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评估摩擦火花引燃粉尘能力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8649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299180.0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一种评估摩擦火花引燃粉尘能力的实验装置及方法,摩擦火花发生装置设置于爆炸容器箱左侧的外部,爆炸容器箱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可调摩擦火花射入孔,若干个可活动挡板水平阵列铰接在爆炸容器箱内壁的顶部,若干个粉尘雾化扁平喷嘴竖向阵列设置于爆炸容器箱的右侧壁上,若干个粉尘雾化扁平喷嘴的出口端一一对应朝向若干个可活动挡板设置,若干个粉尘雾化扁平喷嘴的入口端均与粉尘喷吹装置连接,电火花发生器设置于爆炸容器箱的内部;本发明满足了摩擦火花点燃粉尘云、粉尘层的着火能力测试要求,有效完善了现有技术无法准确量化摩擦火花能量现状下,利用电火花能量等效表征摩擦火花能量的方法;有效弥补了现有机械摩擦火花引燃能力测试标准的空白。

    一种研究焖烧粉尘对粉尘爆炸影响性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353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297286.3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54

    Abstract: 一种研究焖烧粉尘对粉尘爆炸影响性的测试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加热炉、高温热表面模拟箱、吹粉管、吹粉喷头、吹风管、吹风喷头、储粉盒、阀门、调压阀、高压气源、测温热电偶及温控热电偶,方法步骤为:先设定一个壁面温度并进行喷粉,根据爆炸发生情况进行升温或降温,直到测得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调整壁面温度使之低于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通过喷粉制备粉尘层,根据粉尘层内温度突升情况进行升温或降温,直到测得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调整壁面温度使之达到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通过喷粉制备粉尘层,当粉尘层内温度出现突升,说明发生焖烧或燃烧;对粉尘层进行喷气迫使其扬起,根据爆炸发生情况,可判定焖烧粉尘是否具有诱发粉尘爆炸的特性。

    用含硼生铁直接冶炼硼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00884A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200410050358.1

    申请日:2004-09-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硼生铁直接冶炼硼钢的方法,以硼铁矿经高炉分离后的含硼生铁为原料,先经预处理脱硫,选用碳酸钠基、石灰基或电石基或它们的复合基为脱硫剂;然后采用转炉冶炼,工艺步骤是:(1)装料:脱硫后的铁水按重量50%~70%加入,其余为废钢和铁矿石;(2)造渣:选用造渣剂为CaO和少量氧化铁皮、氧化镁,当炉温达到1400℃时,并维持炉温1400℃条件下,加入造渣剂;(3)吹氧:供氧时间为20~25min,供氧强度为:2.5~3.5Nm3/t·min;(4)终点控制:出钢温度为1550~1580℃,并加入锰铁合金或硅锰合金,使钢中Mn≥0.6%,最终硼钢中硼含量为B:0.001~0.006%(重量)。本发明的硼钢冶炼成本低,硼在钢中分布均匀,钢的性能稳定,为硼铁矿高炉分离产物进一步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一种大物面宽束低能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枪

    公开(公告)号:CN1196948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39678.4

    申请日:2024-11-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真空电子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物面宽束低能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枪,包括盖板、外壳、底座、聚焦电极、大物面阴极组件以及电极柱,其中:盖板固定在外壳的顶端,外壳的底端固定在底座上;聚焦电极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包括第一聚焦极、减速极和第二聚焦极;大物面阴极组件设置在外壳的内部,通过陶瓷绝缘垫片和连接件绝缘衬套与第一聚焦极固定连接;电极柱通过连接件绝缘衬套固定在底座上。本申请采用大物面碳纳米管阴极、栅极、第一聚焦极、减速极、第二聚焦极的五电极结构,使用的大面积碳纳米管阴极和栅极组成的阴栅结构能够发射稳定、高强度的电子束流。

    一种热轧高牌号取向硅钢板的板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8192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73128.8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热轧高牌号取向硅钢板的板形控制方法,包括:将铸坯加热至1250℃~1320℃,预热段总加热时间为3.5h~4h,均热段的时间为1.5h~2h,总在炉时间为5h~5.5h;粗轧工序采用1+1+3道次轧制,前三个道次采用大压下率,每道次压下率≥20%;轧辊冷却水不开启,终轧温度>1140℃;精轧过程中各机架遵循等比例凸度控制原则,F1~F3机架为CVC辊,F4~F7机架为平辊,求解各机架最优的弯辊力和CVC辊的窜辊设定值,以优化硅钢精轧过程的板形控制参数;精轧时开轧温度为1040℃~1070℃,终轧温度为890℃~930℃,目标凸度为20um~40um;对从精轧机组出来的硅钢带进行层流冷却;对经过层流冷却的硅钢进行卷曲,卷曲温度不低于550℃。

