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切断控制装置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847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80097141.2

    申请日:2022-06-30

    Inventor: 仓富嵩大

    Abstract: 车载用切断控制装置(10)具有导电线路(第一导电线路(11))、电压生成部(13)、短路检测部(14)以及驱动部(15)。导电线路(第一导电线路(11))与低压电池(3)绝缘,被施加比高压电池(5)的输出电压小的电压。电压生成部(13)基于低压电池(3)或高压电池(5)的输出电压来生成施加于导电线路(第一导电线路(11))的电压。短路检测部(14)接受来自导电线路(第一导电线路(11))的电力而驱动。驱动部(15)接受来自导电线路(第一导电线路(11))的电力而动作,输出用于将切断部(7)切换为切断状态的切断信号。短路检测部(14)被输入检测信号,基于检测信号来检测电力线路(6)的短路。驱动部(15)在短路检测部(14)检测到电力线路(6)的短路的情况下,将切断部(7)切换为切断状态。

    切削工具
    42.
    发明公开
    切削工具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843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80042863.2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一种切削工具,具备基材和配置于所述基材上的覆膜,其中,所述覆膜包含第一层,所述第一层由第一单元层和第二单元层交替地层叠而成的交替层构成,所述第一单元层具有六方晶型的晶体结构,所述第一单元层由W(C1‑aNa)x构成,所述a为0.3以上且0.8以下,所述x为0.8以上且1.2以下,所述第二单元层由AlcV1‑cN构成,所述c为0.40以上且0.80以下。

    光纤的端面观察装置及光纤的端面观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6576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80046530.7

    申请日:2023-05-16

    Inventor: 高野纯矢

    Abstract: 光纤的端面观察装置是观察包括玻璃光纤以及覆盖玻璃光纤的外周的包覆部的光纤的端面的装置。光纤具有玻璃光纤被包覆部包覆的包覆区域以及玻璃光纤从作为包覆部的端面的包覆端面突出的突出区域。装置具备:光源,向反射面照射光,所述反射面使反射光入射到突出区域的侧面;以及相机,获取突出区域的玻璃端面的观察图像。

    非水电解质电池用引线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406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846806.6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用引线,具有导体以及配置于导体的上表面、下表面的第一绝缘树脂膜、第二绝缘树脂膜,在沿着上表面的垂直方向观察导体时,将沿着所选择出的相对的两边的轴设为X轴,将与X轴正交的轴设为Y轴的情况下,第一绝缘树脂膜、第二绝缘树脂膜被配置为:不覆盖导体的沿着Y轴的两端部,而是在导体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沿着X轴横穿导体地对导体进行覆盖,并且在沿着上表面的垂直方向观察时第一绝缘树脂膜与第二绝缘树脂膜相互重叠,第一绝缘树脂膜、第二绝缘树脂膜中的至少任一个从靠近导体的位置起依次具有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第二膜层被配置为使第一膜层的表面的一部分露出,且第二膜层的树脂的种类与第一膜层的树脂的种类不同。

    玻璃微粒堆积体的制造装置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305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975544.3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体配管的使用寿命长的玻璃微粒堆积体的制造装置。本公开的玻璃微粒堆积体具备:棒状的燃烧器,对玻璃微粒进行合成;燃烧器台,支承燃烧器,并且能够在燃烧器延伸的第一方向上移动;框体,在内部配置燃烧器和燃烧器台;以及多个气体配管,从框体向燃烧器供给用于对玻璃微粒进行合成的气体。燃烧器台具有将气体配管以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进行固定的第一配管固定部。框体具有将气体配管以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进行固定的第二配管固定部。从相对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位于第一配管固定部与第二配管固定部之间的气体配管不交叉。

    连接器
    48.
    发明公开
    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18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80044801.5

    申请日:2023-05-24

    Inventor: 郎鹏飞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提高将增力功能部件保持于嵌合开始位置的功能的可靠性。具备:滑块(30),其设置于第一壳体(11),通过相对于第一壳体(11)从嵌合开始位置向嵌合完成位置相对移位,使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61)嵌合;保持部(42),其形成于滑块(30),具有向与滑块(30)从嵌合开始位置向嵌合完成位置相对移位时的移位方向相同的方向呈悬臂状地伸出的臂状卡止片(43);止动部(16),其形成于第一壳体(11),通过供臂状卡止片(43)的伸出端部的抵碰部(45)在与臂状卡止片(43)的伸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抵碰,限制嵌合开始位置的滑块(30)向嵌合完成位置移动;以及压弯限制部(39),其设置于滑块(30),限制臂状卡止片(43)压弯。

    电路结构体
    49.
    发明公开
    电路结构体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1801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80047302.1

    申请日:2023-06-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路结构体,能够减小在壳体内由导热部件占据的搭载面积,能够实现使用了通电用汇流条的发热部件的散热效率的提高。电路结构体(10)具备发热部件(22)和通电用汇流条(26),通电用汇流条(26)具有中空管路(32),该中空管路贯通通电用汇流条(26)而延伸,并包括在通电用汇流条(26)的一个端部开口的第一开口(28)及在另一个端部开口的第二开口(30),通电用汇流条(26)具有:第一连接管体(60),与通电用汇流条(26)的一个端部流体密封地连结,包围第一开口(28)而与第一开口(28)连通;及第二连接管体(62),与通电用汇流条(26)的另一个端部流体密封地连结,包围第二开口(30)而与第二开口(30)连通,第一连接管体(60)具有能够与冷却介质源(34)连接的第一管路连结口(68),第二连接管体(62)具有能够与冷却介质源(34)连接的第二管路连结口(7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