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90220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710002075.3
申请日:2007-01-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525 , H01M4/661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Y02E60/122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二次电池用的负极和包括这种负极的锂二次电池。该负极包括薄片状集流体和承载在该集流体上并包括硅原子的活性材料层。该活性材料层包括多个柱状颗粒,并且在每个柱状颗粒中,形成该柱状颗粒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集流体的法线方向倾斜生长。在所述活性材料层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活性材料层的集流体侧下半部分的孔隙率Pc和所述活性材料层的表面侧上半部分的孔隙率Ps满足关系Pc<Ps。
-
公开(公告)号:CN100466341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03153034.6
申请日:2003-08-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3/42 , C01P2002/20 , C01P2002/52 , C01P2004/03 , C01P2004/32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0471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525 , Y10T29/49108
Abstract: 利用包括如下3个工序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就能得到可抑制低温环境下的反应电阻并具有高输出输入功率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a)得到镍氢氧化物的工序,它由一般式Ni1-(x+y)CoxMy(OH)2表示,满足0.1≤x≤0.35及0.03≤y≤0.2,M是选自Al、Ti及Sn中的至少一种;(b)得到镍氧化物的工序:对上述镍氢氧化物进行600℃以上、1000℃以下温度范围的热处理,得到由一般式Ni1-(x+y)CoxMyO表示的、满足0.1≤x≤0.35及0.03≤y≤0.2、M是选自Al、Ti及Sn中至少一种的镍氧化物;(c)得到含锂复合氧化物的工序:对上述镍氧化物和锂化合物的混合物进行700℃以上、850℃以下温度范围的热处理,得到由一般式LiNi1-(x+y)CoxMyO2表示的、满足0.1≤x≤0.35及0.03≤y≤0.2的、M选自Al、Ti及Sn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锂复合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232090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82295.6
申请日:2008-02-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4/70 , H01M4/74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其包括:负极集电体;第1凸部,其被设置为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向负极集电体的外方延伸,而且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剥离传播阻止部;负极活性物质层,其包含负极活性物质,且设置于第1凸部的至少顶部表面。根据该构成,可以抑制负极活性物质层从负极集电体上的剥离以及与之相伴的集电性的降低,进而可以抑制负极本身的变形。含有该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较高的电池容量以及能量密度,其充放电循环特性优良,而且可以长期稳定地持续进行较高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053100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680001138.7
申请日:2006-02-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负极、介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二级粒子,所述二级粒子各自包含初级粒子的聚集体。当所述初级粒子的平均颗粒尺寸是Aμm,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颗粒尺寸是Bμm,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夯实密度是Cg/ml,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真比重是Dg/ml时,由式VPr=(1-C/D)/(A2×B3)定义的值(VPr)不低于0.0005并且不大于0.04。
-
公开(公告)号:CN1983681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710002075.3
申请日:2007-01-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525 , H01M4/661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Y02E60/122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二次电池用的负极和包括这种负极的锂二次电池。该负极包括薄片状集流体和承载在该集流体上并包括硅原子的活性材料层。该活性材料层包括多个柱状颗粒,并且在每个柱状颗粒中,形成该柱状颗粒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集流体的法线方向倾斜生长。在所述活性材料层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活性材料层的集流体侧下半部分的孔隙率Pc和所述活性材料层的表面侧上半部分的孔隙率Ps满足关系Pc<Ps。
-
公开(公告)号:CN1316649C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10065120.0
申请日:2005-04-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9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包含:含有锂、镍、以及与锂和镍不同的至少1种金属元素的锂镍复合氧化物;和在该锂镍复合氧化物的表面上负载的含有碳酸锂、氢氧化铝和氧化铝的层;其中,在上述锂镍复合氧化物中,在镍与至少1种的金属元素的总量中镍所占的比例为30摩尔%或以上。在上述层中所含碳酸锂的量是,相对于每100摩尔的锂镍复合氧化物为0.5-5摩尔,在上述氢氧化铝和氧化铝中所含有的铝原子的总量是,相对于每100摩尔的锂镍复合氧化物为0.5-5摩尔。通过使用这样的正极活性物质,可以提供一种初期特性和寿命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52256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210004138.X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70 , H01M10/0525 , H01M4/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4/04 , H01M4/66 , H01M4/662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电体,其具有:有平坦面的基材部;从所述平坦面突出的多个第1突起;和从所述第1突起的顶部突出的多个第2突起,所述第1突起以规则的图案配置于所述基材部上,使其被配置于在所述平坦面内相互平行并且以第1间隔配置的多条第1假想直线与在所述平坦面内与所述第1假想直线垂直并以比所述第1间隔小的第2间隔配置的多条第2假想直线的交点、以及由相邻的两条所述第1假想直线和相邻的两条所述第2假想直线构成的矩形的中心,含有所述第2突起的第1突起的顶部的表面粗糙度Rz2是所述基材部的平坦面的表面粗糙度Rz0的1.3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232090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810082295.6
申请日:2008-02-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02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4/70 , H01M4/74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其包括:负极集电体;第1凸部,其被设置为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向负极集电体的外方延伸,而且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剥离传播阻止部;负极活性物质层,其包含负极活性物质,且设置于第1凸部的至少顶部表面。根据该构成,可以抑制负极活性物质层从负极集电体上的剥离以及与之相伴的集电性的降低,进而可以抑制负极本身的变形。含有该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较高的电池容量以及能量密度,其充放电循环特性优良,而且可以长期稳定地持续进行较高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512799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780032330.7
申请日:2007-08-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1395 , H01M4/5815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其可以有效地分散或缓和因活性物质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的应力。在特定的集电体上形成活性物质层而制作电极。该集电体包括基材部、和形成为从基材部表面向基材部的外面延伸的多个凸部,其中,集电体厚度方向的凸部的断面从基材部表面朝向凸部延伸的方向,呈平行于基材部表面的方向的宽度变窄的圆锥状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1391345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810175946.6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B23K26/066 , B23K26/0823 , B41M5/262 , B41M5/265 , H01M4/661 , H01M4/72 , Y10T428/24273
Abstract: 将形成于激光加工用掩模的作为激光通过用孔的开口制成多个突起从开口的中心向周缘部放射状延伸的形状。若采用该激光加工用掩模,则可在由金属材料等形成的被加工物的表面通过激光加工来形成尺寸为数μm~十几μm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非常高的凹部图案。
-
-
-
-
-
-
-
-
-