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调整元件的驱动系统的传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563517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0780047511.7

    申请日:2007-10-19

    Inventor: G·舍克

    Abstract: 在具有环弹簧状的环元件(3)和与该环元件相配的摩擦面(4)的传力系统(1)中,设有用于在两个转换状态之间转换环元件(3)的转换器件(5、10、11),其中环元件(3)与摩擦面(4)在一个第一转换状态下处于传力的作用连接,而在另一第二转换状态下处于没有力传递的作用连接,并且在该第二转换状态下环元件(3)从摩擦面(4)完全抬起。设有力矩控制的杠杆力臂,用于在第二转换状态下使环元件从摩擦面完全抬起,所述杠杆力臂通过在转换器件上起作用的、在驱动侧的贴靠点(17)和输出侧的翻转点(16)之间的距离形成。该传力系统(1)特别是适合于机动车调整元件的驱动系统。

    自动门板闭合单元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44515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080037788.3

    申请日:2010-08-25

    Applicant: 禹生允

    Inventor: 禹生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门板闭合单元,其容易加工成简单的结构,通过具备开放及关闭门板时分别引导机油的独立的液压回路来能够确保动作稳定性。上述自动门板闭合单元包括:桶形状的主外罩;阻尼器外罩,其将主外罩划分为上部及下部腔室,在内侧装入机油,固定叶片朝向中央突出;盖,其固定结合在主外罩的上部;可动轴,其一端通过盖朝向外部延长的同时可旋转地支承,另一端通过阻尼器外罩可旋转地支承在主外罩的下端面;可动叶片,其一体地形成在可动轴的外周部,而与固定叶片一起将阻尼器外罩内部划分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复位弹簧,其提供在关闭门板时用于使可动轴复原到初期设定位置的复原力;以及阻尼机构,其在可动轴和可动叶片向门板的关闭方向旋转时选择性地提供阻尼功能。

    弹簧式防倒转装置和手工控制的电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395398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780008046.6

    申请日:2007-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倒转的弹簧式机械装置,其能够连接或释放作用于同一个旋转轴上的手工控制手轮(4)和电机,包括圆柱形弹簧(7,16)、被安装成在旋转轴上旋转的圆柱体(9,17),所述弹簧能够与所述圆柱体一起旋转,弹簧的簧圈与圆柱体的表面接触,且其端部能够与所述手轮接触。弹簧(7,16)的端部被向内或向外弯曲,所述手轮(4)可以作用于弹簧(7,16)两端中的其中任意一个的弯曲部上,且弹簧(7,16)的转动被作用于弹簧两端的其中任意一个上的止挡限制。本发明应用于液体管道上的手工控制和电动控制阀。

    用于超程去耦器的弹簧行程限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890479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480036753.2

    申请日:2004-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引擎驱动的轴和蛇形带之间传递旋转运动的去耦器组件。该去耦器包括构造成组装到该轴上的毂。该毂具有一个形成于其内的螺旋形的第一槽。一个带轮可旋转地耦合到该毂。一个支座安装到该毂上,并包括有一个形成于其内的螺旋形的第二槽,且一个防倾斜上移的凸起形成于其上。一个止推板固定到该毂上,并具有一个形成于其内的槽。一个扭转弹簧压紧在一个保持于该螺旋形的第一槽内的毂端和一个保持于螺旋形的第二槽内的支座端之间,用于在毂和支座之间传递扭矩。防倾斜上移凸起在形成于止推板中的槽中运行,以限制支座和止推板之间的转动,并防止扭转弹簧相对于毂和支座转动。

