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5820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59005.0

    申请日:2012-12-03

    Inventor: 相原裕一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在将形成在中间转印薄膜上的图像向记录介质加热转印时,薄膜面因热的影响而变质或变形,可进行高画质的印刷。具备记录介质的供给部、在转印薄膜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将转印薄膜的图像向记录介质转印的转印部、供给转印薄膜的薄膜供给部、卷取该薄膜的薄膜卷取部、将从介质供给部输送的记录介质经由信息记录部向转印部运送的媒质运送路径、将从薄膜供给部输送的转印薄膜经由图像形成部向转印部移送的薄膜移送路径、使被设置在该薄膜运送路径上的转印薄膜暂时待机的薄膜待机部、与薄膜供给部和薄膜卷取部的至少一方连结的驱动构件、控制驱动构件的控制构件。

    光量调整装置及摄像装置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66943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110335577.4

    申请日:2011-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254 G03B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量调整装置,其在基板和叶片之间、在驱动环和叶片之间作用的摩擦阻力小且能够进行顺畅的开闭动作,并且能够以正确的运动轨迹开闭。以第一基板、光圈叶片、驱动环和第二基板的顺序以层叠状重合时,在第一基板和叶片之间夹设第一导板,在驱动环和叶片之间夹设第二导板,在第一基板和第一导板上配置有与形成在叶片上的第一突起嵌合的导槽,在第二基板和第二导板上配置有与形成在叶片上的第二突起嵌合的嵌合孔。此时,第一导板的导槽以比第一基板的导槽小的宽度构成,并且驱动环的嵌合孔以比第二导板的嵌合孔小的直径构成。

    转印装置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29991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10993476.4

    申请日:2015-12-25

    Inventor: 相原裕一

    Abstract: 本发明的转印装置,把卡片前端突入下游侧的搬送辊对所造成的卡片后端侧的转印膜片松弛去除,防止在转印图像上产生褶皱。在从开始对卡片(K)的转印处理到卡片前端突入搬送辊对(37)之后,比较卡片搬送马达(SMr)的旋转量与转印膜片(46)的卷取量(转印膜片的搬送量)而对卡片(K)的打滑量进行检测,根据其打滑的量控制卡片搬送速度与转印膜片送出速度,以消除转印膜片(46)的松弛。

    转印装置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38922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689442.6

    申请日:2015-10-22

    Inventor: 相原裕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325 B41J17/02

    Abstract: 本发明为转印装置,将卡片前端与转印辊下游侧的搬送辊对碰撞所造成的卡片后端侧的转印膜片的松弛去除,防止产生转印图像的褶皱。在从朝卡片(K)的转印处理开始到卡片前端进入搬送辊对(37)之前或之后,将卡片搬送速度加速,或将转印膜片(46)的送出速度减速,从而,去除在卡片后端侧产生的转印膜片(46)的多余的松弛。然后,卡片后端通过辊(33)之后,通过进一步使转印膜片(46)的送出速度减速来消除卡片后端侧的转印膜片(46)的松弛。

    送纸装置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0053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260905.7

    申请日:2015-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纸装置,具备:输送单元,与送纸托盘上的片材接触并输送片材;第一检测单元,被配置在输送单元的上游侧,检测送纸托盘上的片材;以及第二检测单元,被配置在输送单元的下游侧,检测送纸托盘上的原稿的前端部,所述送纸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在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出送纸托盘上的片材,第二检测单元未检测出送纸托盘上的片材的前端部的状态下,使输送单元运转而开始送纸动作。据此,能够将载置在送纸托盘上的片材且实际上能够送纸的全部片材进行送纸,因此减少了送纸托盘上的片材的放置不良,减轻了再次放置的麻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