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8628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711468754.X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容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柱结构成形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堆内构件整体式上支承柱结构成形方法;取消了型材、配套焊材的生产,缩短了生产周期;取消了所有的组装焊接和全焊透焊缝,避免了结构的焊接变形,提高了成形质量;采用了整体成形的上支承柱,结构连续性好,力学性能更好;整体成形的上支承柱的结构材料性能均匀,尤其是结构厚度方向材料性能无差异;制造工艺大大简化,制造周期大幅度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60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68947.8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罗英 , 张显均 , 李娜 , 于天达 , 王仲辉 , 李燕 , 刘卢果 , 李浩 , 何培峰 , 胡雪飞 , 王东辉 , 颜达鹏 , 王庆田 , 舒翔 , 胡朝威 , 张翼 , 郭超 , 陈忻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双板均流式流量分配装置及分流结构,分配装置包括压力容器、吊篮和堆芯下支承板,吊篮的外壁与压力容器内壁之间形成下降腔,堆芯下支承板设置在吊篮的底部,压力容器的底部形成下腔室,堆芯下支承板上设置有通孔,还包括二次均流板和流量分配筒,流量分配筒安装在下腔室内,流量分配筒一端为开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流量分配筒的开端与堆芯下支承板底部连接,流量分配筒的封闭端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流水孔,二次均流板安装在流量分配筒内,二次均流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流水孔,所述第一流水孔和第二流水孔交错布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流量分配结构导致流量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且具有构紧凑简单的优点,便于更换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0774254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0964599.4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105 , G21C17/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探测器组件更换的抓具及抓取方法,抓具本体主要由套筒、支撑筒、动力机构以及锁紧机构组成,套筒套在支撑筒外部并且在动力机构作用下能够沿着支撑筒外壁移动,锁紧机构随着套筒的移动能够在套筒中和支撑筒中相互转换。该探测器组件抓具的设计经过三维验证,经过整机调试及试验,各项功能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设备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可用于远距离操作对探测器组件进行高放射性水环境抓取、提升以及转运,减少了操作人员数量,降低操作人员所受的辐照剂量;可广泛应用于中子‑温度探测器组件从压力容器顶盖引出的反应堆,可直接适用于华龙一号系列堆顶,局部改进后也可使用于田湾VVER类型电站。
-
公开(公告)号:CN10803921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297405.6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 , G21C13/024 , G21C1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一体化堆顶及该堆顶中的屏蔽板,所述一体化堆顶包括呈筒状结构的围筒组件,还包括屏蔽板,所述屏蔽板安装于围筒组件的上端,且屏蔽板作为围筒组件上端的盖板,所述屏蔽板上还设置有多个贯通屏蔽板上、下端的通孔。所述屏蔽板包括呈板状的屏蔽板本体,所述屏蔽板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贯通屏蔽板本体上、下端的通孔。该一体化堆顶及屏蔽板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省安全壳内空间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767972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67149.0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探测器拆除装置的缩容组件及其缩容方法,内部中空的屏蔽筒体中设置有导轨、卷绕模块、夹持模块以及压紧模块,卷绕模块和夹持模块设置在导轨上并能够沿着导轨轴线方向移动,压紧模块设置在卷绕模块侧壁并能够随着卷绕模块同步移动,压紧模块能够靠近或远离卷绕模块。该组件利用卷绕模块及夹持模块的相向运动,将探测器组件夹持;而后卷绕主轴旋转将探测器卷绕在其上;卷绕的同时利用两侧的压辊模块将探测器卷盘压紧,使得卷绕完成后的探测器卷盘形状规则,便于运输和贮存。整个缩容工作在水下密闭的屏蔽筒体内进行,操作人员在水上专用操作平台上操作和监控,操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0.01mSv/h,具有功能完善、使用安全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73620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75816.8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08 , G21C3/33 , G21C13/02 , G21C15/12 , G21C17/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型核反应堆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分散式堆顶、驱动机构、压力容器、堆内构件、保温构件,所述分散式堆顶顶与所述压力容器的顶盖连接,所述保温构件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外表面,所述堆内构件吊挂在所述压力容器的支撑台阶上,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压力容器顶盖上,实现了将中子通量测量探测器、温度测量探测器和水位测量探测器通过位于压力容器上封头内的堆内测量导向结构和压力容器顶部贯穿件引出反应堆,避免顶盖上堆内测量管座的数量增加;能实现水位测量要求;合理分配进入堆芯的冷却剂流量;保温层还可实现反应堆压力容器外部快速冷却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10693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42954.4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冷堆流量调节结构,包括分配筒,分配筒上端面上开设有主分流孔和多个副分流孔,副分流孔均匀分布于主分流孔周围。该调节结构结构简单,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燃料组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冷堆燃料组件,包括燃料棒盒和上述超临界水冷堆流量调节结构,燃料棒盒包括相互连通的高温盒和低温盒,高温盒中冷却剂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低温盒中冷却剂流道的横截面积,高温盒由不锈钢或镍基合金构成,低温盒由锆合金构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相对于现有的燃料组件,大大提高了反应堆的中子经济性,并且能够实现冷却剂和慢化剂的准确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03470854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210187606.1
申请日:2012-06-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L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体化反应堆堆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固定于土建平台上可翻转的堆顶电缆桥架。其支承座锚固于土建平台中;电缆桥架一端与支承座活动连接,可翻转大于等于90度;电缆桥架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由框架结构和拉杆组成,框架结构一侧与电缆桥架上方连接,另一侧与拉杆连接;固定座锚固于土建平台中,位于支承座的外侧;电缆桥架的另一端设置有两根支腿;电缆连接板安装在反应堆堆顶结构的上方;电缆桥架水平放置时,其支腿支撑在反应堆堆顶结构上方;电缆桥架翻转到竖直位置时,其拉杆与固定座连接。本发明减小了堆顶结构的轴向和径向尺寸,减少了堆顶结构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时间,提高了反应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03656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74578.9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水型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它包括上部堆内构件和下部堆内构件,上部堆内构件包括测量导向结构、直插式水位探测器的导向结构、上堆芯板和上支承板,下部堆内构件包括吊篮组件和二次支承及流量分配组件,设计了新型的下腔室流量分配结构,并采用了位于压力容器上封头内的测量导向结构,同时设计了用于水位测量的直插式水位探测器的导向结构,使得压力容器内堆内构件能够均匀分配堆芯冷却剂,从而提升反应堆整体性能,简化了反应堆结构,另外设计了直插式的水位探测器的导向结构,也解决了水位探测器直径较大,难以在堆内弯曲所带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758825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259164.7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型核反应堆堆内构件的联接锁紧装置,主要由用于联接堆内构件(4)的圆头内六角螺栓(3)、以及套装在圆头内六角螺栓(3)头部圆周面上的锁紧帽(2)构成,所述圆头内六角螺栓(3)头部的圆周面呈内凹构成至少一个锁紧凹槽;所述锁紧帽(2)的一端固定在堆内构件(4)上,其另一端高出圆头内六角螺栓(3)远离堆内构件(4)的一端端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上述联接锁紧装置的复圆工具,包括呈圆柱体的工具本体(1),所述工具本体(1)一端的圆周面呈内凹构成至少一个复圆凹槽,且该复圆凹槽的开口尺寸大于锁紧凹槽的开口尺寸。本发明不仅具有良好的联接锁紧效果,且便于水下远距离拆卸,提高了维修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