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97680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10085476.9
申请日:2016-02-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成型活性炭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核为粉末的核壳式颗粒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初步定型:采用低浓度的有机粘结剂水溶液与粉末状活性炭混合,然后进行挤出成型,制得颗粒状物料;(2)包覆:在颗粒状物料外层形成均匀的无机包覆层;(3)热处理:使物料中的有机粘结剂发生热分解,内核颗粒状物料的结构受到破坏,形成粉末;外层的无机包覆层形成坚硬的包覆层,保护粉末不漏出来;(4)筛分:得到内核为粉末的颗粒状活性炭产品。本发明所制得的成型活性炭产品的内核为粉末状活性炭,结合了粉末状活性炭和颗粒状活性炭的优点,既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又有良好的强度,并且操作过程简便,生产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708851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80039129.0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SNG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8083 , B01J8/02 , B01J8/16 , B01J20/28 , B01J45/00 , C01B33/159 , C01G23/047 , G01N30/88 , G01N30/96
Abstract: 在使包含反应对象的液体与粒状多孔体接触而进行反应的反应方法中,探明接触时间与最佳粒径等之间的关系,提供有效的反应条件。对于粒状多孔体的粒径的上限值D(mm),在非循环式的柱流通法中根据D=0.556×LN(T)+0.166求出,在循环式的上述柱流通法和振荡法中,根据D=0.0315×T+0.470求出,对于接触时间T(秒),在非循环式的柱流通法中,赋予粒状多孔体的容积(m3)除以液体的流通速度(m3/秒)而得的值,在循环式的上述柱流通法中,赋予使液体的流通时间(秒)乘以使粒状多孔体的容积除以液体的容积而得的容积比从而得到的值,在振荡法中,赋予在液体中添加粒状多孔体后的经过时间(秒)乘以上述容积比而得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683254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80035577.3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关西热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1B32/384 , C01B32/348 ,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F17C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2/342 ,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28004 , B01J20/28064 , B01J20/28069 , B01J20/30 , C01B32/384 , F17C11/00 , H01M4/663 , H01M4/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细孔容积大,并且具有可成型为期望形状的强度的活性炭成型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活性炭成型体具有如下要点:由活性炭成型体的总细孔容积(cm3/g)和成型体密度(g/cm3)的乘积求得的成型体每体积的细孔容积(cm3/cm3)为0.39cm3/cm3以上,并且所述活性炭成型体的强度为0.1M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57283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971200.5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崔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39/06 , B01J20/12 , B01J20/28 , C02F1/00 , C02F1/28 , C03B19/08 , C03C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改性滤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按照如下质量份数计的组份制备而成:废旧玻璃75-100份,金属氧化物改性剂5-20份和发泡剂1-10份。所述的轻质改性滤料具有轻质、大比表面积、高等电点、多孔性等优点,提高了滤料的等电点和使用寿命。其制备方法采用添加金属氧化物,可以与玻璃体中的SiO2相结合形成Si-O-Me(Me金属离子)进入玻璃网络中,增大结构的聚合度,从而增加了玻璃体等电点的同时,增加了玻璃体的硬度和韧性,从而提高了泡沫玻璃滤料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其实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0560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9059.2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33/02 , A41B13/04 , A61F13/15 , B01J20/26 , B01J20/261 , B01J20/267 , B01J20/28 , B01J20/28004 , B01J2220/68 , C08J3/24 , C08J3/245 , C08J233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加压下吸水倍率及渗液性优异的颗粒状吸水剂。关于本发明的颗粒状吸水剂,由离心机保持量/Ln(可溶水成分量)所表达的比率、可溶水成分的分子量分布、水解处理后的重均分子量、及水解处理后的支化密度为特定范围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188120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100153.7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金珉珪
Inventor: 金珉珪
