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87108386A
公开(公告)日:1988-10-05
申请号:CN87108386
申请日:1987-12-23
Applicant: 法国石油研究所
Inventor: 埃马纽埃尔·戈顿贝格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5/0453 , B01J4/04 , B01J12/005 , C01B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至少两种气体分别输送到一个混合区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几根管子和将一种气体送入管中的设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反应器,它至少具有一个配有上述输送装置的反应室。上述输送装置还包括将管子彼此固定在适当位置的设备,通过此设备将管子一个挨着一个地固定在一起,并形成了空间或管间间隙,至少一部分管子上有大体上高度相等的变窄段,因而形成一个网络,以便将另一种气体至少分配到一部分管间间隙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02963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28344.9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4/04 , B01D19/0021 , B01D19/02 , B01J4/001
Abstract: 一种高黏流体布膜器,包括高黏流体进料口和物料室,所述高黏流体进料口连接有分流管,分流管与物料室相通;所述物料室的底部为布膜板,布膜板上有成排排列的降膜支撑元件穿过,同排相邻两根降膜支撑元件内侧之间的壁面距离为5~60 mm;布膜板上开有布膜孔分布于相邻降膜支撑元件的内侧并紧贴其外壁,每根降膜支撑元件所属单侧布膜孔的总有效成膜横截面积为1~100 mm2。通过布膜器的合理设计及其与降膜支撑元件的巧妙契合,可实现高黏流体降膜停留时间均匀可控的降膜支撑元件间降膜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140045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91661.8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安徽省广德县华林造漆厂
Inventor: 李德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02 , B01D36/02 , B01J4/001 , B01J4/04 , B01J19/0053 , B01J2204/005 , B01J2219/00164 , B01J2219/00245 , B01J2219/002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带过滤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还包括设在所述反应釜体上的用于对原料进行过滤的负压循环过滤装置,所述负压循环过滤装置包括与电机相连的第一过滤装置以及和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连接的第二过滤装置。本发明能够在原料进行化学反应之前,就对原料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简单方便,使得反应得到的产品更加纯净。
-
公开(公告)号:CN1998106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480029243.2
申请日:2004-10-05
Applicant: 法商BIC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08 , B01J4/008 , B01J4/04 , C01B3/065 , C01B2203/066 , H01M8/04201 , H01M8/065 , H01M8/1011 , H01M2008/1095 , H01M2250/30 , Y02B90/18 , Y02E60/362 , Y02E60/523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燃料电池的燃料供应装置。燃料供应装置可以是用于燃料电池的加压或非加压式盒,包括但并不限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或重整燃料电池。一方面,燃料供应装置可以包含用以将燃料转化成氢气的反应室。燃料供应装置也可以包含泵。燃料供应装置可以具有阀用以连接燃料到燃料电池中,通气孔使气体从燃料供应装置中排放出去。本发明还涉及形成各种燃料供应装置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306295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09963.2
申请日:2003-12-22
Applicant: 马西森三气公司
Inventor: 渡辺忠治 , 罗伯特·小托里斯 , 约瑟夫·V·维尼斯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9/00 , B01D53/02 , B01J4/04 , C23C16/4402 , F17C5/00 , F17C6/00 , F17C7/00 , F17C13/026 , F17C2201/0104 , F17C2201/032 , F17C2203/0617 , F17C2205/0149 , F17C2205/0314 , F17C2205/0317 , F17C2205/0323 , F17C2205/0332 , F17C2205/0335 , F17C2205/0341 , F17C2205/0391 , F17C2221/05 , F17C2250/0631 , F17C2265/012 , Y02E60/321
Abstract: 一种流体提纯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内侧容室和第二内侧容室的罐,其中,可渗透流体的支承将第一内侧容室和第二内侧容室隔开,所述第一内侧容室可容纳提纯材料,所述第二内侧容室可容纳包含杂质的流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306294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09962.8
申请日:2003-12-22
Applicant: 马西森三气公司
