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物理相似模拟模型实验台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33937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74179.1

    申请日:2015-07-01

    Inventor: 赵毅鑫 袁亮 张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物理相似模拟模型实验台及应用方法。所述3D打印物理相似模拟模型实验台,包括构模机构、3D打印机构、加压开挖机构、监测机构。本发明通过构模机构构建模型模具,利用3D打印机构进行模型铺设,通过加压开挖机构进行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最后在监测机构作用下进行模型应力应变及破坏情况的监测记录,最终在四大机构的高效配合下,实现不同地质条件下尤其是复杂地质构造下矿产采动情况的模拟,达到精确高效构建所需尺寸及地质条件的物理模型并进行可视化实验的目的。

    基于能量传递守恒的煤矿开采损伤范围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609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054367.6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能量传递守恒的煤矿开采损伤范围确定方法,包括地面钻井确定覆岩各岩层厚度,并进行取样;实验室采用单轴压缩方法实测各岩层弹性模量Ei和煤体的弹性模量E、峰值应变εm、塑性应变εu以及残余弹性应变εe;根据煤层开采尺寸、煤层埋深H,覆岩容重γ,求出煤层开采释放的总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原则及已经发生损伤岩层的塑性损伤耗散能、残余应变弹性能和扰动区弹性应变能求出剩余能量Ec;判断剩余能量Ec与下一未损伤岩层的极限应变能Em之间的大小。本发明能够理清煤层开采覆岩损伤传导机理,预测开采造成的损伤扰动范围,为实现损伤控制提供基础。

    一种地下硐室全断面变形自动监测设备及应用所述设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4229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210494.6

    申请日:2014-05-19

    Inventor: 徐文彬 张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硐室全断面变形自动监测设备及应用所述设备的方法。所述硐室全断面变形监测设备,包括测角机构与测距机构,测角机构设置有指针、刻度盘、水平仪、基座、固定孔,测距机构设置有旋转体、轴承、旋转杆、固定螺母、激光探头、显示器。本发明通过测角机构和测距机构的高效配合,可测量出硐室断面任一点的变形量,监测点处硐室断面的超挖、开挖量及硐室喷浆层支护厚度,达到精确高效快速测量硐室各个部分变形量的目的。

    一种工作面煤壁稳定性控制模拟实验台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841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69492.0

    申请日:2014-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作面煤壁稳定性控制模拟实验台及应用方法。所述工作面煤壁稳定性控制模拟实验台,包括基座机构、承载机构、加压机构,基座机构设置有基座、调斜千斤顶、连接槽孔、连接轴,承载机构设置有承载台、侧护板、耳环、后罩、有机玻璃挡板、液压支架、反连接槽孔、连接孔、螺孔、螺杆角钢,加压机构设置有横梁、纵梁、加载千斤顶、加载板、拉杆、拉杆连接孔、紧固螺母。本发明通过基座机构、承载机构、加压机构的高效配合,实验中可得到不同采高、不同煤体强度、不同液压支架工作阻力、不同顶板压力下煤壁变形和破坏特征,达到精确测量煤壁稳定性与采高、煤体强度、液压支架工作阻力、顶板压力间的关系,为煤壁片帮防治、采场顶板载荷估算、三机配套选型等提供依据,实现采煤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

    一种地下硐室全断面变形自动监测设备及应用所述设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4229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210494.6

    申请日:2014-05-19

    Inventor: 徐文彬 张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硐室全断面变形自动监测设备及应用所述设备的方法。所述硐室全断面变形监测设备,包括测角机构与测距机构,测角机构设置有指针、刻度盘、水平仪、基座、固定孔,测距机构设置有旋转体、轴承、旋转杆、固定螺母、激光探头、显示器。本发明通过测角机构和测距机构的高效配合,可测量出硐室断面任一点的变形量,监测点处硐室断面的超挖、开挖量及硐室喷浆层支护厚度,达到精确高效快速测量硐室各个部分变形量的目的。

    一种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下地表损伤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758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250646.X

    申请日:2022-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下地表损伤控制方法,创造性的提出对采空区垮落带进行部分充填来减小实际采高以使覆岩由两带发育结构转为三带发育结构,搭配地面离层充填,实现地表损伤控制,解决了全部充填成本高效率低工作量大的问题,又能保证高强度集约化开采。进一步给出了一种采空区垮落带部分充分方法,在液压支架后面的煤层底板上铺设一层II或III形预制块,采用预制块且包含充填腔体保证施工效率且施工轻便,而充填腔体充填后还能够保证强度。更进一步提出离层注入膏体充填材料的构思,可以大大减小水的用量且避免水泌入采空区影响煤层开采,而井上与井下充填材料相同,进一步实现设备的节约化。

    一种煤与稀有金属协调开采实验台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7284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402764.8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与稀有金属协调开采实验台及应用方法。所述煤与稀有金属协调开采实验台,包括相似模拟系统、控制系统、信息采集系统,相似模拟系统设置有可移动有机玻璃板、抽注板、中部固定架、中部固定横梁、中部承载托板、底部固定竖梁、底部承载托板、模拟煤层、可伸缩弹簧、小挡板,控制系统设置有中央控制器、HDMI线、服务器、信号传输线、液压千斤顶、液泵、压力液存储罐、压力液输送管、抽液马达、注液马达、抽液管、注液管、压力表、阀门、注液存储箱、废液存储箱,信息采集系统设置有采集箱、压力传感器、数据传输线、高速相机。通过各系统之间相互配合,实现煤与稀有金属协调开采多物理场时空动态耦合效应的模拟。

    一种煤铀协调绿色精准开采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25254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10961228.6

    申请日:2016-10-28

    Inventor: 袁亮 张通 赵毅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煤铀协调绿色精准开采系统。所述煤铀协调绿色精准开采系统,包括地理空间CT扫描子系统、无人开采子系统、安全开采子系统、绿色开采子系统及数字信息化自动机械矿山控制子系统。本发明通过地理空间CT扫描子系统对矿产资源赋存环境进行透视化扫描并进行真三维反演,无人开采子系统、安全开采子系统、绿色开采子系统根据三维反演数据,结合数字信息化自动机械矿山控制子系统协调控制完成智能无人安全绿色开采,实现基于上述子系统,以多物理场测控、智能感知等无人开采子系统中模块,灾害风险判识、灾害智能防控等安全开采子系统中模块,覆岩移动监测及防控、水体流动监测等绿色开采子系统中模块为支撑的智能无人安全绿色开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