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9457677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20110277.4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门锐刀
IPC: H01M8/10 , H01M8/1007 , H01M8/04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化学升压电池,可避免水滞留在保护片与阳极供电体之间。电化学升压电池包括:单元电池,包括电解质膜、阳极供电体、保护片及阴极供电体,其中所述电解质膜具有氢离子传导性,所述阳极供电体配置于所述电解质膜的一个主表面,所述保护片夹设于所述电解质膜与所述阳极供电体之间,所述阴极供电体配置于所述电解质膜的另一个主表面,所述阳极供电体包括相互层压的低压损层及高压损层,所述低压损层位于所述阳极供电体的相邻于所述保护片的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219358250U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22950214.8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3K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阻焊接装置,能够以较低成本及较高精度进行焊接作业。电阻焊接装置包括:上侧模具,设置有上侧电极;下侧模具,设置有与上侧电极相向的下侧电极,下侧电极保持被焊物;以及可动机构,移动上侧模具或下侧模具,使上侧电极与下侧电极沿着上下方向互相接近或远离,其中被焊物包括第一金属部件以及第二金属部件,第一金属部件放置于下侧电极,且包括接合面,第二金属部件包括与接合面相向的被接合面,且第二金属部件隔着第一金属部件放置于下侧电极,接合面以及被接合面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突出部,上侧电极包括加压面以及凹槽部,加压面抵接于突出部进行加压通电,下侧电极在与凹槽部相向的位置设有绝缘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219315097U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20293480.X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C25B9/63 , C25B9/60 , C25B15/08 , C25B1/04 , H01M8/06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碱性水电解装置,具有较佳的电解反应效率。碱性水电解装置包括:氢气侧电极;氧气侧电极;框体,收纳所述氢气侧电极以及所述氧气侧电极,且所述框体包括供给口、排出口以及连接流路;以及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氢气侧电极以及所述氧气侧电极中的其中一者形成为柱状部,另一者形成为设置于所述柱状部的周围的圆筒部,所述柱状部包括绝缘膜以及配管部,所述绝缘膜设置于所述柱状部相向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所述配管部贯通于所述柱状部的中心以供所述电解液流通,所述柱状部与所述圆筒部之间形成有间隙,且所述连接流路连接于所述配管部以供给所述电解液至所述间隙,所述排出口排出反应后生成的氢气、氧气以及所述电解液。
-
公开(公告)号:CN219257498U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20267462.4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即便在发生了正面碰撞时,也会将伴随正面碰撞的正面碰撞载荷分散而恰当传递至车身各部。车身侧部结构是以在车身侧部包括窗框的车身侧部结构作为前提,所述窗框分别在前柱上件的前部设有副柱,在其后部设有主柱。主柱通过将内板与外板正中间对准地予以接合而具有闭合剖面结构。在内板与外板之间,至少分别设置对与主柱相关的上半部进行加强的第一加劲杆、以及对与主柱相关的下半部进行加强的第二加劲杆。第一加劲杆与第二加劲杆在主柱的沿着车高方向的中间部以层叠状态接合,另一方面,分别具有剖面形状互不相同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219215166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20298789.8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抑制在侧面碰撞时承受碰撞载荷的侧梁的碰撞区域过度进入车身内侧。车辆的加强结构包括侧梁,所述侧梁具有:剖面大致コ字状的侧梁内件,具有朝向车宽方向的车外侧开口的开口部;侧梁外件,以覆盖开口部的方式而设;以及加强构件,被侧梁内件与侧梁外件夹着,且覆盖开口部。侧梁支撑着轨收纳部,所述轨收纳部收纳沿着侧梁的延伸设置方向移动的滑动门(省略图示)的下轨。加强构件具有:第一加强部,连接于开口部的上下方向的两个端部;以及第二加强部,仅连接于轨收纳部的前后方向的其中一个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219181266U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20150560.X
申请日:2023-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日高祐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收纳构造,其能够利用转子的周围的空气对转子进行冷却。马达收纳构造具有:马达,其具有转子(22)和定子(23);以及马达罩(12),其构成收纳所述马达的外壳(10A)的一部分,且在内部具有供冷却介质通过的制冷剂流路,所述马达罩(12)与所述马达的轴向上的一个面对置地配置,并至少在与所述转子(22)对置的区域具有朝向所述转子(22)的轴向端面突出的翅片。
-
公开(公告)号:CN219139226U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20139597.2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园美由纪
IPC: F02M35/024 , F02M35/10 , B60H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可避免吸气流在谐振腔的开口附近滞留。空气滤清器包括:滤芯;集尘室,配置于所述滤芯的下方且具有吸气入口;以及无尘室,配置于所述滤芯的上方且具有吸气出口,其中吸气流从所述吸气入口往所述吸气出口流动,吸气流轴从所述吸气入口往所述吸气出口延伸,所述空气滤清器还包括谐振腔及台阶部,所述谐振腔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连接于所述集尘室,所述开口的中心轴垂直于所述吸气流轴,所述台阶部形成于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吸气流轴的交点且具有斜面,所述斜面从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底部沿着所述吸气流的流动方向往上倾斜,以将所述吸气流从所述吸气入口往所述吸气出口导引。
-
公开(公告)号:CN219034880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20081639.1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板垣圭亮
IPC: F02M35/104 , F02D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扫气体通路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运用脉冲衰减效果,使得引擎转动稳定。吹扫气体通路结构包括连通燃料槽以及吸气歧管的吹扫气体通路,所述吹扫气体通路包括形成于所述吸气歧管内的吹扫气体导入通路,所述吹扫气体导入通路依序设置有导入部、扩径部、缩径部以及喷出部,所述导入部连接所述吸气歧管的外部,所述扩径部从所述导入部向所述缩径部形成为渐扩,所述缩径部形成于所述扩径部中截面积最大的端部,所述喷出部连接于所述缩径部以及所述吸气歧管与节气阀体的交界面。
-
公开(公告)号:CN218966734U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23400831.7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具有较高的客制化性以提升美观。座椅包括:座椅本体,至少一部分为透明;以及装饰构件,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其中所述座椅本体形成有开槽,所述装饰构件通过所述开槽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的透明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218957789U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23303200.3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保志祐太
IPC: H01M8/04119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化学升压装置,可降低设备重量及成本。电化学升压装置包括:电化学电池,包括相互堆叠多个单元电池,其中每一所述多个单元电池包括电解质膜、阳极及阴极,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配置于所述电解质膜的两侧;电源,使电流在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流动,以将供应至所述阳极的含水氢气移至所述阴极,并在所述阴极产生压力大于所述含水氢气的高压含水氢气;排放通道,从所述电化学电池往上延伸,且用以将在所述阴极产生的所述高压含水氢气排放到所述电化学电池的外部;以及除湿器,配置于所述排放通道上方,且用以去除所述高压含水氢气中的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