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97088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610101621.4
申请日:1999-07-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用至少两阶上升或下降阶梯波将建立、写入、保持和擦除脉冲变化地加到等离子体显示板上。这些阶梯波可通过将至少两个脉冲相叠加而实现。用这种波形作建立、写入和擦除脉冲可改进对比度,并用这种波形作保持脉冲可降低屏闪改善发光效率。这在驱动高分辨率等离子显示板以获得高画质和高亮度方面特别有用。
-
公开(公告)号:CN1892762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610101415.3
申请日:1999-11-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2927 , G09G3/293 , G09G3/2948 , G09G3/296 , G09G5/399 , G09G2310/0267 , G09G2310/066 , G09G2360/126
Abstract: 当驱动气体放电板时,在扫描和寻址电极组之间施加电压以执行设置。所述电压波形具有四个区间。在第一区间中,电压在短时间内上升至第一电压,其中100V≤第一电压<启动电压。然后,在第二区间中,电压上升至不小于启动电压的第二电压,并且电压上升的绝对斜率小于在第一区间中电压上升的绝对斜率。接着,在第三区间中,电压在短时间内从第二电压下降到比启动电压低的第三电压。随后,在第四区间中,电压以小于第三区间中电压下降的斜率的斜率进一步减小,在100μs至250μs内。整个电压波形所占的时间应该不大于360μs。这意味着可以适当地积累壁电荷,使得甚至当寻址周期中所加脉冲短时可以执行稳定寻址。这加长了放电保持周期因而提高了亮度。
-
公开(公告)号:CN1291437C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03801358.4
申请日:2003-10-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是能够使地址特性稳定的等离子体显示屏,由沿着与背面基板(1)的扫描电极(6)以及维持电极(7)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纵壁部分(10a)以及设置成使得与该纵壁部分(10a)交叉,形成单元空间(11),而且在单元空间(11)之间形成间隙部分(13)的横壁部分(10b)构成间壁(10),而且在间隙部分(13)内的空间中,形成用于在表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之间发生放电的激发电极(14),用扫描电极(6)和激发电极(14)形成可靠而稳定的激发放电,减小地址时的放电延迟,使地址特性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698082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200480000519.4
申请日:2004-03-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2948 , G09G3/293 , G09G3/2986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屏的驱动方法,该等离子体显示屏具有启动剂电极(PR1~PRn)。在所述子扫描场的写入期间,在扫描电极(SC1~SCn)进行扫描之前,使扫描电极(SC1~SCn)与启动剂电极(PR1~PRn)之间产生启动剂放电。从在所述子扫描场的写入期间给所述启动剂电极(PR1~PRn)外加旨在使其产生启动剂放电的电压起,到所述对应的扫描电极(SC1~SCn)进行扫描为止的时间间隔,在10μs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672185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02815785.0
申请日:2002-06-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2927 , G09G3/2022 , G09G3/2092 , G09G3/2922 , G09G3/2932 , G09G3/298 , G09G2310/066 , G09G2320/02 , G09G2320/0247 , G09G2360/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使得在高速驱动时也能进行稳定的地址工作,从而能以高精细度和高图像品质进行图像显示。因此,在以通过重复地址期间、放电维持期间、放电停止期间来显示1帧的图像的方式驱动形成了具有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多个放电单元的PDP时,为使放电停止期间连续,要至少设置1个初始化期间,用于对各放电单元中的壁电荷的状态进行初始化,在该放电停止期间,在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以便成为形成了扫描电极侧相对于维持电极侧的极性与在初始化期间对扫描电极所施加的初始化脉冲的极性相同的极性的壁电压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578998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03801358.4
申请日:2003-10-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是能够使地址特性稳定的等离子体显示屏,由沿着与背面基板(1)的扫描电极(6)以及维持电极(7)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纵壁部分(10a)以及设置成使得与该纵壁部分(10a)交叉,形成单元空间(11),而且在单元空间(11)之间形成间隙部分(13)的横壁部分(10b)构成间壁(10),而且在间隙部分(13)内的空间中,形成用于在表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之间发生放电的激发电极(14),用扫描电极(6)和激发电极(14)形成可靠而稳定的激发放电,减小地址时的放电延迟,使地址特性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7899C
公开(公告)日:2004-04-28
申请号:CN99807981.2
申请日:1999-04-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9/02 , H01J2217/49207
Abstract: 本发明作为PDP的制造方法,备有在前面板玻璃面上形成平行于纵向并列设置的多对显示电极的显示电极形成步骤;以及使形成了多对显示电极的前面板玻璃面与后面板玻璃面对齐,并粘接起来的板粘接步骤,在显示电极形成步骤中,将显示电极材料覆盖在前面板玻璃面上,用激光部分地加工该显示电极材料,形成上述多对显示电极,由于将激光加工方法引入多对显示电极的制作工序中,所以与以往相比,能使花费在制作工序上的手续和时间特别合理。另外,如果在激光加工程序中使用备有多个激光头的激光加工机100,则一边形成多对显示电极22、23(或透明电极部221、231或金属电极部222、232中的至少一者),一边同时或逐次地进行退火处理、电阻值补正处理、形状修补处理等修改,能实施更迅速且合理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作为一种PDP是这样构成的,即,使透明电极部和金属电极部导电性地接触构成一对显示电极,使沿纵向平行并列地设置了多对上述一对显示电极的前面板玻璃面与后面板玻璃面对齐并粘接起来构成PDP,在该PDP中在前面板玻璃面上设有对准标记,用来使利用激光加工形成的透明电极部和金属电极部的位置对齐。因此能制造一种使前面板玻璃一侧和后面板玻璃一侧、或者使透明电极部和金属电极部精确地组合起来,能充分地发挥所设计的本来的性能的PDP。
-
公开(公告)号:CN1479932A
公开(公告)日:2004-03-03
申请号:CN01820123.7
申请日:2001-10-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12 , H01J11/36 , H01J2211/36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确保亮度的同时,改善排气特性。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将多个单元于第一基板(107)的表面上隔开的第一障壁(112)和第二障壁(113)分别以条状相互交叉而形成、并使第二基板的表面与该第一障壁的顶部相向配置而构成的等离子体显示屏中,相当于第一障壁和第二障壁的交叉部分的区域(112b)中存在各障壁的高度低于其余的第一障壁(112a)高度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3534824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80001356.0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K9/56 , C09K11/08 , F21K9/64 , G03B21/14 , G03B21/204 , G03B33/06 , G03B33/12 , H01L33/486 , H01L33/50 , H01L33/501 , H01L33/502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73265 , H01L2924/16195 , H01L2924/3025 , H01S5/005 , H01S5/02296 , H05B33/10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波长变换元件,具有多个荧光体粒子和含有由位于所述多个荧光体粒子之间的氧化锌构成的基体的荧光体层,氧化锌是c轴取向的柱状结晶或单晶。
-
公开(公告)号:CN101300694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680041330.9
申请日:2006-11-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具备片状的集电体、和担载于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活性物质层包含具有至少1个弯曲部的多个柱状粒子,柱状粒子能够吸藏和放出锂。另外,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步骤:第1步骤,使活性物质的粒子以+10°~+60°的第1入射角入射到片状的集电体上从而使活性物质沉积;第2步骤,使活性物质的粒子以-10°~-60°的第2入射角入射到片状的集电体上从而使活性物质沉积。根据本发明,可将柱状粒子由于活性物质层的膨胀和收缩而受到的应力在弯曲部进行分散。此外,从对电极的法线方向观察时,构成本发明的电极的集电体的露出部能够显著减少,其结果,在充电时由对电极供给的锂在集电体的露出部析出的量可以减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