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皂器之擠壓輸出裝置
    31.
    发明专利
    給皂器之擠壓輸出裝置 审中-公开
    给皂器之挤压输出设备

    公开(公告)号:TW200718385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TW094139907

    申请日:2005-11-14

    Applicant: 林燕堂

    Inventor: 林燕堂

    IPC: A47K

    Abstract: 本案發明之主要在一種給皂器之擠壓輸出裝置,主要係用於提供液或半液狀流體,藉由分配操作區與通路導引之控制,形成給皂出口可在任意位設置之發明,而其特徵在於:活塞桿之軸向係配設有一調整環,即藉由該調整環得於活塞桿軸向作調整位移之作動,而得控制活塞桿推進之位移距,達到具有可控制皂液出液量之目的,而另使用者得據由自己之喜好及習慣而設定適量之出皂液量者。又擋止塞乃設有可閉止式氣口,藉以達到當封蓋在釋放彈復的同時,因活塞桿之彈力作用會令容置空間產生吸力,致使擋止塞之氣口略為開啓而其吸力,故該輸出口處不會有皂液殘留餘滴現象者。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本案发明之主要在一种给皂器之挤压输出设备,主要系用于提供液或半液状流体,借由分配操作区与通路导引之控制,形成给皂出口可在任意位设置之发明,而其特征在于:活塞杆之轴向系配设有一调整环,即借由该调整环得于活塞杆轴向作调整位移之作动,而得控制活塞杆推进之位移距,达到具有可控制皂液出液量之目的,而另用户得据由自己之喜好及习惯而设置适量之出皂液量者。又挡止塞乃设有可闭止式气口,借以达到当封盖在释放弹复的同时,因活塞杆之弹力作用会令容置空间产生吸力,致使挡止塞之气口略为开启而其吸力,故该输出口处不会有皂液残留余滴现象者。

    馬桶刷創新結構
    32.
    实用新型
    馬桶刷創新結構 失效
    马桶刷创新结构

    公开(公告)号:TWM307381U

    公开(公告)日:2007-03-11

    申请号:TW095211856

    申请日:2006-07-06

    Applicant: 林燕堂

    Inventor: 林燕堂

    IPC: A47K

    Abstract: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馬桶刷創新結構,其馬桶刷主要係由桿體之一端固設有握把,而桿體之另端則以一束管套固結有一刷條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刷條裝置係由砂布分條形成且於其頂部形成一束頭端,而該束頭端恰可插套於一束管套之第一套孔,而束管套之第二套孔係套設有桿體,復以一迫緊環對束套管螺鎖,則束套管可對第一、二套孔同時產生束緊作用而使其定位者。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本创作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马桶刷创新结构,其马桶刷主要系由杆体之一端固设有握把,而杆体之另端则以一束管套固结有一刷条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刷条设备系由砂布分条形成且于其顶部形成一束头端,而该束头端恰可插套于一束管套之第一套孔,而束管套之第二套孔系套设有杆体,复以一迫紧环对束套管螺锁,则束套管可对第一、二套孔同时产生束紧作用而使其定位者。

