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37859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005602.5

    申请日:2009-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其包括:在下部形成有空气吸入口且在上部形成有空气排出口以调节室内空气的本体;与上述空气吸入口相比更大地形成的吸入口面板;为了使上述吸入口面板,从与上述本体的下部分隔的位置向上述本体的下部移动而遮盖上述空气吸入口,并从上述本体的下部向与上述本体的下部向隔开的位置移动而开放上述空气吸入口,移动上述吸入口面板的吸入口面板移动机构。这种空调机具有以下优点:在停止运行时可保持清洁,整体上外观简洁且可高档化。

    空气调节器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1949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10609848.7

    申请日:2015-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器,具有:送风装置,送出进行过调节的空气;以及排出单元,使由上述送风装置送出的空气通过向外部排出,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单元包括:中空形状的外体组件,包括具有排出格栅部的第一外体;以及内引导组件,形成有与上述排出格栅部相向的内开口部,在内部形成有使由上述送风装置送出的空气吸入并通过的吸入口和内部流路,配置于上述外体组件的内部并固定于上述外体组件,上述空气调节器包括电机,上述电机用于使上述排出单元旋转。

    排出单元及具有排出单元的空气调节器

    公开(公告)号:CN110307595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10317.X

    申请日:2015-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排出单元及具有排出单元的空气调节器。上述排出单元设置于空气调节器,用于引导在空气调节器的内部进行了调节的空气向外部排出,上述排出单元包括:第一外体,具有排出格栅部,第二外体,与上述第一外体的一侧相结合,第三外体,与上述第一外体的另一侧相结合,并与上述第二外体相结合,第一内导件,形成有与上述排出格栅部相向的内开口部,以及第二内导件,与第一内导件相结合,并与上述第一内导件一同形成内部流路;上述第一外体、第二外体及第三外体结合成中空圆筒形状,在上述第一外体形成有插入槽,上述第一内导件包括前流路部,上述前流路部形成上述内开口部,上述前流路部的前端部插入上述插入槽。

    空气调节器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1291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310421296.X

    申请日:2013-09-16

    Inventor: 尹柱协 宋星宇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包括:本体,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排出引导件;内引导件,位于排出引导件的内侧,与排出引导件一起形成空气排出通道;内引导件移动机构,用于以使空气出通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方式使内引导件移动。上述空气调节器具有在用水平风向调节部件或垂直风向调节部件调节风向的情况下能够形成更加多样的排出方向的优点。

    排出单元及具有排出单元的空气调节器

    公开(公告)号:CN106152265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76924.1

    申请日:2015-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排出单元及具有排出单元的空气调节器。上述排出单元设置于空气调节器,用于引导在空气调节器的内部进行了调节的空气向外部排出,上述排出单元包括:第一外体,具有排出格栅部,第二外体,与上述第一外体的一侧相结合,第三外体,与上述第一外体的另一侧相结合,并与上述第二外体相结合,第一内导件,形成有与上述排出格栅部相向的内开口部,以及第二内导件,与第一内导件相结合,并与上述第一内导件一同形成内部流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外体、第二外体及第三外体以结合成空圆筒形状,从而容易维持中空圆筒形状,且能够将空气通过外体之间的缝隙来流出的现象最小化。

    空气调节器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89047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210015041.9

    申请日:2012-01-12

    Inventor: 尹柱协 宋星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其具有用于排出调节后的空气的空气排出部,开闭面板,其设置成能够移动,以开放上述空气排出部,驱动部,其用于对上述开闭面板提供驱动力,第一齿轮,其能被上述驱动部驱动旋转,移动导向部,其具有与上述第一齿轮联动而直线移动的第二齿轮,以及固定导向部,其固定于上述本体,并具有用于对上述移动导向部的移动进行引导的防浮动部;在上述移动导向部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防浮动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导向槽。

    空气调节器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1291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421296.X

    申请日:2013-09-16

    Inventor: 尹柱协 宋星宇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包括:本体,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排出引导件;内引导件,位于排出引导件的内侧,与排出引导件一起形成空气排出通道;内引导件移动机构,用于以使空气出通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方式使内引导件移动。上述空气调节器具有在用水平风向调节部件或垂直风向调节部件调节风向的情况下能够形成更加多样的排出方向的优点。

    空气调节器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89670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237651.3

    申请日:2012-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送风扇来形成多种气流的空气调节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包括:热交换器,其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多个排出部,排出在上述热交换器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多个送风扇,向上述多个排出部吹送空气;以及控制部,其使上述多个送风扇以相互不同的速度旋转来实现多个运转模式。

    空气调节器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62837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063209.3

    申请日:2012-03-08

    Inventor: 朴洙俊 宋星宇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包括:壳体,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在该壳体的前方部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一部分形成有开口部,热交换单元,其配置在壳体的内部,空间部面板,其配置在开口部,凹陷形成有前方开放且中空的空间部,并形成有用于使与热交换单元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向空间部流动的空气流动口;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从前方观看时,由于看不到立式空气调节器的内部,因而显得简洁而高档,并能最小化异物入侵到立式空气调节器内部的现象,当空间部收纳各种物品时,所收纳的物品不会掉落到立式空气调节器的内部,由此空间部能够起到物品收纳部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