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盖容器、二重容器的泄漏检查方法、层叠剥离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70978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80064280.3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盖超限的带盖容器。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容器本体和盖的带盖容器,所述盖具备内螺纹部,所述容器本体在其口部具备与所述内螺纹部螺合的外螺纹部,所述盖在比所述内螺纹部靠所述容器本体侧的位置具备突起,所述容器本体具备与所述突起卡合限制所述盖松动的骑乘部、以及位于比该骑乘部靠近螺纹的紧固方向侧且限制所述盖超限的止动部。

    层叠剥离容器的制造方法、层叠剥离容器的漏气检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29696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1113588.6

    申请日:2015-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率优异的层叠剥离容器的制造方法。该层叠剥离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容器主体形成工序,形成具有外壳和内袋的容器主体;外气导入孔形成工序,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收容内容物的收容部形成仅贯通所述外壳的外气导入孔;预剥离工序,通过向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袋之间吹入空气而将所述内袋从所述外壳预剥离;内袋分离工序,从所述外气导入孔插入插入件并将所述内袋压入所述容器主体的内侧,从而使所述内袋从所述外壳分离;以及阀部件安装工序,将可开闭所述外气导入孔的阀部件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阀部件安装工序中,通过从所述外壳的外侧将所述阀部件压入所述外气导入孔,从而将所述阀部件安装于所述外壳。

    层叠剥离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93162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480064827.7

    申请日:2014-11-20

    Inventor: 樽野真辅

    Abstract: 提供一种生产率出色的层叠剥离容器(1)。根据本发明的第1观点,提供一种具有外壳(12)和内袋(14)且随着内容物的减少,所述内袋(14)从所述外壳(12)剥离、收缩的容器主体(3)的层叠剥离容器(1),该层叠剥离容器(1)的所述容器主体(3)具有从容纳内容物的收容部(7)的底面突出的底密封突出部(27),所述底密封突出部(27)是利用圆筒状层叠型坯的吹塑成型中的所述层叠型坯的密封部且弯曲构成,所述的圆筒状层叠型坯具有构成外壳(12)的外层(11)和构成内袋(14)的内层(13)。

    层叠剥离容器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0897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72277.2

    申请日:2014-11-20

    Inventor: 樽野真辅

    Abstract: 提供一种生产率出色的层叠剥离容器(1)。根据本发明的第1观点,提供一种具有外壳(12)和内袋(14)且随着内容物的减少,所述内袋(14)从所述外壳(12)剥离、收缩的容器主体(3)的层叠剥离容器(1),该层叠剥离容器(1)的所述容器主体(3)具有从容纳内容物的收容部(7)的底面突出的底密封突出部(27),所述底密封突出部(27)是利用圆筒状层叠型坯的吹塑成型中的所述层叠型坯的密封部且弯曲构成,所述的圆筒状层叠型坯具有构成外壳(12)的外层(11)和构成内袋(14)的内层(13)。

    层叠剥离容器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7439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8451.3

    申请日:2015-11-13

    Inventor: 樽野真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性优越的层叠剥离容器。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具有外壳与内袋,且随着内置物的减少,上述内袋从上述外壳剥离收缩;以及阀部件,其对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和上述容器主体的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的出入进行调节,其中,上述容器主体具备:收容内置物的收容部;以及从上述收容部排出上述内置物的口部,上述外壳在上述收容部具备连通上述中间空间与上述外部空间的外气导入孔,上述阀部件具备:具有以使上述外部空间与上述中间空间连通的方式设置的空洞部的筒体;以及可以移动地收容在上述空洞部内的移动体,上述筒体具备:配置于上述外气导入孔内的轴部;设置于上述轴部的上述外部空间侧并且防止上述筒体进入上述中间空间的卡定部,上述轴部形成为朝向上述中间空间侧前端细的形状,通过上述轴部的外周面与上述外气导入孔的边缘紧贴而将上述筒体安装于上述容器主体,上述筒体在包围上述空洞部的面具有止动部,该止动部在上述移动体从上述中间空间侧朝上述外部空间侧移动时对上述移动体进行卡定,上述止动部构成为若上述移动体抵接于上述止动部则将通过上述空洞部的空气的流通阻断。

    层叠剥离容器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7935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80050923.6

    申请日:2014-09-18

    Inventor: 樽野真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本体部的内层从外层顺利剥离,同时可防止口部的内层从外层剥离。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具备收容内容物的本体部和从上述本体部排出上述内容物的口部,且上述本体部和上述口部具备外层和内层,随着内容物的减少,上述内层从上述外层剥离并收缩,上述内层在最外层具备标准剥离强度为7~12g/15mm的层。

    层叠剥离容器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83471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565915.1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排出内置物后可顺利导入外气至外壳与内袋之间空间。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和阀部件,其中,容器主体具有外壳与内袋且伴随内置物的减少上述内袋收缩,阀部件调节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和上述容器主体的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的进出。上述容器主体具备收容部和口部,其中,收容部收容上述内置物,口部从上述收容部排出上述内置物。上述收容部具备柱状的胴部和连接上述胴部和上述口部的肩部,上述肩部设有收纳上述阀部件的阀收纳凹部,在上述阀收纳凹部内的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设有导入外气的外气导入孔。上述阀部件安装在上述外气导入孔,上述阀收纳凹部具备底面和设于上述底面周向的两侧的周向侧面,上述阀收纳凹部的侧面设于上述胴部侧,或者,设于上述胴部侧的胴部侧侧面相对于上述底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以下的方式构成。

    容器
    50.
    发明公开
    容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2805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84812.X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突出部的下端处开裂的容器。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其是具备收容部、突出部的容器,所述收容部的底面具备中央部、以及围绕所述中央部的周边部,所述中央部构成为相对于所述周边部凹陷而底部悬空,所述突出部构成为从所述中央部向下方突出,所述突出部在包含其下端的长边方向中央的区域具备向上方弯曲的弯曲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