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13199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0980161894.X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041 , F02B7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压缩比可变V型内燃机。在本发明的压缩比可变V型内燃机中,使两个气缸组的气缸体(10)一体化、并使一体化了的气缸体以从内燃机曲轴离开的方式相对于曲轴箱沿着圆弧轨道相对移动,圆弧轨道设定成:当气缸体位于距离内燃机曲轴最近的最下位置时以及气缸体位于最下位置与距离内燃机曲轴最远的最上位置之间的特定位置时,一方的气缸组侧的机械压缩比等于另一方的气缸组侧的机械压缩比。
-
公开(公告)号:CN103180556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180050996.1
申请日:2011-04-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L1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65 , F01L1/34 , F01L13/06 , F01L2001/0473 , F01L2800/06 , F02B75/041 , F02D13/0238 , F02D13/0257 , F02D13/04 , F02D15/04
Abstract: ECU(70A)针对发动机(1)而设置,发动机(1)具有VVT(30),VVT(30)是能够独立地设定针对燃烧室(E)设置的两个进气阀(2)中的、进气阀(2A)的相位和进气阀(2B)的相位的气门装置。ECU(70A)具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通过根据应对要向发动机(1)要求的发动机制动的大小来控制VVT(30),由此改变进气阀(2A、2B)中的、至少一方进气阀的相位。
-
公开(公告)号:CN10282245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80003682.6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立野学
IPC: F01L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442 , F01L2001/0537 , F01L2001/34459 , F01L2001/34466 , F01L2001/34493
Abstract: 凸轮轴的相位改变装置(100A)针对双重构造的凸轮轴(10)而设置,凸轮轴(10)响应被输入的驱动力而旋转,并包括内轴和外轴。该凸轮轴的相位改变装置(100A)包括相位改变部(1A),该相位改变部(1A)在单个壳体(2)内具有:通过油压使所述凸轮轴(10)的相位整体地提前的提前液压室(R1);通过油压使所述凸轮轴(10)的相位整体地延迟的延迟液压室(R2);以及用于通过油压来改变内轴(11)和外轴(12)之间的相位差的相位差液压室(R3)。
-
公开(公告)号:CN102713199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0980161894.X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041 , F02B7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压缩比可变V型内燃机。在本发明的压缩比可变V型内燃机中,使两个气缸组的气缸体(10)一体化、并使一体化了的气缸体以从内燃机曲轴离开的方式相对于曲轴箱沿着圆弧轨道相对移动,圆弧轨道设定成:当气缸体位于距离内燃机曲轴最近的最下位置时以及气缸体位于最下位置与距离内燃机曲轴最远的最上位置之间的特定位置时,一方的气缸组侧的机械压缩比等于另一方的气缸组侧的机械压缩比。
-
公开(公告)号:CN101529058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780039436.X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21 , F01L1/185 , F01L13/0026 , F01L13/0063
Abstract: 在内燃机的可变阀装置中,以简单的结构高精度地调整阀的作用角度。包括:控制销(48),插入到形成在控制轴(16)上的销插入孔(38)中;轴承孔(44),形成在控制部件(26)上;以及调整销(50),可旋转地支撑在轴承孔(44)中。通过调整销(50)与控制销(48)面接触,控制轴(16)与控制部件(26)的相对旋转被禁止。将调整销(50)更换为尺寸(B)不同的部件,以改变轴承孔(44)的中心线与控制销(48)的中心线的距离(A),从而改变控制轴(16)与控制部件(26)的相对角度(θ),由此调整阀的作用角度。通过调整销(50)在轴承孔(44)中旋转,与相对角度(θ)的大小无关地,维持调整销(50)与控制销(48)的面接触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1300409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80038383.5
申请日:2006-10-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立野学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21 , F01L13/0063 , F01L2013/0068 , F01L2013/0073 , F01L2105/00 , Y10T74/2107
Abstract: 蜗杆连接到致动器并且蜗轮连接到控制轴。蜗轮具有仅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形成的齿。上述角度范围包括控制轴的所需旋转范围。蜗轮形成为在预定角度范围外与蜗杆脱开啮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680315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9287.5
申请日:2008-06-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立野学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05 , F01L13/0021 , F01L13/0063 , Y10T74/20882
Abstract: 驱动凸轮(22)经由可变机构(26)、分离式凸轮摇臂(38)以及气门致动机构(68)来打开或关闭进气门(12)。可变机构(26)对应于控制轴(24)的转动角度来改变中间滚子(34)的位置,从而以可变方式设定进气门(12)的升程量。分离式凸轮摇臂(38)包括输入臂(42)和输出臂(46),且连接选定机构(50)设置在臂(42、46)之间。当臂(42、46)连接在一起时,进气门(12)执行普通的打开/关闭操作。当臂(42、46)断开时,驱动凸轮(22)的输入由臂(42、46)之间的相对摇动吸收,因而将进气门(12)保持在暂停状态。
-
-
公开(公告)号:CN101178019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97131.3
申请日:2004-12-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可变气门机构是可改变内燃机的气门体(12)的升程量及作用角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具有:随着曲柄的旋转而旋转的第一凸轮(54);传递部件(24、38),具有第二凸轮(32、34),该第二凸轮与第一凸轮(54)的旋转同步摆动,并将第一凸轮(54)的作用力传递到气门体(12);被调整到规定的旋转位置的控制轴(40);根据控制轴(40)的旋转位置改变传递部件(24、38)的摆动范围,并改变气门体(12)的升程量及作用角的可变机构(36、38);空动弹簧(60),使传递部件(24、38)向第一凸轮(54)施力,从而维持传递部件(24、38)和第一凸轮(54)之间的连接;以及辅助弹簧(64),反抗空动弹簧(60)的作用力而向传递部件(24、38)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027464A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申请号:CN200580029112.9
申请日:2005-08-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185 , F01L13/0015 , F01L13/0021 , F01L13/0063 , Y10T74/2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变气门装置,能够降低气门进行升程运动时从凸轮轴到气门的驱动力传递损失。驱动凸轮(122)的旋转运动经由中间辊(172、174)传递到摆动部件(140)。中间辊(172、174)由连接部件(164)可自由摆动地连接在固定于控制轴(132)上的摆动支点(166)。摆动支点(166)设在从控制轴(132)的中心偏心的位置上,并且,当控制轴(132)处于规定的旋转角度时,摆动支点(166)配置在隔着控制轴(132)与中间辊(172、174)相反一侧的位置上。优选的是,将摆动支点(166)、控制轴(132)以及中间辊(172、174)大致配置在同一直线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