    齿轮组与用于线缆式车窗提升系统的发动机驱动齿轮组

    公开(公告)号:CN1593967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10074565.0

    申请日:2004-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组以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线缆式车窗提升系统的发动机驱动齿轮组,其包含一驱动装置(14,50;59,60)及一齿轮机构(15,10),该齿轮机构与该驱动装置协作且耦合到旋转式安装的线缆卷筒(17)上,以用来卷绕及退绕线缆式车窗提升系统(100)的线缆(53)。根据本发明,该齿轮组或发动机驱动齿轮组的线缆卷筒(17)的直径处于从约22mm到约30mm的范围内,且优选地处于从约24mm到约28mm的范围内,其中该齿轮机构(15,10)的齿轮比处于从约1∶38到约1∶55的范围内,且优选地处于从约1∶4 2到约1∶51的范围内。一线缆卷筒(17)在其末端侧上具有爪形器(19,20),该等爪形器啮合于一涡轮(10)末端侧上相应设计的凹槽(13,14)内。可使用具有仅为约5.7nm的最大驱动转矩的电动机。总体而言,该齿轮组或发动机驱动齿轮组的尺寸能够减少约40-50%。该齿轮组或发动机驱动齿轮组可以标准方式设计成用于机动车前门或后门上的电动与手动线缆式车窗提升系统两者中。

    用于控制通往隔间、特别是车库隔间的出入口的正门

    公开(公告)号:CN105247155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480028801.7

    申请日:2014-02-27

    Abstract: 一种用于控制通往隔间、特别是车库隔间的出入口的正门(1),包括:‑固定部分,与隔间的所述出入口能相关联并且包括两个横向立柱(2)和上横梁(3);‑运动部分,包括与所述固定部分以运动方式相关联的叶(4,5);‑至少一滑轮(27),与所述横向立柱(2)中的至少一个的顶端相关联旋转,并且在所述至少一滑轮(27)上,至少部分地缠绕有被连接到所述叶(4,5)和配重(29)的线缆(28);‑所述滑轮(27)的、被安装在所述上横梁(3)上的操作轴(30);‑缠绕‑退绕装置(34),被安装在所述上横梁(3)上并且具有柔性元件(35),所述柔性元件能够被缠绕和退绕,所述缠绕‑退绕装置与所述叶(4,5)的顶端相关联;‑电动机(36),被安装在所述上横梁(3)上并且适合用于置驱动轴(37)于转动中;以及‑所述电动机(36)的运动的传送和分布单元(38,39,40),包括:‑被安置在所述驱动轴(37)和所述操作轴(30)之间的第一电磁离合器(38);‑被安置在所述驱动轴(37)和所述缠绕‑退绕装置(34)之间的第二电磁离合器(39);以及‑电子处理和控制单元(40),被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38)和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39)并且适合用于操作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38)以将运动从所述驱动轴(37)传送到所述操作轴(30),并且用于操作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39)以将运动从所述驱动轴(37)传送到所述缠绕‑退绕装置(34)。

    用于控制通往隔间、特别是车库隔间的出入口的正门

    公开(公告)号:CN105247155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80028801.7

    申请日:2014-02-27

    Abstract: 一种用于控制通往隔间、特别是车库隔间的出入口的正门(1),包括:-固定部分,与隔间的所述出入口能相关联并且包括两个横向立柱(2)和上横梁(3);-运动部分,包括与所述固定部分以运动方式相关联的叶(4,5);-至少一滑轮(27),与所述横向立柱(2)中的至少一个的顶端相关联旋转,并且在所述至少一滑轮(27)上,至少部分地缠绕有被连接到所述叶(4,5)和配重(29)的线缆(28);-所述滑轮(27)的、被安装在所述上横梁(3)上的操作轴(30);-缠绕-退绕装置(34),被安装在所述上横梁(3)上并且具有柔性元件(35),所述柔性元件能够被缠绕和退绕,所述缠绕-退绕装置与所述叶(4,5)的顶端相关联;-电动机(36),被安装在所述上横梁(3)上并且适合用于置驱动轴(37)于转动中;以及-所述电动机(36)的运动的传送和分布单元(38,39,40),包括:-被安置在所述驱动轴(37)和所述操作轴(30)之间的第一电磁离合器(38);-被安置在所述驱动轴(37)和所述缠绕-退绕装置(34)之间的第二电磁离合器(39);以及-电子处理和控制单元(40),被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38)和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39)并且适合用于操作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38)以将运动从所述驱动轴(37)传送到所述操作轴(30),并且用于操作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39)以将运动从所述驱动轴(37)传送到所述缠绕-退绕装置(3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