Inventor: 渡辺忠治 , 罗伯特·小托里斯 , 约瑟夫·V·维尼斯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9/00 , B01D53/02 , B01J4/04 , C23C16/4402 , F17C5/00 , F17C6/00 , F17C7/00 , F17C13/026 , F17C2201/0104 , F17C2201/032 , F17C2203/0617 , F17C2205/0149 , F17C2205/0314 , F17C2205/0317 , F17C2205/0323 , F17C2205/0332 , F17C2205/0335 , F17C2205/0341 , F17C2205/0391 , F17C2221/05 , F17C2250/0631 , F17C2265/012 , Y02E60/321
Abstract: 一种提纯流体的方法,包括:设置一个包括第一容室和第二容室的罐,其中,由可渗透流体的支承将第一容室和第二容室分隔开;在第一容室内设置提纯材料,并在第二容室内提供流体;使用于防止所述流体接触所述提纯材料的膜破裂;以及使流体流经可渗透流体的支承和提纯材料,以将杂质从流体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572362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62808.9
申请日:2004-06-18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B01J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3/04 , B01F3/0811 , B01F5/0476 , B01J4/04 , Y10T428/29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产率且稳定制得具有实质上均一粒径的无机质球状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该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特征:通过多孔性膜将含有无机化合物的水性液体挤出到流路中的流速为0.001-2m/s且以层流状态流动的有机液体中,形成为W/O型乳浊液后,将该W/O型乳浊液中的含无机化合物的水性液体固化。特别好是位于上述流路的最上游的部分和位于最下游的部分之间的上述有机液体的压力损失为10-5000Pa。
-
公开(公告)号:CN1446179A
公开(公告)日:2003-10-01
申请号:CN01814069.6
申请日:2001-08-03
Applicant: 西门子公司
Inventor: 沃尔特·普里德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23 , B01F3/08 , B01F5/0476 , B01F2003/0429 , B01F2003/04319 , B01F2003/0439 , B01F2215/0098 , B01F2215/0431 , B01J4/04 , H01M8/04007 , H01M8/04186 , H01M8/1009 , Y02E60/523
Abstract: 为了按照功率来调节燃料电池,必需要有一定流量的燃料混合物。为了生成这样的混合物,按照本发明,将水抽吸通过一个空心体,该空心体至少在一定区域内具有由多孔材料制成的壁,而燃料则以一定的流量被抽吸到该多孔材料壁另一侧的腔室内,通过压差使燃料在该多孔壁的整个表面上渗透到该多孔壁另一侧流过的水流中,并且由此使水和燃料均匀混合。在相应的装置(10,20)中,所述空心体(1,21)至少局部有一多孔壁(2,22)。这样一种装置优选可应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并由此尤其可预定该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及工作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1783C
公开(公告)日:2003-02-19
申请号:CN97181085.0
申请日:1997-11-18
Applicant: 罗狄亚化学公司
IPC: C01F17/00 , C01G15/00 , C04B35/44 , C04B35/01 , G01N27/407 , H01M8/12 , B01J4/04 , B01D71/02 , C01B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073 , B01D71/024 , B01J4/04 , C01B13/0255 , C01F17/0025 , C01G15/00 , C01G15/006 , C01P2002/34 , C04B35/44 , H01M8/124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粉末或烧结形式的LaMO3型化合物,其中M为铝、镓或铟,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氧导体的应用。粉末形式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无压烧结而至少达到理论密度的93%的密度并且获得在晶界处基本上没有任何电活性二次相的烧结化合物。通过将镧和元素M的盐与一种碱起反应而后将所获得的析出物分离并烧结可以获得粉末形状的化合物。也可以通过在液体介质中将镧与元素M的盐以及任选地与碱混合、而后将所获得的析出物喷雾干燥并烧结而获得。烧结得到的化合物可以用于任何需要氧化物形式的氧导体材料的应用中,例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
-
公开(公告)号:CN1244176A
公开(公告)日:2000-02-09
申请号:CN97181085.0
申请日:1997-11-18
Applicant: 罗狄亚化学公司
IPC: C01F17/00 , C01G15/00 , C04B35/44 , C04B35/01 , G01N27/407 , H01M8/12 , B01J4/04 , B01D71/02 , C01B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073 , B01D71/024 , B01J4/04 , C01B13/0255 , C01F17/0025 , C01G15/00 , C01G15/006 , C01P2002/34 , C04B35/44 , H01M8/124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粉末或烧结形式的LaMO3型化合物,其中M为铝、镓或铟,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氧导体的应用。粉末形式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无压烧结而至少达到理论密度的93%的密度并且获得在晶界处基本上没有任何电活性二次相的烧结化合物。通过将镧和元素M的盐与一种碱起反应而后将所获得的析出物分离并烧结可以获得粉末形状的化合物。也可以通过在液体介质中将镧与元素M的盐以及任选地与碱混合、而后将所获得的析出物喷雾干燥并烧结而获得。烧结得到的化合物可以用于任何需要氧化物形式的氧导体材料的应用中,例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