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66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1129609.X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8 , G21C17/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控制领域,尤其涉及堆芯中子和温度测量探测器组件。所述探测器组件包括:端塞、不锈钢套管、变径过渡管、密封贯穿件、连接器安装管及连接器依次连接;不锈钢套管及变径过渡管的内部形成空腔,空腔内由下至上设置下保护套及薄壁管;电缆转接件将热电偶、自给能探测器的铠装电缆进行软导线转接保护,软导线与连接器的插针焊接,连接器的内部通过装配固定密封筒对插针焊接位置进行封装;热电偶冷端和电缆转接件贴合安装并保持在同一高度;热电偶和自给能探测器穿过密封贯穿件、电缆密封件,延伸至空腔内;排气管与密封贯穿件及电缆密封件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性高,适用于三代核电站内。
-
公开(公告)号:CN11752898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96734.6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进堆芯测量系统用机柜及测量系统的散热设计方法,机柜包括柜体、机柜前门、机柜后门,述柜体内设有自上而下的多个带有透气孔的托盘,各托盘上设有底部及顶部均有电气散热孔的电气机箱;电气机箱设置在靠近机柜前门的位置处,使靠近机柜前门的区域形成热区、靠近机柜后门的区域形成冷区;机柜前门与柜体之间具有第一缝隙,机柜后门与柜体之间具有第二缝隙;在柜体的顶部设有第一排风组件,柜体的底部设有第二排风组件,在单位时间周期内第一排风组件的排气量与第二排风组件的进气量不等。本发明基于机柜内压力变化,使热气流能够基于压差自动寻找最短的路径后由缝隙排出,最终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2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78124.3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灵敏度和一致性的自给能中子探测器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绝缘层空间电荷效应计算模型;考虑绝缘层空间电荷效应,进行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精细数值模拟计算;根据堆芯测量系统设计要求,获得满足初始热中子灵敏度要求的最优探测器结构尺寸;确定影响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初始热中子灵敏度和一致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其对探测器初始热中子灵敏度的影响,在一致性允许的范围内,获得关键影响因素的最大允许公差;采用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燃耗分层计算法及fA级微电流信号处理技术,进一步确定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燃耗寿命。本发明从理论上解决了现有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热中子灵敏度不高、一致性差和需要频繁更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3676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0630622.2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高志宇 , 王银丽 , 何正熙 , 包超 , 黎刚 , 曾少立 , 朱宏亮 , 罗庭芳 , 黄有骏 , 蒋天植 , 林超 , 喻恒 , 张芸 , 孙琦 , 刘艳阳 , 青先国 , 杨戴博 , 李昆 , 万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电厂的堆外核仪表系统设备,涉及核测量仪表系统领域,解决了电子噪声较高,非程控绘制甄别特性曲线,应用局限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用于输出到控制柜(16)的多重冗余保护组,每个保护组设置有测量通道,中子探测器(1)将探测的中子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入调理部分,调理部分用于转换电信号为脉冲信号放大后以光隔离的形式发送至处理部分;处理部分采集放大输出的脉冲信号后通过通讯模块(10)输出至控制柜(16),处理部分和控制柜(16)用于对反应堆功率水平、功率变化和功率分布的连续监测。本发明控制灵活、数据处理能力强、稳定性优。
-
公开(公告)号:CN11564197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02493.0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8 , G01T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堆芯中子通量测量系统的验证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工控机、通讯接口模块、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所述通讯接口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和所述输出模块通讯连接;所述通讯接口模块用于向堆芯中子通量测量系统输出模拟数据或接收所述堆芯中子通量测量系统的采集数据;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堆芯中子通量测量系统的采集数据;所述输出模块用于模拟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向堆芯中子通量测量系统提供SPND电流信号以对所述堆芯中子通量测量系统设备进行快速诊断和故障定位。本发明能够模拟自给能中子探测器信号,对CNFM系统设备进行快速诊断和故障定位,突破了传统通过分离仪表对各个通道进行单一测试的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12420229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1294857.0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蒋天植 , 朱宏亮 , 罗庭芳 , 王银丽 , 杨戴博 , 张芸 , 青先国 , 曾少立 , 何正熙 , 包超 , 高志宇 , 黄有骏 , 刘艳阳 , 沈峰 , 林超 , 喻恒 , 孙琦 , 李昆 , 黎刚 , 万波
IPC: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外核仪表系统定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涉及核电厂堆外核仪表系统定期试验领域,解决了在反应堆正常运行及停堆状态下进行定期试验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连接堆外核仪表系统的试验装置,所述装置读取堆外核仪表的输出数据,所述装置用于产生模拟中子探测器的信号并发送至堆外核仪表系统;所述配置单元与信号源机箱连通,信号源机箱为配置单元提供源信号,配置单元处理源信号并输出模拟信号。本发明的装置能完成堆外核仪表系统所有的定期试验项目,及时发现设备故障,以便人员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核仪表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保证核电厂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2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27792.8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段非补偿电离室的功率量程测量方法和装置,涉及堆外核仪表系统测量技术,解决了兼顾二代和二代加核电厂核仪表系统的功率量程测量装置改造需求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采用功率量程探测器输出6段微电流信号传输到调理部分,调理部分将6段微电流信号转换为6段频率信号输出至处理部分,处理部分进行上三段平均电流计算、下三段平均电流计算、平均功率计算、轴向功率偏差计算、定值比较、故障检测处理。本发明采用了程控高压、高压自动回采、信号输入通道程控选择、模块故障自动检测等智能检测手段,提高了堆外核仪表测量系统功率量程测量装置的智能化程度和自诊断覆盖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21855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0298457.4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周期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反应堆启动源数据;步骤2:计算步骤1采集的源数据的动态涨落Pf值;步骤3:基于整个反应堆启动过程中Pf值绘制相应的涨落曲线,基于所述涨落曲线对测量段进行分区处理,将测量段分成三个区域:低计数率区、中间区、高计数率区;步骤4:对低计数率区、中间区进行滤波处理获得最佳滤波参数;步骤5:基于步骤4获得的最佳滤波参数对源数据进行滤波,计算滤波后的反应堆周期,实现了滤波参数更可靠,周期测量稳定性较高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816188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201343.8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 G21C17/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芯中子通量测量装置及测量电路保护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自给能探测器、二次仪表测量电路,其中,所述自给能探测器与所述二次仪表测量电路之间连接有泄放器件,实现了对自给能探测器产生的电能进行释放,对二次仪表测量电路进行保护,堆芯中子通量测量装置不容易损坏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600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26266.9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深圳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辐射剂量与辐射防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中子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子探测器包括金刚石单晶层、位于金刚石单晶层上表面的第一电极层、位于金刚石单晶层下表面的第二电极层和位于第一电极层表面的中子转化层,中子转化层包括6LiF。所述中子探测器利用中子与中子转化层反应产生的带电粒子在金刚石单晶层中电离实现中子探测,6LiF和热中子反应产生的次级粒子能量高,容易入射到灵敏层,有利于在n、γ混合场下实现n/γ甄别,并具有较强的抗伽马射线干扰能力。因使用固态材料避免了泄漏风险和辐射损伤,提高了探测器的安全稳定性,紧凑的固态设计增强了便携性,简化了探测器的制造工艺,适合现场探测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