IPC: C01B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8 , B05B9/00 , C01B3/04 , Y02E60/364 , C01B3/045
Abstract: 本发明的氢生成装置包括:外部壳,其具有水平横向的内部空间,在长度方向一侧形成有开口部,在内部空间内侧具备风扇;内部壳,其安装于外部壳的内部,在与风扇对应侧形成有多个送风口;中间壳,其安装于外部壳与内部壳之间,执行绝热功能;蒸发室,其安装于内部壳的内部,使从外部提供的水被加热并变换成蒸汽;催化室,其内部具备氢生成用催化剂,在蒸发室中产生的蒸汽流入内部并与氢生成用催化剂接触;解离室,将与氢生成用催化剂接触的蒸汽解离为氢气和氧气并流入;气体喷射单元,其捕集从解离室排出的氢气和氧气并吐出到外部壳的外部;燃烧器,其安装于内部壳的内部的送风口和蒸发室之间,朝向蒸发室发散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98427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33195.5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J20/205 , B01J20/22 , B01J20/28 , B01J2220/46 , B01J2220/4806 , B01J2220/4812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复合材料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带正电荷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是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将带正电荷的表面活性剂吸附到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上。该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易于实现,可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该复合材料能够快速、高效且特异性地对高聚阴离子化合物进行电化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65983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45367.8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3M创新有限公司
Inventor: 博多·冯·哈尔滕 , 德特勒夫·克里特 , 霍斯特·迪特尔·莱姆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3633 , A61M1/34 , A61M1/3406 , A61M1/341 , A61M1/3472 , A61M1/3679 , A61M1/3693 , A61M2202/0014 , A61M2202/0441 , A61M2202/0443 , A61M2202/0445 , B01D15/26 , B01D39/14 , B01D61/00 , B01D63/02 , B01D69/02 , B01D2325/20 , B01J20/28
Abstract: 本发明题为“用于去除血液中的促炎介质以及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液治疗系统,所述血液治疗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装置为用于去除血液中的毒性介质的膜过滤器,并且所述第二装置适于去除血液中的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所述第一装置具有引导血液流动的第一血液流动路径,并且所述第二装置具有第二血液流动路径。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以某种方式相互串连,使得所述第一血液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二血液流动路径流体连通。所述膜具有位于其外壳中的内部过滤空间和布置在所述内部过滤空间中的半透膜,所述半透膜将所述内部过滤空间分成滞留物室和透过液室。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滞留物室流体连通的血液入口装置和血液出口装置、以及用于将来自所述透过液室的透过液从透过液室排出的透过液出口。所述血液入口装置、所述滞留物室和所述血液出口装置形成所述第一血液流动路径。所述膜过滤器具有这样的分离特征,白蛋白过筛系数SKAlb在0.015至0.35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447884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64570.8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3/00 , B01J20/22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40 , C07D3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缩醛取代的葡萄糖酰胺及制备方法及制备超分子凝胶的方法,缩醛取代的葡萄糖酰胺,是以式I所示:其中n=1?10之一,12,14,16或18;本发明的缩醛取代的葡萄糖酰胺在溶液中形成的超分子凝胶具有触变性,回复率高,并且具有可调控性。该类凝胶因子具有油水分离、染料废水净化等能力。超分子凝胶可以制备涂料、墨水和润滑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69619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59740.1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广东炜田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纤维吸油毡,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吸油无纺布层和吸油纤维层和交织网线层;所述吸油纤维层为采用聚丙烯原料分别熔喷制成的粗纤维层A、细纤维层和粗纤维层B的组合体,所述粗纤维层A为上层,其纤维直径为3~6μm,厚度为0.4~0.6cm;所述细纤维层为中层,其纤维直径为300~500nm,厚度为0.8~1.2cm;所述粗纤维层B为下层,其纤维直径为1~2μm,厚度为0.2~0.3cm;所述吸油无纺布层上设有若干均分分布的透孔。本发明具有吸油效果好、强度高、利用率高、成本低廉、重复使用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同时吸油毡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存储、折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