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的臭氧氧化处理装置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71389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10287006.1

    申请日:2014-06-25

    Inventor: 张东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水的臭氧氧化处理装置,包括提升泵、氧化反应器、紊流器、臭氧发生器以及循环泵,废水经所述提升泵的提升进入到所述氧化反应器,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所述紊流器连通至所述氧化反应器内,所述循环泵、紊流器和氧化反应器之间通过管子互相连通,形成一个循环。本发明利用紊流器的设置,使臭氧气体与废水在反应器内高速混合,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并用更节约能耗和成本的方式提高水和臭氧的接触面积。

    利用炼油废催化剂及臭氧处理炼油含盐污水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70358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41291.2

    申请日:2014-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炼油废催化剂及臭氧处理炼油含盐污水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利用含臭氧气体与经活化处理后的炼油废催化剂在流化床反应器内对炼油含盐污水进行内循环的催化氧化处理,然后经竖流式沉淀池后外排,出水CODcr值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是用以实现该方法,其至少包括一流化床反应器以及一竖流式沉淀池。本发明将炼油废催化剂用作污水臭氧处理协同催化剂,为炼油厂固体废弃物提供了“以废治废”利用方向,并解决了催化剂成本较高的问题;利用流态化技术加强了臭氧-催化剂-有机污染物之间的传质效应,解决了臭氧利用率较低、催化剂易结垢的问题。

    一种循环冷却水补水净化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355467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34767.X

    申请日:2014-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冷却水补水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储水池、预臭氧接触塔、混凝沉淀池、后臭氧接触塔和电化学处理器依次相连通,后臭氧接触塔和电化学处理器之间设有过滤器,预臭氧接触塔和后臭氧接触塔相连之间设有臭氧发生器,后臭氧接触塔出水口与过滤器进水口相连,电化学处理器与储水槽连通,储水槽与循环冷却池连通,循环冷却池与生活用水管网连接,储水槽与循环冷却池的管路上设有补水泵,循环冷却水池内安装高低液位计,补水泵和高低液位计分别与控制室中的DCS控制系统连接。该发明的循环冷却水补水净化处理技术,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循环水浓缩倍数,有利于节能减排,而且也有利于减少了工作过程中对设备的腐蚀,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离子水制造装置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03151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80014523.6

    申请日:2011-04-06

    Inventor: 申钟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水制造装置,简化离子水制造装置的构造,防止水的损失,进而能够防止因溶解固形物质而导致的电极及离子隔膜的损伤,同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能够选择提供碱性水及酸性水。即,本发明的离子水制造装置,包括:电解槽,其构成为原水仅接触于阳极和阴极中的一个电极;离子化电极部,其具备于所述离子化电解槽的一侧以上内壁,并购成为原水仅与阳极和阴极中的一个电极直接接触;离子水控制部,根据所述离子水的排放控制所述离子化电极部;操作部,向所述离子水控制部输入使用者的操作信号。因此,本发明的离子水制造装置中,通过一个电解槽制造离子水,从而减少原水的损失,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选择使用离子水,因此其功能性得以提高。

    一种臭氧接触池及臭氧接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40276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10609428.8

    申请日:2010-12-28

    Inventor: 李继 董文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中的一种臭氧接触池及臭氧接触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臭氧接触池,包括按进水顺序布置并依次连通的进水廊道、曝气廊道、配水区、反应区和出水槽,所述进水廊道的顶部为出水端,所述曝气廊道的顶部为入水端,所述进水廊道的顶部与所述曝气廊道的顶部相连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臭氧接触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曝气廊道与反应区分开设置,避免了曝气造成的水流扰动对水力效率的影响;曝气廊道与配水区通过狭窄通道连接,增加了臭氧浓度在水中的均匀分布;设置了穿孔板和出水堰,使水流在反应区内上升速度均匀分布,获得了接近完全推流式的水力流态。反应区因此消毒效率可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种臭氧接触池及臭氧接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40276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10609428.8

    申请日:2010-12-28

    Inventor: 李继 董文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中的一种臭氧接触池及臭氧接触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臭氧接触池,包括按进水顺序布置并依次连通的进水廊道、曝气廊道、配水区、反应区和出水槽,所述进水廊道的顶部为出水端,所述曝气廊道的顶部为入水端,所述进水廊道的顶部与所述曝气廊道的顶部相连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臭氧接触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曝气廊道与反应区分开设置,避免了曝气造成的水流扰动对水力效率的影响;曝气廊道与配水区通过狭窄通道连接,增加了臭氧浓度在水中的均匀分布;设置了穿孔板和出水堰,使水流在反应区内上升速度均匀分布,获得了接近完全推流式的水力流态。反应区因此消毒效率可得到大幅度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