂作用于上述有机物微粒。由此在基本上不改变上述有机物微粒的粒径的情况下提高上述有机物微粒的结晶度或者使上述有机物微粒发生结晶转变。
-
公开(公告)号:CN11521536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992410.3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M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控制颜色特性的氧化物粒子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控制颜色特性的氧化物粒子的制造方法,以及控制颜色特性的氧化物粒子。具体地,提供氧化物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选自金属氧化物粒子和半金属氧化物粒子的氧化物粒子中含有的氧或氢以外的单个或不同的多个元素(M)与羟基(OH)的键即M‑OH键的比率、或M‑OH键/M‑O键的比率,来控制所述氧化物粒子的颜色特性。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通过控制金属氧化物粒子或半金属氧化物粒子中含有的M‑OH键的比率或M‑OH键/M‑O键的比率,来控制反射率、透射率、摩尔吸光系数、色相或彩度中的任一项颜色特性的氧化物粒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