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冷冻循环装置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3674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980023828.X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提供可靠性高的涡旋压缩机(10)。涡旋压缩机(10)具有壳体(20)、涡旋压缩机构(50)、排出管(24)、第1温度传感器(15)和第2温度传感器(25)。涡旋压缩机构(50)配置于壳体(20)内,对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到形成于壳体(20)的内部空间的制冷剂流路(R1~R3)。排出管(24)使压缩的制冷剂从壳体(20)的内部空间向外部流动。第1温度传感器(15)具有感温部(15a),感温部(15a)配置于制冷剂流路(R2),直接测量制冷剂的温度。第2温度传感器(25)配置于与第1温度传感器(15)不同的场所,对排出管(24)的表面、排出管(24)的内部空间或壳体(20)的表面中的任意一方的温度进行测量。

    压缩机、冷冻循环装置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3674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80023828.X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提供可靠性高的涡旋压缩机(10)。涡旋压缩机(10)具有壳体(20)、涡旋压缩机构(50)、排出管(24)、第1温度传感器(15)和第2温度传感器(25)。涡旋压缩机构(50)配置于壳体(20)内,对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到形成于壳体(20)的内部空间的制冷剂流路(R1~R3)。排出管(24)使压缩的制冷剂从壳体(20)的内部空间向外部流动。第1温度传感器(15)具有感温部(15a),感温部(15a)配置于制冷剂流路(R2),直接测量制冷剂的温度。第2温度传感器(25)配置于与第1温度传感器(15)不同的场所,对排出管(24)的表面、排出管(24)的内部空间或壳体(20)的表面中的任意一方的温度进行测量。

    制冷装置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60235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80107040.3

    申请日:2009-02-25

    Abstract: 空调装置(1)包括二级压缩式的压缩机构(2)、热源侧热交换器(4)、利用侧热交换器(6)、切换机构(3)、以及中间热交换器(7)。切换机构(3)用来切换使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构(2)、热源侧热交换器(4)、利用侧热交换器(6)中循环的冷却运转状态;以及使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构(2)、利用侧热交换器(6)、热源侧热交换器(4)中循环的加热运转状态。中间热交换器(7)在切换机构(3)切换成冷却运转状态时,能够用作从前级侧压缩部件(2c)排出然后被吸入后级侧压缩部件(2d)中的制冷剂的冷却器,在切换机构(3)切换成加热运转状态时,能够用作在利用侧热交换器(6)中散热后的制冷剂的蒸发器。值对另一面的实测数据进行补正,将补正过的实测数据与所述容许范围存储部中所存储的另一面的容许范围进行比较,执行真伪判定处理。

    冷冻装置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21565B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780013052.0

    申请日:2007-0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1/004 F25B9/06 F25B2341/0016 F25B2700/03

    Abstract: 在空调机(10)的制冷剂回路(11)中设有压缩机(20)和膨胀机(30)。在压缩机(20)中冷冻机油从贮油腔(27)供向压缩机构(21);在膨胀机(30)中冷冻机油从贮油腔(37)供向膨胀机构(31)。压缩机壳体(24)和膨胀机壳体(34)各自的内部空间通过均压管(41)相互连通。在将压缩机壳体(24)和膨胀机壳体(34)连接起来的油流通管(42)上设有油量调节阀(52)。根据油面检测器(51)的输出信号操作油量调节阀(52)。若打开油量调节阀52,则压缩机壳体(24)内的贮油腔(27)和膨胀机壳体(34)内的贮油腔(37)相互连通,冷冻机油通过油流通路径(42)移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