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13138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480014895.9
申请日:2004-06-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2 , H01B1/12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2300/0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通式LixMOyNz表示的固体电解质,其中M是选自Si、B、Ge、Al、C、Ga和S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并且x、y和z分别满足:x=0.6至5.0,y=1.050至3.985,z=0.01至0.50。所述固体电解质在湿气氛中几乎不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293664C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02804532.7
申请日:2002-09-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6/188 , C23C14/0021 , C23C14/22 , C23C14/24 , C23C14/30 , C23C14/32 , H01M4/0423 , H01M4/139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2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提供无损于材料特性的层结构的电化学元件,包含叠层的第1集电体、第1电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第2电极活性物质层及第2集电体的电化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一边根据第1电极活性物质层、第2电极活性物质层或固体电解质层的组成,照射具有预定能量的电子或电磁波,一边向上述基板上供给构成第1电极活性物质层、第2电极活性物质层或固体电解质层的原子、离子或群集,以此形成第1电极活性物质层、第2电极活性物质层或固体电解质层。
-
公开(公告)号:CN1799161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480014895.9
申请日:2004-06-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2 , H01B1/12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2300/0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通式LixMOyNz表示的固体电解质,其中M是选自Si、B、Ge、Al、C、Ga和S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并且x、y和z分别满足:x=0.6至5.0,y=1.050至3.985,z=0.01至0.50。所述固体电解质在湿气氛中几乎不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7526C
公开(公告)日:2004-02-04
申请号:CN98800701.0
申请日:1998-05-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10T29/49108
Abstract: 以往能够通过充放电可逆反复嵌入或脱嵌锂离子的负极用石墨粉末不能够获得与每1g的理论容量372mAh接近的值,此外,在提高高效放电特性和高温下的保存性方面也存在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使用对(002)面的面间隔(d002)为3.350~3.360埃、C轴方向的晶粒大小(Lc)至少在1000埃以上的鳞片状或块状石墨粒子进行进一步微细粉碎的过程中,进行倒角,获得盘状或片状粒子,然后进行筛分,获得平均粒径为10~30μm、最薄处厚度平均值为3~9μm、广角X射线衍射法测得的(110)/(004)的X射线衍射峰强度比在0.015以上的粉末,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获得在较高的能量密度下高放电率的性能和高温放置下的可靠性均有所提高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471187A
公开(公告)日:2004-01-28
申请号:CN03143034.1
申请日:2003-06-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
Abstract: 全固体电池,它由正极集电体层、上述正极集电体层上设有的正极活性材料层、负极集电体层、上述负极集电体层上设有的负极活性材料层、介于上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和上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以及设有上述正极集电体层或上述负极集电体层的基板构成,上述基板由金属片及上述金属片的表面设有的覆盖层所构成,上述覆盖层由至少一层的金属氮化物所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227003A
公开(公告)日:1999-08-25
申请号:CN98800701.0
申请日:1998-05-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10T29/49108
Abstract: 以往能够通过充放电可逆反复嵌入或脱嵌锂离子的负极用石墨粉末不能够获得与每lg的理论容量372mAh接近的值,此外,在提高高效放电特性和高温下的保存性方面也存在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使用对(002)面的面间隔(d002)为3.350~3.360埃、C轴方向的晶粒大小(Lc)至少在1000埃以上的鳞片状或块状石墨粒子进行进一步微细粉碎的过程中,进行倒角,获得盘状或片状粒子,然后进行筛分,获得平均粒径为10~30μm、最薄处厚度平均值为3~9μm、广角X射线衍射法测得的(110)/(004)的X射线衍射峰强度比在0.015以上的粉末,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获得在较高的能量密度下高放电率的性能和高温放置下的可靠性均有所提高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200581A
公开(公告)日:1998-12-02
申请号:CN98109226.8
申请日:1998-05-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15 , H01M10/052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形成具优异循环使用寿命的高能量密度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该负极活性物质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组成。LiκZεXγ(其中,Z为选自金属及半金属组成的一组元素中的至少二种元素,其至少一种选自由Na、K、Rb、Cs、Mg、Ca、Sr、Ba、Sc、Y、La、Ce、Ti、Zr、Hf、V、Nb、Ta、Cr、Mo、W、Mn、Fe、Co、Ni、Cu、Ag、Zn、Cd及Pd组成的D组。X为选自O、S、Se及Te组成的一组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0
-
公开(公告)号:CN101656309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910166629.2
申请日:2007-09-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i)在基材部的表面上设置比所述基材部更容易塑性变形的表层部的工序;(ii)对所述表层部施加机械应力、从而在所述表层部上设置凹凸的工序;以及(iii)在所述表层部上设置包括含硅的多个柱状粒子的活性物质层的工序,其中,所述表层部的维氏硬度为20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322279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680045353.7
申请日:2006-11-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0423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在含有能够吸藏和放出锂离子的硅氧化物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的物质中,使用下述硅氧化物,所述硅氧化物具有硅位于中心且硅或氧位于4个顶点的四面体单元结构,构成所述单元结构不规则地排列的非晶结构,将位于所述单元结构中的所述4个顶点的氧的数量记为n,其中n=0、1、2、3或4,将所述单元结构表述为Si(n)时,所述硅氧化物中的所述单元结构的数量NSi(n)满足以下的关系式(1)~(3):NSi(1)+NSi(2)+NSi(3)≠0…(3)。
-
公开(公告)号:CN100490219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580046088.X
申请日:2005-12-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谋求确保对电解质中的残留水分的稳定性和离子传导性来抑制电池的特性劣化。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用正极包括:具有导电性的集电体;与集电体接触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上的被覆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含有从钴、镍和锰之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作为构成元素的化合物。被覆层由通式LixPTyOz或者LiaMObNc表示的耐湿性优良的锂离子传导性无机化合物构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