    热轧用高次曲线融合正弦函数的支撑辊辊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7458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56777.3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保护一种热轧用高次曲线融合正弦函数的支撑辊辊形及其设计方法。支撑辊在与变凸度工作辊配合工作当中,由于工作辊特殊的S型曲线,容易使得支撑辊产生严重的不均匀磨损,导致支撑辊使用寿命减少,且在服役周期内产生的辊形变化对板形产生影响。为了减小此影响,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到工作辊的曲线特征、支撑辊对板形的调节能力和支撑辊的不均匀磨损,提出一种热轧用高次曲线融合正弦函数的支撑辊辊形设计方法。该方法改善了支撑辊与变凸度工作辊间接触压力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本发明的支撑辊与变凸度工作辊搭配时,可以减小支撑辊两端的辊间接触应力,改善支撑辊辊边缘应力集中现象,实现轧辊均匀磨损,延长支撑辊的使用寿命。

    一种评估摩擦火花引燃粉尘能力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864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299180.0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一种评估摩擦火花引燃粉尘能力的实验装置及方法,摩擦火花发生装置设置于爆炸容器箱左侧的外部,爆炸容器箱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可调摩擦火花射入孔,若干个可活动挡板水平阵列铰接在爆炸容器箱内壁的顶部,若干个粉尘雾化扁平喷嘴竖向阵列设置于爆炸容器箱的右侧壁上,若干个粉尘雾化扁平喷嘴的出口端一一对应朝向若干个可活动挡板设置,若干个粉尘雾化扁平喷嘴的入口端均与粉尘喷吹装置连接,电火花发生器设置于爆炸容器箱的内部;本发明满足了摩擦火花点燃粉尘云、粉尘层的着火能力测试要求,有效完善了现有技术无法准确量化摩擦火花能量现状下,利用电火花能量等效表征摩擦火花能量的方法;有效弥补了现有机械摩擦火花引燃能力测试标准的空白。

    一种宽链式切割双轴搅拌均混土壤修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7209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09149.5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马峰 朱彤 李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链式切割双轴搅拌均混土壤修复装置。宽链式切割双轴搅拌均混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可相对支撑台上下移动固定在其上的土壤切割系统、药剂喷淋系统、动力输入系统、搅拌系统和减速器。土壤切割系统包括转动轴、滚动带、滚动带支撑架和开沟刀;药剂喷淋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雾化药剂发生器、药剂管道和高压雾化喷嘴;搅拌系统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片。药剂喷淋系统电性连接动力输入系统,减速器连接动力输入系统、土壤切割系统和搅拌系统。开沟刀固定在滚动带外周,滚动带绕设在滚动带支撑架外侧与转动轴啮合传动。搅拌叶片设在搅拌轴外周。本装置可降低土壤粒度,提高混合均匀度,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聚吡咯的绿色环保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29330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570400.9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吡咯的绿色环保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酸性溶液中与吡咯单体混合,搅拌均匀;S2、向步骤S1混合均匀的溶液中加入氧化剂,搅拌均匀后再静置一段时间;S3、静置后的混合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黑色固体聚吡咯。本发明的合成方法简单,绿色环保,适合工业化应用,该方法合成的聚吡咯适合用作吸附剂,可以直接捕集潮湿烟道气中的CO2,不用预处理除去烟气中的水分,绿色节能。

    一种高效分离气体菱沸石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23845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094060.8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机膜的制备技术,具体为一种高效分离气体菱沸石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环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化工分离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膜合成液的制备:将强碱、高硅工业原料按质量比0.5~3:1混合,然后于400~650℃煅烧0.5~5h,经冷却、研磨,得到熟料,向熟料中按液固质量比2~20:1加入水,搅拌后,得到膜合成液;(2)膜的制备:将涂覆菱沸石晶种层的载体管两端封紧后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再将膜合成液装入反应釜中,于60~110℃温度下晶化1~15天,反应结束后,取出膜管,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菱沸石膜。该菱沸石膜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较高的气体选择性,可高效分离烟道气、煤层气等气体,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