    打氣筒灌氣裝置之改良結構
    33.
    实用新型
    打氣筒灌氣裝置之改良結構 失效
    打气筒灌气设备之改良结构

    公开(公告)号:TW492513U

    公开(公告)日:2002-06-21

    申请号:TW090215325

    申请日:2001-09-03

    Applicant: 林燕堂

    Inventor: 林燕堂

    IPC: F04B

    Abstract: 一種打氣筒灌氣裝置之改良結構,主要係由控制主體、旋調元件、二組灌氣閥、止洩塞體及鎖合蓋所組構成;其中,控制主體上方有一內設圓孔之頭部,且中央位乃設端有凹置部之內槽與圓孔相通,並在左、右側形成外有螺紋段之嵌置槽;一具有扳旋部之旋調元件,是以端部側設有偏置塊之突桿,伸入主體之內槽位,其突桿端部則有鎖合主體圓孔之螺孔槽,而內部則設有適深之軸向氣道,與偏置塊上所設之氣孔相通,其末端則有組接打氣筒導管之螺紋段;分別容裝在主體右側、左側嵌置槽內之二灌氣閥,其中一個是在端位突設內有多道出氣孔之頂壓部,且內部為端有凹緣之導氣槽,而另一個則是將端位設成凸嵌部,其內部乃是端有凹緣之錐形插槽,將內設孔槽且外有擋緣之止洩塞體,分別裝設於灌氣閥之外側端,並利用擋緣卡止在嵌置槽之槽口端,再由鎖合蓋配合主體之螺紋段鎖固而完成封蓋定位,此時鎖合蓋之中孔即與出氣孔及錐形插槽對應;俾藉旋調元件之旋向控制,產生偏置塊移向左側或右側之選擇,並利用偏心原理使止洩塞體會因擠壓變形,而形成元件配合間之密止性,進而達到兼具兩種打氣使用功能暨選用快速、方便且不虞產生洩氣現象之實用目的者。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一种打气筒灌气设备之改良结构,主要系由控制主体、旋调组件、二组灌气阀、止泄塞体及锁合盖所组构成;其中,控制主体上方有一内设圆孔之头部,且中央位乃设端有凹置部之内槽与圆孔相通,并在左、右侧形成外有螺纹段之嵌置槽;一具有扳旋部之旋调组件,是以端部侧设有偏置块之突杆,伸入主体之内槽位,其突杆端部则有锁合主体圆孔之螺孔槽,而内部则设有适深之轴向气道,与偏置块上所设之气孔相通,其末端则有组接打气筒导管之螺纹段;分别容装在主体右侧、左侧嵌置槽内之二灌气阀,其中一个是在端位突设内有多道出气孔之顶压部,且内部为端有凹缘之导气槽,而另一个则是将端位设成凸嵌部,其内部乃是端有凹缘之锥形插槽,将内设孔槽且外有挡缘之止泄塞体,分别装设于灌气阀之外侧端,并利用挡缘卡止在嵌置槽之槽口端,再由锁合盖配合主体之螺纹段锁固而完成封盖定位,此时锁合盖之中孔即与出气孔及锥形插槽对应;俾藉旋调组件之旋向控制,产生偏置块移向左侧或右侧之选择,并利用偏心原理使止泄塞体会因挤压变形,而形成组件配合间之密止性,进而达到兼具两种打气使用功能暨选用快速、方便且不虞产生泄气现象之实用目的者。

    保特瓶蓋體結構追加(一)
    34.
    实用新型
    保特瓶蓋體結構追加(一) 失效
    保特瓶盖体结构追加(一)

    公开(公告)号:TW237011U

    公开(公告)日:1994-12-21

    申请号:TW082216988A01

    申请日:1994-04-09

    Applicant: 林燕堂

    Inventor: 林燕堂

    IPC: B65D

    Abstract: 本創作係一種保特瓶蓋體結構追加(一),主要係針對申請人前申請第82216988號「保特瓶蓋體結構」乙案已予追加延伸,其中藉由本創作之局部修飾後,足使該蓋體更具有用途及功能上之增進,而更具實用價值者。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本创作系一种保特瓶盖体结构追加(一),主要系针对申请人前申请第82216988号“保特瓶盖体结构”乙案已予追加延伸,其中借由本创作之局部修饰后,足使该盖体更具有用途及功能上之增进,而更具实用价值者。

    瓶蓋
    35.
    外观设计
    瓶蓋 失效
    瓶盖

    公开(公告)号:TW227964S

    公开(公告)日:1994-08-01

    申请号:TW083302485

    申请日:1994-04-07

    Applicant: 林燕堂

    Designer: 林燕堂

    Abstract: 本創作「瓶蓋」之形狀,在一圓球形體頂面套置一可按壓之圓錐狀杯體,該圓錐狀杯體頂部設置一方形薄片體,且於一角隅穿掛一串繩結,而構成一按押體。
    該圓球體係由上下蓋組合而成,上蓋之正面,飾有一對可愛的眼睛,兩側之上下蓋接合處並各設置一掛勾,背帶串接此兩掛勾。
    在該圓球體正面中央兩眼間並設置一拱門形活頁,該活頁上面中央處有一小凸圓柱體,其中央有一孔,圓柱之圓周並鏤有凹槽,該小凸圓柱下方並飾有一唇形。
    本創作之下端為同心雙套環,內側鏤有螺紋,中間凸出一圓柱孔及一扁錐形活塞。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本创作“瓶盖”之形状,在一圆球形体顶面套置一可按压之圆锥状杯体,该圆锥状杯体顶部设置一方形薄片体,且于一角隅穿挂一串绳结,而构成一按押体。 该圆球体系由上下盖组合而成,上盖之正面,饰有一对可爱的眼睛,两侧之上下盖接合处并各设置一挂勾,背带串接此两挂勾。 在该圆球体正面中央两眼间并设置一拱门形活页,该活页上面中央处有一小凸圆柱体,其中央有一孔,圆柱之圆周并镂有凹槽,该小凸圆柱下方并饰有一唇形。 本创作之下端为同心双套环,内侧镂有螺纹,中间凸出一圆柱孔及一扁锥形活塞。

