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927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599171.7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磁性无机纳米颗粒@有序介孔材料核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体为首先将壳层前驱体、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干燥,得到单胶束凝胶;将单胶束凝胶和磁性无机纳米颗粒分散在有机醇‑水溶液中加热,未水解完全的壳层前驱体进一步水解交联,诱导单胶束在无机纳米颗粒表面组装;最后高温焙烧去除表面活性剂,得到所述磁性无机纳米颗粒@有序介孔材料核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强的磁响应性,在生物分离、吸附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适于放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36984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609462.X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31 , C25B1/55 , B05D7/24 , B05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氮掺杂介孔金属氧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体为首先将前驱体、表面活性剂、氮源和催化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通过旋转涂膜的方式涂在基底上后干燥挥发有机溶剂;最后高温焙烧去除表面活性剂,得到所述氮掺杂介孔金属氧化物薄膜。本发明制得的氮掺杂介孔金属氧化物薄膜厚度为50‑5000nm,介孔孔径为5‑40nm,比表面积为100‑800m2/g。本制备方法普适性强,可以合成一系列氮掺杂金属氧化物薄膜。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适于放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02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29671.6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有序大孔/介孔碳‑金属碳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具有球形大孔,在球状大孔壁上还有介孔,所述球形大孔的孔径尺寸为50‑3000nm,所述介孔的孔径尺寸为2‑50nm;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表面活性剂、碳源、金属源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2)将所得混合液与光子晶体混合,然后经干燥得到固体A;(3)将所得固体A焙烧,即得目的产物。本发明通过在碳三维骨架中引入金属碳化物,构筑碳基复合材料,提高其对锂的亲和能力,确保锂金属的均匀沉积,有助于构建无枝晶锂金属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确保锂金属的均匀沉积,且方法普适性强,适用于制备含不同金属碳化物的碳‑金属碳化物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97948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18184.2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尺寸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双端基团配体对油酸油胺包覆的纳米粒子进行修饰,然后将修饰后的粒子溶液迅速注入极性溶剂中,静置分层后,除去上清液,通过乙醇洗涤离心干燥,最终得到大尺寸的二维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可实现大量制备,通过调控双基团配体和极性溶剂得到不同种类的二维材料。本发明所得二维材料具有大尺寸、表面平整、结构稳定等优点,在热磁、储能、催化等领域具有广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6465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73237.8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该负极活性材料含有硅单质或硅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且硅氧化物中含有镁元素,其中,镁含量占材料总重量的5%~40%。通过采用本发明的高比容量的负极材料,可以明显提高氧化亚硅的首次充放电效率,同时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62925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70376.8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38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多孔硅@碳核壳纳米球及其制备和应用,该纳米球的制备过程具体为:将碱催化剂、碳前驱物和二氧化硅前驱物溶解在有机溶剂/水混合溶液中;碳前驱物和二氧化硅前驱物在碱催化作用下水解聚合,相分离沉淀形成二氧化硅@高分子核壳纳米球;然后高温碳化形成二氧化硅@碳核壳纳米球;进一步通过熔融盐还原,得到多孔硅@碳纳米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首圈库伦效率高达86%,在电流密度为500mA/g下,循环150次后容量保持在800mAh/g,制备过程中原料易得,方法简单,成本低,有望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530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1057867.2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低载量碳包覆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碳包覆层能够有效稳定铂催化剂并实现优异的长循环性能。本发明首先合成油胺包覆的铂纳米粒子,然后将科琴黑与铂纳米粒子共组装,经过配体预交联、碳化、高温活化等手段,完成碳包覆铂催化剂的制备。在本发明中制备的碳包覆铂催化剂因其独特的碳包覆层的存在,一方面有效稳定内部铂纳米粒子,避免酸性条件下长循环过程中铂组分的溶出及相邻铂纳米粒子的融合;另一方面阻断离子聚合物与铂纳米粒子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离子聚合物中的磺酸基团降低铂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44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31445.7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66 , H01M4/80 , H01M4/1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所述负极片包括金属载流基体和绝缘多孔材料层,所述金属载流基体上设置多个孔洞,所述金属载流基体和所述绝缘多孔材料层连接,所述绝缘多孔材料层用于隔开所述金属载流基体和正极片。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成功的避免了锂枝晶的生成,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减轻了负极片的重量,有效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了负极片的生产效率,也降低了负极片的成本,具有功能多且全面、结构简单、成本低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当锂离子电池使用本发明所述负极片时,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31669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255215.0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大量制备二元超晶格乳液球的方法,首先通过热解法制备出一系列表面带有机分子配体、单分散、尺寸可调的无机胶体纳米晶颗粒,然后通过乳液组装的方法直接一步法大批量制备出具有高度有序性、具备单一结构的二元超晶格乳液球。本发明方法简单,重复性高,条件易于控制,能规模化生产且有效解决了二元超晶格制备当中多相共存的问题,还能够应用在多种无机纳米颗粒的组装上,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所制备的二元超晶格材料在能量存储与转化、生物标记及成像、光电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163414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346175.8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度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油酸铁裂解反应,得到油酸包覆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然后将所得纳米粒子溶于正己烷中,将溶剂挥发蒸干,使纳米粒子排列组装,再经高温碳化,即得到高度有序的碳包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最后将纳米粒子刻蚀掉,即得到高度有序的介孔碳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可以通过控制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形貌,得到不同孔径及形貌的介孔碳材料。本发明所得有序介孔碳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在载药、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