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054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05877.0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页岩气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部水平井甲烷原位燃爆多级压裂的封隔及点火一体化方法,包括设置在水平井内并与外界连通的封隔机构,封隔机构上设置有点火机构;点火机构包括固定壳,固定壳内设置有燃料组件和点火组件;封隔机构包括封隔组件,封隔组件上设置有换气组件,换气组件与地表连通;封隔组件包括可熔金属封隔板,可熔金属封隔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封隔板和第二金属封隔板,固定壳固定在第二金属封隔板上。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成性强,适用于深部页岩气井内原位燃爆及多级压裂高效制取页岩气,尽可能避免资源的浪费,最大幅度的提高开采效率,实现清洁、高效新能源的利用,有利于页岩气的开采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5775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861964.X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渗油田原位燃爆压裂用液体炸药及其应用,涉及低渗油田开采技术领域。按质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主体正氧平衡炸药、客体调节剂和隔离微囊;按质量份数计,所述主体正氧平衡炸药的原料包括:硝酸一甲胺、硝酸铵、硝酸钠、水、瓜尔胶、亚硝酸钠、低爆速耐高温调节剂和表面活性剂;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客体调节剂的原料包括:还原剂和密度调节剂;按质量份数计,所述隔离微囊的原料包括:多孔空心微珠、堵孔剂和抗压微胶囊;所述客体调节剂存在于所述隔离微囊的多孔空心微珠中。本发明采用隔离微囊将主体正氧平衡炸药与客体调节剂分隔开,提高了主体正氧平衡炸药的稳定性与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7635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792902.3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安徽雷鸣科化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PLC控制的乳化炸药试验用乳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乳化筒体、支架、釜盖、搅拌机构、数显控制机构、进料机构和装料机构;所述乳化筒体设置在所述支架顶部,所述釜盖设置在所述乳化筒体顶部,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所述乳化筒体内部,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所述釜盖的顶部,装料机构设置在乳化筒体底部,数显控制机构与搅拌机构、进料机构以及装料机构电性连接;乳化筒体外壁设置有保温层,乳化筒体内开设有环形加热腔,乳化筒体顶部开设有水蒸汽入口,乳化筒体底部开设有水蒸汽出口,乳化筒体底面开设有出料口,釜盖顶面设置有环形有机玻璃视镜,釜盖的顶部开设有若干进料口,出料口与装料机构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59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1483785.9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绿色开采系统及方法,其中,开采系统包括液氮压裂系统和气体采集系统,液氮压裂系统利用高压液氮对固态水合物储层进行体破裂作业,低温液氮保证了水合物在井下将保持固体形态,不会分解成水和气态甲烷;气体采集系统能够将固态的水合物固体颗粒采出至地面储存在存储罐中,利用加热系统对装有水合物固体颗粒的存储罐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固态小颗粒分解为甲烷气体、水、泥沙等,甲烷气体进行回收,分解的水流入海水,而泥沙可利用对已完成开采井下采空区进行充填。本发明可有效避免水合物分解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实现了天然气安全绿色开采,且液氮可循环利用,节约了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44644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48529.9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稀有难熔金属爆炸焊接复合管材及其反应装置与制备方法,属于爆炸焊接技术领域,其中,复合管材包括基管和复管;基管为无缝镍管和无缝钽管;复管为无缝钛管。复合管材反应装置包括以下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约束装置、复管、基管和炸药;复管的一端利用密封橡胶垫圈密封;炸药利用雷管引爆,且雷管镶嵌于密封橡胶垫圈中。复合管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基管和复管的待焊表面清洁干净,然后组装上述反应装置,起爆炸药,得到复合管材。本发明利用高效、清洁的炸药,采用内爆法及以水为介质的爆炸焊接方式,可以制备具有优良物理化学性能的耐高温、耐腐蚀的复合管材。
-
