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光电倍增管阴极量子效率可控性及一致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5109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722031.8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光电倍增管阴极量子效率可控性及一致性的方法,包括:获取不同量子效率的光电阴极制备过程中的光电流曲线;提取出与设定的量子效率区间对应的光电流曲线斜率的角度参考范围;在制备光电阴极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达到的量子效率区间选择对应的角度参考范围;以及以选择的角度参考范围为依据,在制备过程中将实际的光电流曲线斜率的角度与角度参考范围进行对比,对正在进行的阴极制备过程进行调整,使阴极制备过程中光电流曲线斜率的角度向所需量子效率的角度参考范围不断接近,最终制作出所需量子效率的光电阴极。本发明的调控方法可通过给出的参考值设定期望制作的量子效率值,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提高量子效率的可控性,从而提高了光电倍增管量子效率的一致性,避免单独针对某个量子效率进行调控时的不确定性和降低调控难度。

    大面积红外单光子探测器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9073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64205.7

    申请日:2021-10-27

    Inventor: 钱森 王志刚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大面积红外单光子探测器,包括:光子探测阴极(102),光子探测阴极(102)的面积大于预设面积阈值;收集从光子探测阴极(102)放出的光电子的电子探测器(104);以及容纳光子探测阴极(102)以及电子探测器(104)的真空容器(106),真空容器(106)的壳体为透光材料;其中,光子探测阴极(102)包括附着在真空容器(106)的壳体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薄膜材料(1022)和附着在真空容器的壳体的内表面的光阴极层(1024),薄膜材料(1022)用于将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光阴极层(1024)用于使薄膜材料(1022)转换得到的可见光通过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该方法实现了大面积光阴极探测器,来探测红外单光子,并能提高有效探测效率。

    具有反射光电阴极阵列的光电倍增管(PMT)

    公开(公告)号:CN11102924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84117.6

    申请日:2015-11-13

    Inventor: D·麦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反射光电阴极阵列的光电倍增管(PMT)。具体的,提供一种光电倍增管PMT的具有反射光电阴极阵列的内部部分及一种用于制造所述内部部分的方法。所述PMT的所述内部部分包括所述反射光电阴极阵列及对应于所述反射光电阴极阵列的至少一个二次发射极结构。每一反射光电阴极接收光且从所述光产生光电子,所述光电子接着朝向所述至少一个二次发射极结构行进。在所述光电子与所述至少一个二次发射极结构接触后,所述光电子即刻倍增。

    具有反射光电阴极阵列的光电倍增管(PMT)

    公开(公告)号:CN10707801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9985.8

    申请日:2015-11-13

    Inventor: D·麦凯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电倍增管PMT的具有反射光电阴极阵列的内部部分及一种用于制造所述内部部分的方法。所述PMT的所述内部部分包括所述反射光电阴极阵列及对应于所述反射光电阴极阵列的至少一个二次发射极结构。每一反射光电阴极接收光且从所述光产生光电子,所述光电子接着朝向所述至少一个二次发射极结构行进。在所述光电子与所述至少一个二次发射极结构接触后,所述光电子即刻倍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