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5125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1046609.2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6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治结直肠癌前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它包括白花蛇舌草20至60份,苦参9至27,党参15至45份,白术12至36份,乌梅12至36份,黄连3至9份,炮姜6至18份,薏苡仁30至90份。本发明根据辨证论治的中医药理论,根据肠癌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行组方筛选,创造性的采用健脾益气、清热燥湿、解毒散结,固正扶本的治疗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明显改善AOM-DSS诱导的体质量下降、稀便及便血等症状;降低结直肠病变小鼠结肠肿瘤发生率,且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的抗实体结直肠瘤和细胞肠瘤的活性,并且拆方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味缺一不可,是一个科学的配方。
-
公开(公告)号:CN104857435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52593.5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6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该中药复方组合物由太子参12~36份,麦冬10~30份,白花蛇舌草20~60份,半枝莲20~60份,山慈菇15~45份和莪术10~30份制成。经药理实验和临床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复方组合物,配比科学合理,具有抗癌解毒、化痰祛瘀、益气养阴等功效,对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均具有强的杀灭作用,应用范围广泛;并可调节体内cAMP含量和促进肿瘤坏死因子(INF)的产生,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力,延长生存质量,且安全性高,毒副作用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质量稳定,提取有效成分含量高,可操作性强,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84072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54816.1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6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食道癌活性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由太子参12~36份,麦冬10~30份,白花蛇舌草20~60份,泽漆15~45份,石见穿15~45份,八月札10~30份制成。经药理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食道癌活性的中药组合物配比科学合理,具有抗癌解毒、化痰祛瘀、益气养阴等功效。体内,体外对食道癌细胞均具有强的杀灭作用;并可提高免疫力,发挥多靶点,多器官治疗肿瘤的作用,可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高,毒副作用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质量稳定,提取有效成分含量高,可操作性强,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82592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54002.8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9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结直肠癌活性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由潞党参15~45份,椿根白皮15~45份,白术10~30份,薏苡仁15~45份,鸡血藤15~45份,仙鹤草15~30份制成。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结直肠癌活性的中药组合物,配比科学合理,用药严谨。实验结果表明对结直肠癌细胞具有强的杀灭作用,并可促进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力,且安全性高,毒副作用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质量稳定,提取有效成分含量高,可操作性强,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82578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52875.5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6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胃癌活性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由潞党参15~45份,麦冬10~30份,白花蛇舌草20~60份,仙鹤草15~45份,石见穿15~45份,法半夏10~30份制成。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胃癌活性的中药组合物,配比科学合理,用药严谨,具有抗癌解毒、化痰祛瘀、益气和胃养阴等功效。实验结果表明对胃癌细胞具有强的杀灭作用,并可促进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力,且安全性高,毒副作用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质量稳定,提取有效成分含量高,可操作性强,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056207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29063.1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6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党参15~45份、山慈菇10~30份、莪术10~30份、八月扎10~30份、半枝莲20~60份。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采用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中药组方筛选,中药组合物配比科学合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很好的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和能促进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可明显减少肿瘤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且经长期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安全性高,毒副作用低,可开发成为新的抗胃癌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225153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55223.1
申请日:2011-06-1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69 , A61P37/02 , A61K35/32 , A61K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它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牛角12~30份,生地黄9~15份,白花蛇舌草10~30份,漏芦5~10份,牡丹皮6~12份,赤芍6~12份,炙僵蚕5~10份,秦艽3~10份,青风藤6~15份,制黄精9~15份,炒白术6~12份,陈皮3~9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滋养阴液、扶正祛邪功效,可以缓解红斑狼疮病人发热(体温38℃以下)、皮损、关节痛、脱发、雷诺氏现象、光过敏、月经不调、口干、盗汗等症状,恢复血常规及主要免疫学指标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21572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10264139.6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一种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中药复方制剂,它是由大黄、水牛角、赤芍、丹皮、生地、广地龙、参三七、石菖蒲为原料,按重量比例配制而成。本复方制剂为汤剂、合剂、口服液、颗粒剂及注射剂。本发明根据周仲瑛教授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瘀热阻窍、络损血溢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本病机。为此确立凉血通瘀法,由于瘀热阻窍与阳明通降失司有关,故凉血散瘀又以通降为要。故采用凉血化瘀、通腑泄热之品,用于治疗出血性中风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843763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92977.X
申请日:2010-06-0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04 , A61P3/06 , A61P3/10 , A61P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治疗糖尿病合并瘀热病症作用的清化瘀热中药复方及其应用。该中药复方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生地5~30份、丹参5~30份、丹皮5~15份、黄连2~10份、赤芍5~15份、鬼箭羽5~30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根据中医药理论,采用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中药配比组方,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具有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作用,可纠正糖代谢紊乱,降低血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功能;且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能够改善心肌病变,对心肌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防治糖尿病及其糖尿病瘀热并发症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721572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64139.6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一种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中药复方制剂,它是由大黄、水牛角、赤芍、丹皮、生地、广地龙、参三七、石菖蒲为原料,按重量比例配制而成。本复方制剂为汤剂、合剂、口服液、颗粒剂及注射剂。本发明根据周仲瑛教授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瘀热阻窍、络损血溢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本病机。为此确立凉血通瘀法,由于瘀热阻窍与阳明通降失司有关,故凉血散瘀又以通降为要。故采用凉血化瘀、通腑泄热之品,用于治疗出血性中风的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