公开(公告)号:CN11141469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194944.2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异质结材料界面结合能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分子动力学仿真软件Materials Studio建立异质结材料鼓泡法模型;2)使用基于分子动力学仿真软件Lammps对异质结鼓泡模型进行分子动力学仿真模拟;3)观察异质结界面在探针作用下从开始鼓泡直至脱粘,以此观察鼓泡过程的发生机理,并测量鼓泡过程中鼓泡半径和鼓泡挠度;4)分析鼓泡半径、鼓泡挠度和加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鼓泡过程的界面特性,在稳定撕脱阶段鼓泡半径与鼓泡挠度呈线性关系,鼓泡挠度和加载力也呈线性关系;5)基于以上得到的相关数据,并通过相关理论计算得到异质结材料的界面能W。
-
公开(公告)号:CN11337635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92902.3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安徽雷鸣科化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PLC控制的乳化炸药试验用乳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乳化筒体、支架、釜盖、搅拌机构、数显控制机构、进料机构和装料机构;所述乳化筒体设置在所述支架顶部,所述釜盖设置在所述乳化筒体顶部,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所述乳化筒体内部,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所述釜盖的顶部,装料机构设置在乳化筒体底部,数显控制机构与搅拌机构、进料机构以及装料机构电性连接;乳化筒体外壁设置有保温层,乳化筒体内开设有环形加热腔,乳化筒体顶部开设有水蒸汽入口,乳化筒体底部开设有水蒸汽出口,乳化筒体底面开设有出料口,釜盖顶面设置有环形有机玻璃视镜,釜盖的顶部开设有若干进料口,出料口与装料机构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300674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07076.1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3/117 , E21B43/119 ,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磁驱动铜基合金罩形成聚能射流的新型装置及方法,包括电流发生装置,电流发生装置连接有基座,基座固定连接有铜基合金罩,铜基合金罩包括固定连接的罩顶和罩底,罩顶为圆柱形,罩底为中空圆锥形;罩顶贯穿基座,罩底的外侧周向上设置有外部电极,外部电极为圆柱形结构,外部电极的中部开设有与罩底相适配的通孔,外部电极、基座以及铜基合金罩之间设置有绝缘空腔,绝缘空腔内设置有绝缘体。本发明通过新型电磁加热使铜基合金罩达到流固耦合状态;通过新型电磁驱动控制电磁方向、强弱、电流方向大小等因素,对损伤单元的形成和加速过程更有效的进行控制,形成效能更高、可控性更好的细金属射流并穿透岩体,产生裂缝。
-
公开(公告)号:CN11298338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38104.6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3/263 , E21B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部页岩储层原位甲烷燃爆多级脉冲压裂方法,该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包括聚能射孔装置、燃爆机构和助燃剂,具体操作步骤为:a、预裂孔的形成:预先将聚能射孔装置投放于井筒内的页岩气待开采段进行射孔处理,利用聚能射流效应预先启裂若干条裂缝,启裂若干条裂缝后形成待压裂段,待压裂段页岩储层中渗出解析甲烷;b、燃爆机构投放:完成步骤a后,先将助燃剂充入燃爆机构内,再将含有助燃剂的燃爆机构投放到待压裂段。本发明能够实现利用助燃剂与原位解析甲烷燃爆迅速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在深地页岩储层中产生压力脉冲冲击压裂储层,提高对页岩储层的改造效果,从而大幅提升页岩气开采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9833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45811.8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3/26 , E21B43/2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分子筛的原位甲烷燃爆聚能射孔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内一端固接有分子筛,分子筛两侧均固接有挡板,两个挡板内均嵌设有若干第一单向阀,本体远离分子筛的一端固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中心嵌设有点火装置,固定板底部嵌设有浓度感应器,点火装置和浓度感应器之间的固定板上开设有抽气孔,本体顶部和底部内壁上对称嵌设有若干第二单向阀,点火装置与浓度感应器均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一种带有分子筛的原位甲烷燃爆聚能射孔装置的优点在于清洁卫生,使地下解吸出的原位甲烷聚集到本体内,通过多级聚能燃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射孔的深度,增强了聚能射孔多次连续作业能力,解决了常规燃爆压裂存在的裂缝延伸范围有限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