    新穎飲水容器
    36.
    外观设计
    新穎飲水容器 失效
    新颖饮水容器

    公开(公告)号:TW203532S

    公开(公告)日:1993-04-01

    申请号:TW081308337

    申请日:1992-11-02

    Applicant: 林燕堂

    Designer: 林燕堂

    Abstract: 本創作係一種新穎飲水容器之新式樣造形設計,乃係以一多邊形鋁薄容器為本體,其造形輕盈大方,又不失精巧穩重,而容器中央向上突伸出向內凹入之壺頸,尤其突顯該容器之具體造形視感,又頸頂之蓋體具一可以手指插入勾起之提耳及連結之管塞,二者形成一體之互連性具創意美感,而蓋體上端緣為突起狀之圓框,有若形成一護牆,使得蓋體更顯現壯碩穩健,而有容器內之水無法溢出之視感‧
    整體觀之本創作之造形合理,並兼具新穎性之視覺美感,誠能符合新式樣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 鈞局之認可,實感德便‧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本创作系一种新颖饮水容器之新式样造形设计,乃系以一多边形铝薄容器为本体,其造形轻盈大方,又不失精巧稳重,而容器中央向上突伸出向内凹入之壶颈,尤其突显该容器之具体造形视感,又颈顶之盖体具一可以手指插入勾起之提耳及链接之管塞,二者形成一体之互连性具创意美感,而盖体上端缘为突起状之圆框,有若形成一护墙,使得盖体更显现壮硕稳健,而有容器内之水无法溢出之视感‧ 整体观之本创作之造形合理,并兼具新颖性之视觉美感,诚能符合新式样专利之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恳请 钧局之认可,实感德便‧

    潛水用水壺創新結構
    37.
    实用新型
    潛水用水壺創新結構 失效
    潜水用水壶创新结构

    公开(公告)号:TW193278U

    公开(公告)日:1992-10-21

    申请号:TW080212156

    申请日:1991-09-30

    Applicant: 林燕堂

    Inventor: 林燕堂

    IPC: A45F B63C

    Abstract: 一種潛水用水壺創新結構,乃專為深入水中之潛水者對飲水之需求而設計。
    本創作主要係以壓擠灌注方式使水入口,而可克服傳統式以吸吮方式飲用之水壺無法在水中適用之缺憾,達到潛水者可據以解決潛水時飲水之問題者。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一种潜水用水壶创新结构,乃专为深入水中之潜水者对饮水之需求而设计。 本创作主要系以压挤灌注方式使水入口,而可克服传统式以吸吮方式饮用之水壶无法在水中适用之缺憾,达到潜水者可据以解决潜水时饮水之问题者。

    倒立式軟性瓶之防漏瓶蓋結構 LEAK-PROOF BOTTLE TOP
    38.
    发明专利
    倒立式軟性瓶之防漏瓶蓋結構 LEAK-PROOF BOTTLE TOP 失效
    倒立式软性瓶之防漏瓶盖结构 LEAK-PROOF BOTTLE TOP

    公开(公告)号:TWI328550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TW096134595

    申请日:2007-09-14

    Applicant: 林燕堂

    Inventor: 林燕堂

    IPC: B65D

    Abstract: 一種單向出液與單向透氣之倒立式軟性瓶之防漏瓶蓋結構主要係包括一以氣密方式裝設於瓶身出口處之蓋體,該蓋體之底部係形成有一開口,該開口之外環上係形成有至少一貫穿蓋體底部之透氣口,以及至少一裝設於蓋體開口上之單向閥,該單向閥係可控制瓶身單向出液,並控制蓋體之透氣孔單向進氣,使瓶子於不使用時呈現倒立狀態,瓶中之液體亦沒有滲漏之虞,並可使液體恆聚集於瓶口之一端,即使瓶中所剩液體不多,使用者亦能於第一時間將瓶中之液體壓出。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一种单向出液与单向透气之倒立式软性瓶之防漏瓶盖结构主要系包括一以气密方式装设于瓶身出口处之盖体,该盖体之底部系形成有一开口,该开口之外环上系形成有至少一贯穿盖体底部之透气口,以及至少一装设于盖体开口上之单向阀,该单向阀系可控制瓶身单向出液,并控制盖体之透气孔单向进气,使瓶子于不使用时呈现倒立状态,瓶中之液体亦没有渗漏之虞,并可使液体恒聚集于瓶口之一端,即使瓶中所剩液体不多,用户亦能于第一时间将瓶中之液体压出。

