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87423B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111509800.2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G06T17/20 , G06T19/00 , G06F30/2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三维模拟试验中围岩裂隙重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三维模拟实验中,模拟采煤后采煤模型的孔隙率作为采煤后孔隙率;获取采煤模型上每个网格统计得到的固相生长核的分布概率、以及每个网格在多个方向上固相生长核的生长概率;根据采煤后孔隙率、每个网格的固相生长核的分布概率、以及每个网格在多个方向上固相生长核的生长概率,生成采煤后裂隙数字模型;将采煤后裂隙数字模型输出到三维打印设备,三维打印设备根据采煤后裂隙数字模型重构为裂隙三维模型。本发明结合三维模拟模型的模型参数,建立裂隙三维模型,实现了模型的重构,解决在三维模拟实验中围岩裂隙场监测精度低、三维重构模型不精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237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294829.5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联网络结构的结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交联网络结构的结皮材料是由功能性主料、交联剂、表面活性剂在内的原料反应得到的具有双重网络交联结构的结皮材料;所述功能性主料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海藻酸盐和多元醇甘油;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所述交联剂包括交联剂一和交联剂二;所述交联剂一为三偏磷酸盐;所述交联剂二为可溶性钙盐中;所述交联剂二为氯化盐。本发明针对露天矿排土场的土壤风蚀问题,探究了结皮材料最佳配比,并通过室内风蚀实验、冻融循环实验、干湿交替实验、耐盐性实验,证明了结皮材料具有良好的抗风蚀性能和耐候性能、经济性和环保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27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111561012.8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维模拟试验中的煤层模块精细化开挖系统,包括:多个模拟煤块,多个模拟煤块组成模拟煤层;多个电动支撑模块,每一电动支撑模块设置于一个模拟煤块的底部,电动支撑模块升降用于带动模拟煤块移动;控制模块,其输出端与电动支撑模块的被控端连接,控制模块根据预设开挖面确定每一模拟煤块的高度,根据每一模拟煤块的高度确定每一电动支撑模块的高度,根据每一电动支撑模块的高度生成高度控制指令;控制模块将每一电动支撑模块的高度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电动支撑模块,以控制电动支撑模块升降至对应的高度。本方案通过控制模块对电动支撑模块的精确化控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模拟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206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01836.8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C09K17/4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改性煤矸石及其制备方法、改良土壤。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包括煤矸石和煤制油残渣的原料混合后依次进行酸处理和焙烧处理,得到焙烧产物;步骤S2,将包括焙烧产物、聚丙烯酰胺、水、单体和引发剂的原料混合后依次进行聚合反应、静置处理、固液分离和干燥处理,得到聚合产物;步骤S3,将包括聚合产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碳酸氢铵溶液和交联剂的原料混合后依次进行交联反应、固液分离和干燥处理,得到改性煤矸石。本申请通过以煤矸石和煤制油残渣为原料,制备得到的改性煤矸石用于土壤改良方面,不仅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还能对煤矸石和煤制油残渣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6765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1535170.6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模拟煤炭开采的三维试验平台,包括:框架;设置于框架底部的开挖模拟系统,用于模拟煤炭开采后的煤层变形状态;岩土模拟单元,铺设于开挖模拟系统的上部;岩土模拟单元采用模拟岩土得到;设置于框架顶部的移动式加载系统,所述移动式加载系统包括多个加载模块;控制装置,根据煤矿实际岩土厚度以及岩土模拟单元的厚度,确定每一加载模块的施压值;向每一加载模块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加载模块向岩土模拟单元施加压力,使得加载模块施加的压力值与岩土模拟单元的自身重力值之和与煤矿实际岩土厚度所产生的压力值相匹配。以上方案,能够模拟各种深度煤层所承受的压力值,可以对深煤层的开采过程进行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421704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1507933.6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矿三维模拟实验模型实验方法,包括:铺设模拟煤层;在模拟煤层上铺设模拟岩层、铺设模拟隔水层以及铺设模拟含水层,以进行采矿三维模拟实验模型铺设,模拟含水层的含水层模拟材料在铺设时为固态,经过加热后为液态;铺设模拟地表岩层,对模拟含水层加热或者等待含水层模拟材料转化为液态,以完成采矿三维模拟实验模型铺设后,对采矿三维模拟实验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并在模拟实验中对模拟含水层进行监测。本发明通过含水层模拟材料模拟含水层,实现含水层铺设,并在模拟实验时对模拟含水层进行监测,使模拟实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4539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24984.8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1/30 , C02F1/28 ,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 C08F267/10 , C08F220/60 , C02F103/10 , C02F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煤矿矿井水pH调节在8‑11之间,然后向煤矿矿井水中加入处理剂I并搅拌反应,得到一级处理矿井水;所述处理剂I为多巴胺甲基丙烯酰胺接枝改性双马树脂高聚物;向一级处理矿井水中加入处理剂II并于常温下搅拌之后静置过夜,然后经过滤,得到处理后的矿井水;所述处理剂II为电气石负载海藻酸钠复合物。经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的矿井水中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经处理后的矿井水灌溉土壤会导致土壤酶活性升高,促进植物发芽和生长,从而实现对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5147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220231.9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F18/27 , G06Q50/06 , G06Q50/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灌溉的矿井水处理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矿井水处理后的风险因子,并计算该风险因子的第一去除率;根据土壤的理化指标对土壤的正负效应,计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根据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计算土壤的风险因子阈值;根据土壤的风险因子阈值,确定矿井水的第二去除率;比较第一去除率、第二去除率的大小,判断矿井水灌溉是否危害土壤安全。当所述第一去除率小于所述第二去除率时,则判断灌溉矿井水会危害土壤安全,需要重新进行工艺处理,直至所述第一去除率不小于所述第二去除率为止;当所述第一去除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去除率时,则判断灌溉矿井水不会危害土壤安全,进而能够更好的实现确保矿井水灌溉不会影响土壤质量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45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410124984.8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1/30 , C02F1/28 ,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 C08F267/10 , C08F220/60 , C02F103/10 , C02F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煤矿矿井水pH调节在8‑11之间,然后向煤矿矿井水中加入处理剂I并搅拌反应,得到一级处理矿井水;所述处理剂I为多巴胺甲基丙烯酰胺接枝改性双马树脂高聚物;向一级处理矿井水中加入处理剂II并于常温下搅拌之后静置过夜,然后经过滤,得到处理后的矿井水;所述处理剂II为电气石负载海藻酸钠复合物。经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的矿井水中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经处理后的矿井水灌溉土壤会导致土壤酶活性升高,促进植物发芽和生长,从而实现对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586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410053576.8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性纳米粒子、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检测污染土壤生物毒性中的应用。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①配置反应溶液:②在连续鼓泡氮气的条件下,将反应溶液在室温下培养;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将交联剂加入反应溶液中进行交联后,再继续搅拌;③在氮气条件下,将步骤②的反应体系在水浴中浸泡,然后再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间隔固定时间进行搅拌,培养完成后,得到含有磁性纳米粒子的粗产品;④使用钕硼磁铁收集磁性纳米粒子,清洗,干燥,得到所述磁性纳米粒子。本发明的生物传感器是通过制备的形貌大小可控且生物友好型的磁性纳米粒子与发光细菌共组装得到,能够实现原状污染土壤检测,精准测定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