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式雾化装置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260133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1612649.5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电式雾化装置,包括针管、中间连接件和压电换能器,所述针管设置在所述压电换能器的上方,所述针管与所述压电换能器之间通过所述中间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针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中间连接件两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本发明采用中间连接件对针管和压电换能器进行固定,可以避免压电换能器在高频振动时产生扭转等能量损失;在中间连接件两侧的中间位置以及针管设置了凹槽,形成柔性铰链,减小所述中间连接件和针管的刚度,从而提高振动,压电换能器在高频振动时,中间连接件和针管的振动也会提高。

    多道次激光加工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21354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37154.0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度场预测余热补偿的多道次激光加工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被加工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参数,初步设定激光加工参数;在激光加工参数下进行温度场模拟仿真;建立合金材料的几何模型,设置材料物性参数、划分网格、指定计算时长与时间步长以及对流换热边界,施加激光面热源,基于所述温度场模拟仿真进行计算求解,获取模拟仿真结果;进一步优化设计完整的激光加工过程;对激光加工过程进行实验验证,并与实际激光加工需求进行比较,修正温度场控制方程中部分参数;获得优化的参数,从而确定激光加工工艺合理选择,实现具体加工需求。

    一种用于经肺给药的雾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1805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38066.9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经肺给药的雾化装置,属于雾化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底座、雾化瓶、雾化片及防护罩,底座上设置有储液槽,储液槽内盛装有液体介质,雾化片固定于储液槽内,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可在通电后高频振动,雾化瓶为波纹瓶,容量可调节,盛装有雾化药液,其设置于雾化片的上方,底部浸入液体介质,防护罩围于雾化瓶外侧,且底部与底座顶部可拆卸连接,雾化片的高频振动通过液体介质传递到雾化瓶使其振动,使瓶内雾化药液产生雾化。本发明中液体介质可在雾化片高频振动时,起到振动耦合剂的作用,提高振动的传递效率,提高雾化效率,压缩雾化瓶即可将雾化颗粒挤出至人体呼吸道,提高雾化药物的使用率。

    一种雾化喷嘴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2977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56819.1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雾化喷嘴,涉及喷嘴领域。雾化喷嘴包括喷嘴本体,喷嘴本体中设置有中心气体流道、多个内层液体流道和多个外层气体流道,多个外层气体流道周向间隔布置在中心气体流道的外侧,多个内层液体流道周向间隔设置在中心气体流道与外层气体流道之间的环形间隔处;外层气体流道的气流方向朝靠近中心气体流道的气流轴线倾斜布置,多个外层气体流道的气流方向相交于中心气体流道的气流轴线上的同一位置,多个内层液体流道的液流方向分别与外层气体流道的气流方向交叉布置。在交叉位置形成多处雾气,多处雾气最终汇集形成了更大的雾气团,雾气团在中心气体流道的气流喷射作用下获得了充足的动力,并对雾气团起到二次吹散雾化的作用。

    一种吸入式经肺给药的雾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4279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284231.4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入式经肺给药的雾化装置,属于雾化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底座、雾化瓶及雾化片,底座上开设有储液槽,内盛装液体介质,雾化瓶底部设于储液槽内,浸入液体介质,雾化瓶内盛装有待雾化药液,雾化瓶的顶部设有可充气气球,气球进气口由雾化瓶瓶口伸出,气球内通过电动充气泵进行充气;雾化片设置于储液槽的底部,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在通电后高频振动,高频振动通过液体介质传递到雾化瓶使其振动,使部分待雾化药液进行雾化,雾化颗粒充满气球以下空间,达到合格浓度后,对气球放气,并使气球提升离开雾化瓶,进而使药液继续雾化,形成雾化颗粒充满雾化瓶。本发明可解决瓶内雾化颗粒较少,使用者未吸到雾化颗粒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