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微计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54086A

    公开(公告)日:2000-05-24

    申请号:CN99124804.X

    申请日:1999-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02 G01B3/18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测微计,其中包括:当心轴向对测砧前进的方向移动时,在显示手段(10)更新显示由位移检测手段(9)检测的检测值(D),另一方面,当心轴向对测砧后退的方向移动,并且其后退量(D-Dm)处于不到设定量(α)的范围内时,保持显示手段(10)的显示值的最小值更新保持手段(33),以及当心轴向对测砧后退的方向移动,并且其后退量(D-Dm)等于或大于设定量(α)时,解除最小值保持状态的最小值保持解除手段(34)。

    千分尺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31421A

    公开(公告)日:1999-10-13

    申请号:CN99104800.8

    申请日:1999-0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3/18

    Abstract: 一种千分尺包括在其一端处具有一测砧的一主体;具有啮合主体相对端的一螺纹部分的一主轴,它可在转动的同时沿轴向相对于测砧移动;从主轴的旋转量检测其轴向位移量以数字显示根据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所得到的测量值的一编码器。该千分尺包括设于主体相对端上的一套筒,它可绕主轴轴线在主轴轴向的一预定位置上转动。在该套筒的圆周表面上形成有平行于主轴轴向的一引导沟槽。该主轴包括位于主轴内并与该引导沟槽滑动接合的一接合销钉。

    位移测量仪器
    33.
    发明公开
    位移测量仪器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301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193374.3

    申请日:2024-02-21

    Abstract: 提供位移测量仪器,其消除通过使测量元件以不适当的接近与待测量对象接触而获得的测量值并可靠获得高精度测量值。位移测量仪器包括:编码器,其在测量元件与待测量对象的表面接触期间以测量元件的移动方向作为测量方向来检测测量元件的移动位移量;计算单元,其至少根据移动位移量来计算测量值;显示单元,其至少显示测量值。计算单元包括:测量部,其根据移动位移量来计算测量值并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测量值;速度获取部获取测量仪器的速度;接近分析部,其基于在紧挨在测量仪器停止之前的预定时段期间的速度的转变,来分析和判断测量仪器向待测量对象的接近是适当还是不适当;警告部,其在判断为测量元件向待测量对象的接近不适当时发出警告。

    自动测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70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930635.0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提供自动测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自动测量装置包括测微计、位移检测器单元以及自动操作单元,测微计包括前后移动以与工件接触或离开工件的主轴,位移检测器单元检测主轴的位移,自动操作单元通过动力来使主轴的前后移动自动化。自动操作单元执行使主轴前进以使主轴与工件接触的第一前进步骤,以及在第一前进步骤中对主轴与工件之间的接触进行判定的接触判定步骤。在接触判定步骤中,当位移检测器单元在第一前进步骤中检测到的主轴的位置变化等于或小于预定的接触判定阈值时,判定主轴与工件接触。

    用于将外部装置连接到测量装置的连接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1412805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010008611.6

    申请日:2020-01-06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将外部装置连接到测量装置的连接单元。连接单元(100)包括:主体部(200),其包括用于连接到主装置的连接端口的主连接器端子(220);副主体部(300),其包括用于连接到外部装置的连接端口的副连接器端子(320);以及电缆(500),其将主连接器端子(220)电连接到副连接器端子(320)。主体部(200)和副主体部体,并且通过接合手段分离来改变主体部(200)和副主体部(30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主体部(200)与副主体部(300)合体的状态下,通过利用连接单元(100)将主装置连接到外部装置,使外部装置电连接到主装置并且同时被安装到主装置。(300)通过可接合且可分离的接合手段接合而合

    数字式位移测量器
    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92681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10061321.8

    申请日:2013-0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式位移测量器,具备主体、主轴、编码器(40)以及显示部(60),还具备:速度信息检测单元(71),其检测主轴的移动速度;判断单元(72),其根据由该速度信息检测单元(71)检测出的移动速度来判断主轴是否停止,并且以判断出主轴停止这一情况为条件,判断主轴即将停止时的移动速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以及通知单元(73),其通知该判断单元(72)的判断结果。

    测量器的防尘构造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59374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210130322.9

    申请日:2012-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器的防尘构造,该测量器的防尘构造具有:壳体(10),其在与保护板(12)相对的面上具有开口部;太阳能电池板(20),其从该壳体(10)的开口部被收容在壳体(10)内;中间板(30),其将该太阳能电池板(20)的外周部向壳体(10)的底壁按压;显示器(40),其与太阳能电池板(20)间隔开间隙(42),且以与太阳能电池板(20)相对的方式配置在该中间板(30)的内部;基板(60),其以堵塞壳体(10)的开口部的方式被安装;定位螺钉,其将该基板(60)及中间板(30)紧固在壳体(10)上。在中间板与壳体之间设有临时固定部件(39),以将太阳能电池板的外周部向壳体的底壁按压的状态将中间板临时固定在壳体上。

    千分尺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91863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46072.1

    申请日:2009-06-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千分尺。由支承轴(41)、棘爪(43)和对棘爪(43)向第1突起(332)侧施力的施力部件(44)构成恒压机构(40);支承轴(41)包括与测杆(20)的中心轴线同轴地设置在测杆(20)的基端且贯穿操作部(30)的棘轮环部(33)的轴部(411)、设置在轴部(411)的基端且直径大于轴部(411)的头部(412);棘爪(43)以保持于头部(412)的轴(432)为中心转动,并被配置在棘轮环部(33)内,在侧面形成有与第1突起(332)卡合的锯齿状的第2突起(434)。在与测杆(20)的轴向正交的棘轮环部(33)内的空间中配置有上述构件(41、43、44),因此,能缩短恒压机构(40)沿着测杆(20)的轴向的长度,从而能相应地使千分尺小型化。

    数字式位移测量器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92681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061321.8

    申请日:2013-0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式位移测量器,具备主体、主轴、编码器(40)以及显示部(60),还具备:速度信息检测单元(71),其检测主轴的移动速度;判断单元(72),其根据由该速度信息检测单元(71)检测出的移动速度来判断主轴是否停止,并且以判断出主轴停止这一情况为条件,判断主轴即将停止时的移动速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以及通知单元(73),其通知该判断单元(72)的判断结果。

    千分尺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98524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142164.7

    申请日:2009-06-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千分尺。由支承轴(41)、棘爪(43)和对棘爪(43)向第1突起(332)侧施力的施力部件(44)构成恒压机构(40);支承轴(41)包括与测杆(20)的中心轴线同轴地设置在测杆(20)的基端且贯穿操作部(30)的棘轮环部(33)的轴部(411)、设置在轴部(411)的基端且直径大于轴部(411)的头部(412);棘爪(43)以保持于头部(412)的轴(432)为中心转动,并被配置在棘轮环部(33)内,在侧面形成有与第1突起(332)卡合的锯齿状的第2突起(434)。在与测杆(20)的轴向正交的棘轮环部(33)内的空间中配置有上述构件(41、43、44),因此,能缩短恒压机构(40)沿着测杆(20)的轴向的长度,从而能相应地使千分尺小型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