    拖把脫水機構
    39.
    实用新型
    拖把脫水機構 失效
    拖把脱水机构

    公开(公告)号:TWM362675U

    公开(公告)日:2009-08-11

    申请号:TW098206638

    申请日:2009-04-21

    Applicant: 林燕堂

    Inventor: 林燕堂

    IPC: A47L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13/58

    Abstract: 本創作涉及一種拖把脫水機構,尤指一種能提升甩動平穩度的拖把脫水機構,該拖把脫水機構包含有一桶體、一驅動單元及一甩水單元所組成,其中甩水單元係於桶體內樞設有一具轉軸之瀝水籃,而驅動單元則具有一能產生自動回復預力之制動件,該制動件並可推動一滑動件,滑動件可透過一行星加速組驅動瀝水籃之轉軸,藉此,讓使用者可利用驅動單元之制動件驅動瀝水籃高速旋轉,讓拖把置於瀝水籃內之拖布組能因離心力而甩出水份,而達到脫水之目的,且由於瀝水籃係由滑動件透過行星加速組直接作動,故可確保加速轉動的平穩度,不致發生習式者因用力加速而產生晃動的現象,減少組件損壞的狀況,進一步延長其使用壽命。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本创作涉及一种拖把脱水机构,尤指一种能提升甩动平稳度的拖把脱水机构,该拖把脱水机构包含有一桶体、一驱动单元及一甩水单元所组成,其中甩水单元系于桶体内枢设有一具转轴之沥水篮,而驱动单元则具有一能产生自动回复预力之制动件,该制动件并可推动一滑动件,滑动件可透过一行星加速组驱动沥水篮之转轴,借此,让用户可利用驱动单元之制动件驱动沥水篮高速旋转,让拖把置于沥水篮内之拖布组能因离心力而甩出水份,而达到脱水之目的,且由于沥水篮系由滑动件透过行星加速组直接作动,故可确保加速转动的平稳度,不致发生习式者因用力加速而产生晃动的现象,减少组件损坏的状况,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

    水管連接頭結構
    40.
    实用新型
    水管連接頭結構 失效
    水管连接头结构

    公开(公告)号:TW557973U

    公开(公告)日:2003-10-11

    申请号:TW092201040

    申请日:2003-01-17

    Applicant: 林燕堂

    Inventor: 林燕堂

    IPC: F16L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D5/06 F16L2201/00 F16L2201/20

    Abstract: 本創作連接頭本體係穿設有一可供水導流之導管,而該導管兩側端乃分別設有供樞接水管之進水口及出水口,且導管之適當位置處乃突設有一組探測棒(即具正、負極之感應棒)及一感溫器,並藉由感溫器連接IC電路板、電池、電源開關、燈泡及喇叭等,達到當探測棒之二棒體同時接觸到導管中之水流時,會立即啟動電源接通電路;並藉由感溫器感測到預設之不同水溫時,則會產生不同層級之聲、光指示作用,俾有助於水溫之易於視、聽辨識,以增進使用之安全性及進步性者。一、本案創作代表圖為:第一圖二、本案創作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
    連接頭本體1 導管11 IC電路板13 電池14
    燈泡16 進水口111 出水口112 罩殼17、18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本创作连接头本体系穿设有一可供水导流之导管,而该导管两侧端乃分别设有供枢接水管之进水口及出水口,且导管之适当位置处乃突设有一组探测棒(即具正、负极之感应棒)及一感温器,并借由感温器连接IC电路板、电池、电源开关、灯泡及喇叭等,达到当探测棒之二棒体同时接触到导管中之水流时,会立即启动电源接通电路;并借由感温器传感到默认之不同水温时,则会产生不同层级之声、光指示作用,俾有助于水温之易于视、听辨识,以增进使用之安全性及进步性者。一、本案创作代表图为:第一图二、本案创作之组件代表符号简单说明: 连接头本体1 导管11 IC电路板13 电池14 灯泡16 进水口111 出水口112 罩壳17、18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