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冲击合成多晶金刚石微粉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51692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387082.1

    申请日:2020-12-01

    Inventor: 曾元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爆炸冲击合成多晶金刚石微粉生产工艺,采用液压机将多段样品管中的混合物挤出,工作效率较高;且避免采用车床、钻床可能造成的工具损坏,避免增加生产成本;采用将制得的多晶金刚石放入烧结炉中,全程充氮气保护,进行多段独特的温度加温保温处理,将金刚石的强度韧性提高,采用本申请制得的金刚石进行工件生产,能提升加工工件20%的强度韧性;采取冰冻干燥机去除金刚石水份后,多晶金刚石微粉相当疏松,多晶金刚石微粉之间形成了多孔疏松状,当要再次分散时,易于分散,免除了烘干后的研磨粉碎工序。

    纳米金刚石的制造方法及纳米金刚石

    公开(公告)号:CN11128251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1239520.7

    申请日:2019-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得到比表面积大的纳米金刚石的纳米金刚石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纳米金刚石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容器容量与炸药质量之比[容器容量(m3)/炸药质量(kg)]为10以下的条件下,在上述容器内使上述炸药爆轰的纳米金刚石生成工序。上述容器容量优选为0.05~10m3。上述炸药质量优选为0.07~1kg。通过上述纳米金刚石生成工序得到的纳米金刚石粗产物中的纳米金刚石含有率优选为5~55质量%。

    一种高淬火速率的材料冲击合成及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00769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10100043.8

    申请日:2012-04-06

    Inventor: 陈鹏万 尹昊 周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淬火速率的材料冲击合成及回收装置,包括柱面冲击加载单元和样品冷却回收单元;在样品冷却回收单元中,样品盒装入钢底座中,样品盒与钢底座之间采用过渡配合,钢顶盖压在样品盒之上,并通过螺栓与钢底座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柱面冲击加载单元中的样品管下端开口,并通过螺纹与钢顶盖连接;钢顶盖上开设连通样品管和样品盒内腔的通孔,样品管和样品盒内腔的轴心处在一条直线上;采用置于钢顶盖上表面的定位环支撑柱面冲击加载单元中的下底座,并限制下底座在与样品管轴线垂直的平面运动;样品盒中注入冷却介质。利用本发明装置简化了样品的提取过程,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机械切割过程,减少了杂质的引入,节约成本。

    竖向敞口且罐体与底可分离的爆炸罐

    公开(公告)号:CN102755859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49956.6

    申请日:2012-07-19

    Applicant: 张路青 张凯

    Inventor: 张路青 张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竖向敞口且罐体与底可分离的爆炸罐,有罐体(1),在罐体(1)内设有竖直且内径上小下大的接收罐(2)及水雾喷淋装置(3),所述罐体(1)的竖向上有上端敞口(4)和下端敞口(5),在上端敞口(4)处设有一圈下端伸入罐体(1)内的竖向挡圈(6),在罐体(1)内壁上部接有一圈横向挡圈(7),在罐体(1)内壁中部接有一圈内端向下倾斜的回流板(8);所述接收罐(2)固定在底盘(9)上,接收罐(2)外壁上接有一圈围板(10),接收罐(2)外壁与围板(10)内壁之间形成接收槽(11),所述罐体(1)下端放置在底盘(9)上,回流板(8)的内端头置于接收槽(11)上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