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1428704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80060984.6

    申请日:2020-04-07

    Inventor: 朴轸熙 柳政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包括与各个固定触头相邻配置的复数个磁铁部。与各个固定触头相邻配置的复数个磁铁部中的至少一个磁铁部构成为与其余磁铁部相对的一侧具有不同的极性。由此,在各个固定触头沿着彼此不同的方向形成电弧的路径。另外,电弧的路径形成为远离电弧路径形成部的中心部。由此,可以防止配置于中心部的构成要素的损坏。

    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1428704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80060979.5

    申请日:2020-04-07

    Inventor: 朴轸熙 柳政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包括复数个磁铁部。与各个固定触头相邻配置的各个磁铁部构成为彼此相对的相对面具有不同的极性。另外,复数个磁铁部中的一部分配置成相对于其他磁铁部倾斜。因此,通过复数个磁铁部,磁场形成为倾斜地经过各个固定触头。通过所述磁场形成的电磁力朝远离直流继电器的中心部的方向行进。由此,由于所产生的电弧以远离直流继电器的中心部的方式移动,因此可以防止直流继电器的损坏。

    直流继电器及其制作方法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1487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980094471.4

    申请日:2019-08-20

    Inventor: 柳政雨

    Abstract: 公开一种直流继电器及其制作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所具备的可动接触件部包括可动接触件和位于可动接触件的下侧的下部轭。下部轭构成为抵消可动接触件和固定接触件接触而产生的电磁反作用力。下部轭可以构成为自身抵消电磁反作用力,或者与上部轭一起抵消电磁反作用力。可动接触件和下部轭彼此接触。可动接触件的下侧与下部轭的上侧接触。可动接触件设置有向下侧突出形成的结合凸出部。下部轭设置有向与可动接触件相对的方向凹陷形成的可动接触件结合部。结合凸出部可以插入到可动接触件结合部。在结合凸出部插入到可动接触件结合部之后,可以受到朝向放射状外侧的压力。通过所述压力,结合凸出部向放射状外侧扩张。因此,结合凸出部的外周面夹紧结合到形成可动接触件结合部的下部轭的内周面。因此,不需要用于结合可动接触件和下部轭的额外的紧固构件。因此,可以简化直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电动汽车继电器
    34.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7060161S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30570721.7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电动汽车继电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控制电路。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如图所示的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电动汽车继电器
    35.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7060162S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30570921.2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电动汽车继电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控制电路。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如图所示的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